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先喜州华小校长萧志远,在学生眼中是一名和蔼可亲的校长,他也是一名书法爱好者,不仅写得一手好字,在弘扬中华书法艺术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在曾掌管的华小校门或墙壁上题字,致力让书法文化能在校园内获得传承。
笔技靠摸索自学
萧志远接受《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表示,他自小学开始就非常喜欢写书法,笔技全靠自己摸索自学,也采购了很多字帖练习,全靠自身兴趣与一些天分临摹学成。
ADVERTISEMENT
“小学时期有很多写字比赛,如硬体字比赛等都是获得第一名,一直到中学的时候,因为华文老师给我一本字帖,我才知道原来书法的‘横’、‘点’是如何写的,才抓到写书法字体的正规技巧,掌握窍门后一直慢慢研究练习。”
他说,自从当了校长后因业务繁忙较少提笔,现在他多是上网观看别人写书法,只有在新年期间才执笔,因为可以写春联,过后就没有什么时间写了。
“网络带来的便利,让我有机会可观摩别人写书法的技巧,看见漂亮的书法会收藏下来,尝试临摹别人的作品。”

训练耐心 陶冶性情
字体看清真性情
萧志远表示,学习书法可以训练耐心、陶冶性情,更能透过字体去看清一个人的真实性情。
他说,字体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是跟着人一起成长的,可以透过字体的形态猜测出当时写这个字体的人的心态,如老练、年轻等,也可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有些人写字的字体棱角分明,这种人是比较守原则,性格通常比较难搞;字体小小的话,那个人则是显得没有那么自信。”

他披露,一般上写书法都是用行楷写法,较少写草书,因觉得草书较难看得懂、难明白,即使别人欣赏也是字体的美观而已,看不懂含义,这样反而没有意义。
“我也有学习草书,但是春联通常是用行楷或正楷来写,太潦草的字体反而没有用。”
他说,他惯用羊豪来书写,因羊毛比较细软,而狼豪则比较硬,主要是看书写者习惯用哪一种毛笔。
他透露,近来的书法比赛流行用繁体字的趋势,通常繁体字的字体呈现比起简体字更为完美,反观简体字因笔画太少,不仅难以掌握,也因为过于空洞而影响了美观。
“对我而言还好,因为我的年代是读繁体字,到了中学时代才开始念简体字,所以两个字体我都能够掌握;对现今的学生而言则较难学习,除非去外面上书法班。”
他补充,写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的姿势也有所不同,如写大字时,下笔者需要站起来书写,偶尔一站就是4、5个小时,让他不太敢在晚间时段写,避免太精神晚上睡不着。
挥毫泼墨祝贺语
让学生了解名句含义
萧志远致力在校园内推广书法的风气,每到新年更会亲手挥毫泼墨,写下一句句祝贺语,让校区内的年味气氛浓烈,也顺势让学生了解名句蕴藏的含义。
“今年写给一至三年级的对联,是比较应节、写有生肖的的贺语,至于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则写较激励性的句子;并分发给各个班级及教导他们如何贴上,因为春联分为上联及下联,担心他们贴错。”
他说,该校每一年的农历新年都会举办挥春比赛,同时他也极力提倡堂号,让孩子们认识自身姓氏的堂号。
团拜挥春发挥创意
用抹布挥毫激发学生
萧志远表示,学校每年皆举行新春团拜,而身为校长的他更会先挥春,而第一年他就用大毛笔写字,让学生们叹为观止。
“我喜欢发挥创意,于是第二年我就不要用毛笔,改用一块青色的抹布,沾湿了墨汁当毛笔使用。我找了一位平日里较为顽皮的学生,要求他和我合作,当来到我要挥毫的环节时,我假装忘记了带大毛笔,那名学生就立刻把布拿出来,然后我就拿着那块青布,沾着墨汁写了出来。”
他说,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潜移默化影响了那名学生开始对书法产生了兴趣。
“这件事其实发生在两年前,今年那名学生的母亲告知我,她的儿子从不称赞别人,但他却向妈妈说校长很厉害,可以用布来写毛笔字,也激发了他的孩子学习毛笔字。”
他笑言,只要娴熟掌握了书法技巧,利用什么工具都可以把字写出来。
太多焦点投射曾怯场
除了在校内传播书法之美,萧志远也会在不同的场合上现场挥毫,展现才华之余也宣扬古老的书写艺术。
然而写了这么多年的书法,算是身经百战的他却不讳言,本身也曾有手抖的时候。
他分享道,约5年前他应马来西亚华人穆斯林协会怡保分会举办的中秋节邀约,当场挥春;惟却在准备下笔时,众嘉宾包括霹雳州时任大臣拿督斯里赞比里等人,突然走向前包围其左右,让他感到受宠若惊,握着毛笔的右手不知怎的,竟不听使唤地发抖。
他说,那是他前所未有的经验,可能是一时间太多人将焦点投射在其身上所致,而且现场有大批拿着相机,等着他完成作品按下快门的媒体人。
但后来,他不知从哪来的勇气,屏息在红纸上一气呵成,写了“银洲辉煌”四个大字。
“说来也奇怪,那次之后,我学会即使面对再多的人围观,都不再出现发抖怯场的情况了。”
但这件事却也夹带着遗憾,事缘他认为自己当时做错了一件事,即在快完成作品时,应当邀请大臣补上最后一划,好让嘉宾透过挥写的参与感,促进各族了解中华书法之美。
他说,4年前他于万里望文化会馆曾惠借该校礼堂举办的新春活动上挥毫,而当晚贵宾,正是已故首相署副部长兼任丹绒比艾国会议员莫哈末法立,当时他不但没有怯场,更将“春”字的最后一划留给了后者,令现场氛围融洽,体现各族一家亲的精神。
书法注重一笔一画铺成
萧志远指出,如今的教育不太注重笔顺,随着科技的发达,学生只要会识字、懂得打字就可以了,不再像以前需要注重字体的笔画,可是书法却很注重一笔一画的铺成。
他说,虽然课堂上也有教书法,惟因部分老师本身的书法亦没有水准,这问题间接导致学生们无法深入了解写书法的诀窍,家长只能让孩子去外面的书法班学习。
“偶尔有家长要求让我教孩子们写书法,我也会开班传授,让孩子们体验挥毫所带来的乐趣,认识美妙的传统文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