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结业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月前
2月前
4月前
4月前
(新加坡19日讯)生意下跌,通货膨胀导致成本高涨,加上同行竞争激烈,狮城咖啡厂“联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第二代接班人无奈结束营业,80年咖啡粉品牌从此走入历史。 当地著名咖啡粉工厂“联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在新加坡屹立超过80年,于10月31日悄然无息地结束营业。 《新明日报》记者辗转找上“联美”的执行董事曾国骅(62岁),他是第二代接班人,受访时将咖啡厂的故事娓娓道来。 他的父亲曾明涯在马来西亚槟城学有所成后,1940年代到新加坡,成立“联美咖啡粉厂”,开创属于自己的咖啡粉品牌,即“银杯”和“碹石牌”咖啡粉。 1990年代,父亲将工厂迁至武吉巴督弯时,才改名“联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他与妹妹曾素玲忆述,父亲一生勤勉,直到93岁都没退休,而曾国骅从小就在父亲身边打下手,服完兵役之后更是全心投入咖啡粉厂。 一直到父亲3年前过世,曾国骅才真正接手工厂,二弟也在厂里当送货员。 曾国骅曾以为自己会像父亲一样,一辈子在厂里与咖啡打交道,没想到接手后,就碰上了通货膨胀、成本飙升、同行竞争激烈,进而导致生意下滑。虽曾有人找上门洽谈购买配方事宜,但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种种外在因素加上工人难请,又没有继承人等原因,曾国骅被逼踏出最不想踏出的那一步,变卖机器,关闭工厂。 “咖啡粉厂承载了我整个童年与青春,做出这个决定,我非常不舍。很感谢顾客对我们品牌多年来的支持,也很抱歉我们做出这么突然的决定。”
4月前
(哥打丁宜17日讯)哥打丁宜德教会紫登阁日前举行了“第4届德育班结业典礼”,并颁发全勤奖给得奖学员,嘉宾、阁友及家长们踊跃出席观礼。 德教会紫登阁阁长颜国莹致词时表示,在过去一年,德育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细心教导及志工引导下,经历了许多成长和收获。德育班的学习是不在于成绩上的表现,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它不仅塑造了我们的个人品德,也培养了我们的人格。 他说,通过各类德育课程与活动,同学们学到了尊重、责任及团队协作等重要的品质,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一切都不是能从书中学到,全有赖于志工导师们耐心加爱心的指导与督促方能达成。 结业礼在该会礼堂举行,出席嘉宾还包括署理阁长兼德育班监督谢世全、副阁长锺文义、总务谢征明、教育兼德育班主任刘国扬及副主任杨诗媚与梁敏馨等。 谢世全:办有意义活动灌输环保意识 谢世全则指出,今年德育班的活动可说是多姿多彩,除了让同学们走出课室学习,参观居銮吗什的陶瓷坊,制作属于自己的陶瓷。德育班也通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灌输同学们环保意识,必须爱护地球,爱护生态环境,做个尽责的好公。 他表示,德育班每一次的活动都是免费的,秉持着慈善公益,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来参与的小朋友能学好,长大后做个有品德的人。今日小小的付出,他日能有大的成就。 刘国扬:志工导师团结办好德育班 德育班主任刘国扬指出,德育班自从去年新冠疫情迅速复课后,经过这一年踏实及有规划课程,虽然也面对一些挑战,但全体志工导师依然团结一致就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把德育班办得更好。 他说,德育班每周的课程及活动都必须得事先规划及筹备,感谢教育股两位副主任杨诗媚和梁敏馨尽心的协助及默契,凡事都能迎刃而解。此外,还有教育股监督谢世全无时无刻执行监督任务,对教育股活动的资助也从未说不。 他也感谢该阁董班、工委、妇女组及全体德育班志工导师的协助与合作,第四届德育班学生的学习生涯终于也画上了句号,结业礼圆满成功举行。 “也要感谢家长们对德育班的信任与配合,让孩子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每堂德育课程及参与活动,看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懂事及听话,对全体志工导师们是何等的欣慰。” 16学生获颁全勤奖奖金 德育班学员当天也为出席嘉宾呈现大合唱及舞蹈表演,获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大会也颁发结业证书,以及颁发出席率最高学生奖及出席率最高导师及助教奖。 助教李大金获颁出席率最高导师及助教奖,16位学生获颁全勤奖80令吉奖金。
4月前
(新加坡10日讯)放弃在冷气办公室中朝九晚五的人力资源工作,27岁的张诗蕊转行成为正规军人。虽曾一度怀疑自己的体能不如大部分年轻同伴,但她付出双倍努力,顺利完成了新加坡武装部队见习军官课程,成为一名女军官。 《联合早报》报道,张诗蕊已故父亲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军人,但因皮肤问题无法达标而选择当警察。 “小时候,爸爸会带我去他的办公室参观,或者参加家庭日等活动。爸爸喜欢看战争片,我会跟他一起看,所以我从小就对制服工作感兴趣。” 大学毕业后,张诗蕊因怀疑自己的体能无法承受军人或警察的严格训练,而选择了不同的职业道路。直到成为正规军人的表哥利用自身经历鼓励她转行时,才再次点燃她对儿时理想的热忱。 “我的家人也支持我,妈妈还对我说,爸爸一定会为我感到兴奋。我勇敢踏出这一步,也是为了纪念爸爸,就像完成他当年的愿望一样。” 为了准备从军,她开始跑步和运动。“我一直以来的顾虑就是体能不够好,况且绝大部分的同伴都比我年轻很多,但我发现课程的锻炼是循序渐进的,例如负重步操,重量从几公斤开始渐渐增加至20公斤,步操距离也逐步加长。” 从军初期,张诗蕊便在体能测验(IPPT)中获得银奖,在开始武装部队见习军官课程的几个月内,她的体能更是突飞猛进,获得金奖。 完成长达38周的见习军官课程后,张诗蕊昨天(12月9日)在新加坡武装部队军事训练学院(SAFTI)的见习军官结业典礼上获授予新军衔。她是本届毕业的460名军官中的16名女军官之一。 仪仗队指挥官之一陈梽涌    也是本届功勋之剑得主 同样完成见习军官课程的国民服役人员陈梽涌(19岁)是典礼的仪仗队指挥官之一,他带领46名来自海陆空三军的队员,与另外9个仪仗队联合呈献了一场完美的典礼。 他也是本届功勋之剑(Sword of Merit)的得主之一。 “我并不是最优秀的见习军官,因为大家都有不同的长处,所以我在课程中从每个人身上学到不同东西,这才造就了今天的我。”
4月前
(新加坡23日讯)一名在学校食堂经营泰国摊的青年,因入不敷出而选择停业,但他不想结业地“无声无息”,于是将剩下的食材好好烹煮一番,装入饭盒后免费派发给有需要的人士。有民众闻讯前来支持,还有人现场乐捐,希望年轻小伙能再接再厉。 《8视界新闻网》早前报道,23岁前囚犯许名广原本在圣安德烈初级学院的食堂售卖泰国餐,不过因生意不理想,最终无奈选择结业。 他将手头上还有的食材做成了盒饭,并在昨天下午6时左右,在康埔桦巷第211D座组屋免费派发,派了大约85盒。记者现场所见,有约20名民众下午5时就早早在组屋楼下等候他到来。 大部分民众表示,看到新闻后才知道有这样的派发活动,一些民众因不知道领取盒饭前需要在网上填写表格,只能空手而归。 许多民众也表示,自己到场并不是为了领取免费盒饭,而是为了支持这位年轻人,有人甚至在听到他的故事后,决定捐款给予支持。 餐饮前辈特前来分享经验 47岁的柯雄维就是其中一位,他说:“我认为他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非常让人鼓舞,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可以视为学习的机会,再从中进步。” 17岁的许博凯曾经在学校吃过许名广烹饪的泰国餐,今天也特地前来支持他。“他煮的食物挺好吃的,在学校食堂也常排长龙。” 在餐饮业已打滚十余年的高极第表示,这次前来并不是要领盒饭,而是想了解许名广的档口为何会停业。他也想将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给这位年轻人,希望他再次创业可以少走冤枉路。 许名广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会有免费派盒饭的念头,是因为自己以前也曾担心过每天是否有饭吃,因此希望能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协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正在一家餐馆兼职的他也说,他已经收到两家公司的应聘,未来几天会继续去不同地方面试。 虽然这次创业失败,但他还是没有放弃再次创业的念头。他表示接下来如果再创业,可能会请人负责打理摊位,自己则转居幕后。
6月前
8月前
(新加坡20日讯)大巴窑东夜间蔬菜批发市场走入历史,3名摊贩坚守到最后,其中有人感性地说:“我一定要见证这一刻!” 《新明日报》报道,在大巴窑工业园前的马路经营了40多载夜市的10名菜贩,今年2月接获通知,规定他们最迟须在8月19日前结束营业。 昨日是批发市场营业的最后一日,多数摊贩已提早搬离,但仍有3名摊贩坚守到最后一刻,其中包括在此40余年的施建春(63岁)。 施建春透露,他最初在蔡厝港拥有菜园,售卖的是自己种植的蔬菜,去年政府回收土地,菜园夷为平地,他便开始跟另一家菜园拿货。 望着较为冷清的街道,施建春昨日内心一片唏嘘地说,以前高峰期有50多个摊档,昨日只剩下3个,其中2个售卖的是来自马来西亚的蔬菜。 施建春指出,食品局人员晚上11时抵达现场,协助批发中心结束营业,而他们在午夜12时正式结业,只允许早前订购的顾客前来取货。 “我的菜有20%是卖给附近居民,不少人来跟我们说好可惜。” 曲终人散,这些摊贩日后将何去何从?施建春透露,他还是会继续为老顾客送货,从菜园把包装好的菜送往各个巴刹,但不会在摊位售卖。 他解释,巴西班让批发中心离菜园和住家太远,目前转为送货员,所幸送货的费用都由菜园承担。 往日成天聚集在一起的摊贩将各奔东西,施建春遗憾地说,如今大家忙于生计,也没有以往聊天的闲情,感情难免会淡去,他不禁感慨:“一切都已走入历史。” 转战巴西班让蔬果批发中心    摊贩:成本上涨吃不消 拥有批发市场最大摊位的王友成和儿子王财明在7月2日就已离开,并在隔日搬入巴西班让的摊位继续营业。 王友成说,新的摊位在批发中心尾端,因此不容易吸引新顾客,他们也持续为常客提供送货服务,但无奈租金、车油费、人力等成本随之增加,他忍不住大叹生意难以经营。 与他们一同搬入巴西班让批发中心的还有曾金锋(66岁),他透露共有4名以前相熟的摊贩搬来巴西班让,偶尔碰面也会聊天。 他指出,在两个地方营业的差距不大,只是如今摊位较小,但他主要还是包装蔬菜后送给顾客,如今营业逾一个月,他说最初会想念那条街,但也慢慢习惯新的地方。
8月前
(新加坡30日讯)在新加坡屹立56年的“美世界书局”不敌租金持续上涨的压力即将结业,75岁书店老板只念到小学三年级,却从小就靠一本本书抚养起一家大小十口人。 陪伴不少国人成长的二手书店“美世界书局”日前贴出告示,书店将在7月至9月展开清货促销,并于9月23日结业。 书店老板陈金宝(75岁)告诉《新明日报》, 结业后他将正式退休,由于全岛租金都不低,因此不会另择地点营业。 陈金宝原本去年9月就因高昂租金决定结业,后来生意有起色,他决定撑多一年。不料,租约在来临9月底到期后,业者要将租金涨到每月2400新元,陈金宝权衡之下,终于做出结业的艰难抉择。 尽管心情沉重,但他脸上仍挂着笑容说:“当然会不舍得,但能怎么办?” 美世界书局1983年搬到美世界中心。这段时间以来,陈金宝从地下一层的小店打拼到三楼,但租金也从几百新元逐年涨到目前的2000新元,在三楼的据点也已有8年之久。 书店几乎记载了他的一生。陈金宝忆述,他在家中8个兄弟姐妹当中排行老大,父亲因视力不好,收入不稳,兄弟姐妹经常忍饥受饿,甚至每月3新元的学费都交不起。 当时就读小三的陈金宝已了解“长兄如父”的含义,为了让7个弟妹有饭吃有学上,他毅然辍学出外打工,主动担起“一家之主”的生计重担。不论是端碗盘、擦桌子和洗碗,只要能赚钱的工他都做。 后来一名书店老板看他生活艰苦,将他引入书店行业,每月赚取20新元薪水。4年后,年仅17岁的陈金宝就独自经营图书推车生意,就这么靠着书本生意养活一家大小,7个弟妹也全数完成中四学业。 书店当时主要服务英军和洋人,后来进入千禧年,中文阅读者开始增加,书店也迎来辉煌时期。陈金宝曾买下美世界中心第二楼、面积达500平方英尺的店面。但随着后来书店生意慢慢衰落,他一度面临破产压力,才卖掉店面,改租三楼的角落头单位。
9月前
10月前
11月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