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记者心视线

9小时前
  最近“知情权”这个词,因愚人节某网红假死事件以宣传事前规划而被关注起来。   知情权涉及的层面非常多,这关乎个人、组织和政府获取信息权利的责任,简单来说知情权就是一种right to know,人人皆有知道事情真相的权利。   病患生病去看医生、住院或动手术,他们都拥有医疗知情权,包括有权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诊断结果、手术风险、接受药物治疗详情和医疗程序等。   当病患知道自己生病的情况后,可依据自己对自己所了解的身体状况或价值观,来判断他们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医疗过程。   身为国家合法公民,大家都有权透过透明度、信息公开、媒体报道、教育认知和问责制度等知道政府的政策、法律条例和一切动向,或者参与民主决策,这就是政治知情权。   作为付钱消费者,他们也有权获得自己所消费产品的信息,如食品包装上成分列表和营养价值资讯、使用产品说明和产品制造商资料等,这个消费知情权有助于消费者考量是否要购买有关产品。   接受教育的学生和为孩子提供教育机会的父母,也拥有知情权去了解学校教育政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考试评估、年度家长日或学校开放日让家长更了解整个教育过程和授课方针,同时也让学生更好知道自己的学习路程。   站在新闻线上,媒体从业员、记者或者新闻工作者透过采访、调查、观察和采集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或进行新闻报导工作,他们接获采访任务后到现场采访把新闻真实报道出来,也是捍卫和维护读者们知情权的一种。   尽管人人皆有知情权,但切记不能因这个权利而侵犯他人隐私权,毕竟隐私就是不为人知的事,知情是广为人知的事,知情权和隐私权还是需要获得其中的平衡点。   如果一件关于公众利益或拥有新闻价值的事,因有私人原因或私隐问题不能向希望有知情权人士透露任何端儿,可圆滑地派出发言人说“暂不想透露任何详情”、“不回应”、“请等待最新信息公布”等答案,而不应强行指要捍卫知情权的人,其实就是为了个人利益、针对某某人或赚取流量而来。   想要知道事实的真相是每个人的权利,不想让别人知道真相的事实也是他人的权利,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好好交代整件事才是真正的权利大赢家。
1天前
      最近台湾知名主持人黄子佼遭指控性侵未成年少女,引起轰动,早在去年6月,黄子佼卷入“MeToo事件”中,被指涉嫌性骚扰,而公然道歉。   知道黄子佼这名艺人,是从当时台湾很红,和大马人都非常熟悉的“超级星期天”开始,当时这由综艺前辈张小燕联合“哈林”庾澄庆、曾宝仪、黄子佼和卜学亮主持的节目娱乐性十足,却从不低俗,是一家大小都可以坐在电视前,一起笑翻天的电视节目。     尤其是佼佼(黄子佼)和阿亮(卜学亮),虽然不是主要的主持人,但是两人,一个牙尖嘴利,一个敦厚忠厚,两人对话一言一句总是带来最多笑点,让大家捧腹大笑。   当时黄子佼和小S徐熙娣早已是公认的情侣,后来传出劈腿曾宝仪,但最终也和曾宝仪分手,黄子佼也因此在演艺圈沉静了一段时期。   在2000年分手后,黄子佼和小S没有交集,这时的小S则已脱胎换骨和已嫁人妇,其与蔡康永主持的《康熙来了》,成为了台湾长寿王牌谈话性节目。   阔别15年后,黄子佼竟然上旧爱的节目,当时他在节目中的腼腆表现与世纪大和解的双双落泪场面,也让大家对黄子佼改观和抱有好感,认为他成熟了,痛改前非了。   黄子佼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他曾囊括7届电视金钟主持人奖,无论是主持台湾最盛大的金钟、金曲或金马奖颁奖典礼,就算是独自站在舞台上,仍能妙语如珠,让沉闷的节目“活”起来。   虽然此事还未定罪,但是黄子佼的形象已跌入谷底,脱粉是在所难免的事。   艺人是公众人物,对社会起着巨大影响力,所以永远都要做好形象以面对公众。   可是近年来接连发生艺人涉及丑闻事件,例如顶尖偶像也涉嫌强奸拘捕入狱,实在让人担心,不良的示范将荼毒或摧毁了青少年的心。   希望当局能对涉事的艺人绳之以法,重建健康的娱乐圈氛围。
2天前
4天前
      “钱可以被偷走或失去;投资在孩子身上的教育,却是永恒且一直在增值的财富!”   早前,与一名友人在社交群组里闲聊时,获得友人赠予以上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与启发,认为此话有理。   多年前的一次采访中,一名原为教师的父亲,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4名女儿,以及为儿女打下厚实的教育基础,不惜弃教从商,为的就是每晚可以陪伴女儿一起温习与学习。   当时受访的这名父亲说,若是继续当老师,有可能会被调职,而无法长期陪伴女儿的成长,还有就是通过每晚的陪伴温习,除了让女儿打下厚实的学识基础之外,更能养成女儿主动学习与求知的良好习惯,进而可让孩子受惠一生。   这名父亲的的付出,最终获得了丰硕的成果,4名女儿皆完成了高深教育,还都是博士生呢!   分享以上“育儿投资”信息的友人则说,她是受到律师老板的启发,才懂得花时间陪伴儿女成长,就是最佳投资的道理,因此她与丈夫,自一对儿女幼小时,除了陪伴鼓励之外,更以身作则,用身教来教育孩子,如勤奋工作、生活要求自律等,让孩子明白,唯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的道理,如今这对夫妇的儿女皆为医生。   以上的两则真实故事,说明了对于孩子的投资,并非只是社会大众响往与谈论的教育,如对优异成绩的要求而己,反之则是包括了对孩子品德的塑造,以及伴其一生的价值观等,如主动求知,谦卑学习,力求增值等。   话说回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反面的育儿范例可能更多,如对孩子的过度溺爱,进而造成孩子无法自立及不思进取;用物质来抚育孩子成长,而不是灌以品德价值观,结果当孩子长大时,思维与行为皆以功利为先等。   举些简单的事例,身为父母的,在生活中标榜功利,喜欢争强好胜,不立礼让谦卑的榜样,还事事追求名牌虚荣等的行为,岂能为孩子塑造品德呢?   总结而言,种甚么因,结甚么果,是既定的轮回,不予身教,却期望孩子品德高尚;没有陪伴与督促,却寄望孩子学业优异,又何以实现如你所愿呢?
6天前
    现代家庭的孩子,有几个是从小被训练做饭或其他生活技能的?   在我爸妈的年代,一个家庭生十来个娃是件寻常事,家里的哥哥姐姐帮忙照顾年幼弟妹,生活家事一把罩。不是家长有心培养,而是生活所逼,大人要忙干活赚钱养家,家务自然是由孩子去帮忙。   到了我们这一代,不及以前父母那般做起家事能干,我在中学起,才逐渐下手帮忙做家务,这不包括做饭;做饭这回事,忘了是在中四还是中五,阿嫲担心我长大后不会做饭,成家后恐怕会遭嫌弃,才催促着我跟她学做饭。可惜当时自己处于爱玩又爱美的年纪,厨房这么大油烟的地方自然不爱久待。   现在的我会下厨,并非是师承于阿嫲,我的烹饪老师是“谷歌”、“优管”、还有最近的“小红书”。当初会主动学下厨,主要是因为想省钱,自己带饭上班。   看到新闻报道,中国江苏徐州徐海路幼儿园的孩子上生活课,学会烧火做饭,还会熟练地刮鳞杀鱼、烙饼、灌香肠、卤猪头肉,家长特别支持。幼儿园这么做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多锻炼动手能力、生活技能。   孩子接触电子产品,除了手机或平板,对其他事情提不起兴趣,让电子产品成为孩子的“保姆”,孩子能安静下来,家长就有时间做自己的事,但是长久下来这不是一件好事。   看到身边有朋友在自家小朋友幼儿园的年纪,就让他们学习当厨房小助手,再大一些就让孩子亲自下厨煮些简易的菜式,我暗暗赞赏。孩子除了学会厨艺,还有其他的生活技能,父母会放手让孩子帮忙做家务,而不是终日只是玩电子产品。   虽然说社会在进步,不会做饭的人比比皆是,加上现在很多都是小家庭,家中常年不开灶或鲜少下厨的很常见,大不了外食解决/上父母家吃饭。不过能训练孩子有动手能力,我觉得幼儿园的做法非常棒,值得很多父母深思。
1星期前
      租车业者披露,在开斋节前租车生意火红,许多车辆被客户短暂“领养”回家,使业务暴增。   业者指租车供不应求的现象之一,是因为一些客户想要让家人更舒适安全地返乡,或是因为他们的车子刚好损坏来不及维修。   也有一部分客户并不掩饰自己租豪车回乡的意图,他们是想向亲朋戚友炫耀一番,让人以为本身富有,同时引来羡慕的眼光,走起路来也会有风。   炫富是一种浮躁、忽悠及炒作心态,也是一种非理性的虚荣心,和过度追求外在物质的表现。炫耀本身或也是一种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行为表现,试图通过“捷径”来夸耀自己富有,以免让人瞧不起。   尽管这种虚荣只是短暂的,但一些人仍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就如意图炫耀而租豪车者,每天要花费800令吉租车,如果返乡3天,就需花掉2400令吉,这已是相当于一般打工者一个月的薪水了。   然而,虚荣背后隐藏着痛苦和无奈,几天之后便不得不将豪车归还,光荣地回到家乡后,又不得不回到原先的工作岗位,可能会面临着紧缩生活的压力。   只为了几天的短暂虚荣,却要花费数个月的时间来偿还租车的费用,这是否值得呢?   在当今的功利社会,炫富现象已相当普遍,一些人为了追求短暂的虚荣和别人的羡慕,不惜以极高的代价来展示自己的富有。   不久前,一名男子在社媒分享友人爱炫富,经常更换手机及买名牌,更买了一辆豪车,却拖欠半年车贷无力偿还,而向他借8500令吉。   这名男子说,当时友人向他表示陷入财务困境,并泪流满面的请求他借8500令吉还车贷,惟尽管友人一再哀求,他依然不为所动,因为友人喜爱炫耀,多次相劝也改不了恶习,结果只能自食其果。   炫富虚荣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务上的损失,更是对内心的折磨。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多的理性和深思熟虑,去追求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满足,而不是被炫耀和虚荣所蒙蔽。   只要脚踏实地,理智的消费,凡事量力而为,便不会掉入虚荣的陷阱,成为受害者。
1星期前
        看过数部以医疗为故事背景的韩剧和陆剧,里头都很凑巧地反映了职场里不能说的禁忌,这包括《浪漫医生金师傅》、《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里头,都忌讳在难得轻松的急诊室和专科病房里说出“今日好清闲”这样的话,但凡此话一说出口,紧急电话就会立刻响起来,不消一会儿,病房里就会挤满送院治疗的病人,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的领域,比如媒体界。“今日好清闲”这样的话,是一项禁忌,成为老鸟们的一种默契,大家绝对不会轻易的把它说出口,否则还得自叹倒霉,突发事件突然就会浮现,还真的忙不过来。反倒是职场小白,总是会在懵懵懂懂下脱口而出,待累积了一定的经验以后,下一回也就乖乖地噤声了。   真的不骗你,就如你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剧情一样,剧中人物这才把话说完,过了一会儿就忙得焦头烂额了。除了医疗为背景的戏剧,就连在以消防员为背景的陆剧里,同样看过编剧描述这样的细节,不免让人惊叹原来大家都有著一样的职场禁忌。   虽说有人会觉得这不过是一种迷信,但在屡次都灵验的情况下,还是不得不小心谨言为上,尤其是恰恰上述禁忌出现的职场领域,涉及紧急事故及人命的伤亡,所以忙碌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没有人会希望天灾人祸的发生。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同样有著一些禁忌。印象中小时候在长辈烹煮加央和年糕的时候,旁边的人都不能随意喧哗,据说加央和年糕会小气,最终烹煮出来的成品就不完美,表面不平滑,出现凹凸不平的表层。我觉得,那是因为大人们不想小朋友在他们忙着的时候打扰,让他们分心,影响了成品,所以才编出的故事。   无论如何,上述禁忌无伤大雅,不一定要急着否定它的存在。只要禁忌本身不极端,也不会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反而能够能换来心灵的缓解,那又何妨?   反倒是一些极端的禁忌,扰乱了社会和谐,伤了彼此之间的和气,那就真的需要慎重考虑了。
1星期前
2星期前
  电话诈骗伎俩层出不穷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普遍上一般“传统”的陌生电话打来冒充官员行骗的套路,平时有留意新闻和时事的,加上警方和有关当局苦口婆心讲到嘴烂的授招,基本上都懂得避免中招。   可是,自从人工智能(AI)开始普及化,同时带来千百万种可能性后,诈骗集团应用在诈骗手段当中,加上受害对象多数又是对科技与电脑不了解的长者人士时,就没有那么容易防了。   不,应该说防不胜防。   如今AI 仿真技术越来越进步,越来越逼真,可以模仿你的声线、语气甚至是人脸,对熟悉你的对象,包括家人和亲友行骗。套路是否老旧和没创意已不再是问题,只要屏幕上显示的人是“你”、声音是“你”、语气也似“你”,那么以人类一般对亲近之人抱持低防备心的常态,就很轻易让受害对象中招。   即使是平时有留意诈骗新闻,即使是对科技趋势稍微了解的,在上述情况下,出于关心则乱,也难免会中招。   这个时候,就得回到应对诈骗分子的最基本要点了,那就是冷静!   不过,这第一关口永远是最难的,当你看到或听到关心的人遇到“出事”时,往往会瞬间失去方寸。只能说,请尽量留意电话或屏幕那头所说的话与资讯,尤其是对方总会有一些资讯会让人起疑,如果有那么一丁点疑问出现,请把这个疑问放大,然后试图冷静下来,再向事情告诉身边的人,也设法联络那个声称已出事的人。   为了避免自己成为被诈骗对象,平时请别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太多自己的讯息,比如你平时出入哪里、用餐照片、你的出游行程、你和家人的照片,尤其是你孩子的照片和视频,因为你的开心分享,很可能会为诈骗分子提供有利的资讯。   他们可以根据你的资讯分析你的生活日常和饮食习惯,更可以通过你上传的孩子照,利用AI 生成你的孩子头像来诈骗你。
2星期前
2星期前
来到4月份,除了有最为人知的愚人节和祭拜祖先的清明节,其实还有很多我们都忽略了的节日。   4月1日四月第一天是愚人节,这一天会有人尝试互相欺骗、捉弄及取笑,无论如何,开玩笑有界限之分,千万不要开了一个伤害别人的玩笑。   除了愚人节,21年前的4月1日,也是香港一代巨星张国荣在受到忧郁症困扰下选择结束生命的日子,他的离开令许多人觉得愚人节一点都不愚人,反而过去每年的愚人节聆听着张国荣的悠扬歌声,当中多了一份伤感。   来到四月第二天也就是4月2日,这一天是国际儿童图书日,也是获得皇家致敬的丹麦著名作家及诗人安徒生的生日,这个日子是希望可以推广图书和促进阅读兴趣。   接着4月2日是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世界自闭症日。这个日子旨在加强公众人士对自闭症的认知,让他们知道自闭症其实是一种脑部发育障碍所引致的疾病。   今年清明节落在4月4日,清明节是祭祀、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慎终追远和追念前贤的日子,由于清明节不是公共假期,许多游子会趁着清明节到来的前后10天相约家人一起祭拜祖先或扫墓。   至于4月7日则被世界卫生组织设立为唤起世界各地对卫生和健康关注、提高人们对卫生领域素质和认识的世界健康日。   而4月13日这天是泼水节的第一天,泼水节被视为泰语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泰国、老挝、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及云南傣族等都会共同庆祝这个节日。   接下来还有4月17日的世界血友病日、4月20日国际大麻日、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4月23日的世界阅读日、4月26日的世界知识产权日及4月29日的世界舞蹈日。   当然也不要忘记,《星洲日报》报纸因为生产成本日增,无奈之下从4月1日起调整零售价,每份报纸从2令吉调整至2令吉50仙。   为回馈长期支持星洲日报的读者,整个4月即4月1日至4月30日为期一个月,读者依然可以以旧价720令吉(每份2令吉)订阅一年的报纸。   这个4月我们等大家来签订一年的报纸配套,善用报纸来与家人们一起养成阅报好习惯、一起增广见闻、讨论国家和国际时事新闻,从中凝聚家人之间的感情。
3星期前
        替生人打醮超度事件,好多年前,我确实曾采访过一次。   事件中的主人翁为一名中性人,他当时告诉殡葬业者,由于父亲刚刚去世,却无法回家尽孝,令他沮丧不已,希望可以安排一场法事,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殡葬业者于是一圆他的心愿,在怡保谦街租下殡仪馆张罗一番,晚上喃呒打醮期间,他担幡做起孝子,对著中央写上父亲名字的牌位行跪拜之礼;诧异的是,直到午夜仪式结束,都没有一人上门吊唁,不见任何亲朋戚友的踪影,场面显得冷冷清清。   鉴于事件离奇,加上事主支付不起丧事费用,殡葬业者在凌晨时分开车,按事主的身分证地址上门厘清事实真相;在抵达事主家门时,门前并无白灯笼和搭起帐蓬,不像办丧事。   天未亮,应门的,正是活生生的事主父亲,他在听取殡葬业者告知儿子行孝的所作所为后,气得七孔生烟,真的是大吉利是。   为何超度健在的父亲?事主在受访过程中,不回应一句话,至于朋友是不是识穿他意图骗取帛金而没有现身的问题,也未能从他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   其实,谦街早年也出现妈姐替自己举行丧礼的打醮仪式。   作为自梳女的妈姐,梳起不嫁,却十分重视身后事;如果身边没有亲人,不免担心有朝一日两脚一伸百年归老后,没有人料理丧事,所以他们会通过上契仪式领养干女儿,送上金饰为礼,乃至宴请友好见证;待日后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干女儿可以依照她生前的意愿举行合乎心意的葬礼。   即使妈姐小时候有婚约在身,他们仍坚持“不落家”(不过门),或是通过冥婚嫁给神主牌,这是妈姐牌位上的名字冠夫姓的原因,并相信此举可以位列夫家祖先,不至于沦为孤魂野鬼。   也有妈姐交代安葬在义山的华团总坟、在会所立牌位,就享有春秋两祭的香火。   我从年长一辈殡葬业者的经历中获知,有的妈姐不惜“打生醮”,即参加为自己办的超度仪式,往后临终,就算遗体直接下葬火葬都不会再留遗憾。   由此可见,事前规划并不是近年才出现。   上述2起祭奠活人事件,若硬要问起艺人愚人节告别式属性倾向哪个,坦白说,我不晓得,我只知道不要帮人家炒流量。
3星期前
3星期前
  自古以来,猫捉老鼠就是件理所当然的事。在旧年代,人们的经济普遍上不好,食物有限,能给养在家中的猫儿吃得非常不足,猫儿只好使出看家本领,努力捕捉家中的老鼠充饥。   那时候的猫咪可威风了!小时候,我曾看到家中的猫咪捉了多只老鼠,还带到屋外“炫耀”,以显“猫威”!   如今,人们的经济改善,物资生活水平提升,厨余多得是,于是猫咪便长期过着“饭来张口”的悠闲舒适小日子。   宠物猫更不用说,被宠上天了,吃得比人类还讲究,少吃一些猫主人还会担心流泪,这还需要捉老鼠来吃吗?久而久之,猫咪也就这样失去捕捉老鼠的本领。   我曾看过一只家猫,看到住宅中体积大的老鼠,似乎还感到害怕发抖,不敢靠近老鼠,更别说捉老鼠了。   更离谱的是,在网络上看到的视频,猫与老鼠还在一起玩耍,成为好朋友,将猫祖宗追咬老鼠的“猫威”,抛到九霄云外。   广东俚语“老猫烧须”是指处理某件事的老经验出错而丢脸之事,用来形容现今猫捉老鼠这事,还相当贴切的。   在记录片中,我们也看到动物园的老虎、狮子因长期吃用供给食物,失去捕捉猎物的原始本领,这与家猫无法捉老鼠同样的道理。   我曾采访过一个家庭,他们家的猫因不捉老鼠,导致老鼠横行,最后家中的狗儿看不过眼了,大举出动,捉了数只老鼠向主人邀功。   中国古人的歇后语说,狗捉耗子–多管闲事,耗子就是老鼠,这是指狗捉老鼠是管得太多了,但猫咪“不务正业”,狗狗只好出动消灭家中横行霸道的老鼠,“替家行道”,不仅没错,还理应获得赞赏。   我还从朋友哪儿听到一件有趣的事,指因猫咪不捉老鼠,户外老鼠多了,吸引四脚蛇到来捕捉老鼠吃,接替猫咪捉老鼠的任务,所以目前在住宅区时常可见到四脚蛇在爬行。朋友说,幸好四脚蛇不太可能成为人们的宠物,否则四脚蛇也将步猫咪的后尘,不会捕捉老鼠了!
3星期前
3星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