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蔡秋怡
你是否了解金宝的历史事迹?或许参与了一趟深度金宝老街导览,会让你重新了解这个小市镇,重温这里当年锡矿辉煌事迹。
ADVERTISEMENT
配合上星期举行的第5届金宝锡矿节,近打锡矿博物馆副馆长兼金宝老街导览员周承隆带领了约16名民众,一同走入金宝老街,通过各种建筑物,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向民众讲解金宝的历史样貌,带着民众一同走进金宝历史,来一趟不一样的时空之旅。
周承隆:从历史脉络看发展
周承隆向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表示,老街导览会从金宝英华中学的天桥启程,经过福建会馆、清真寺街、联发号锡米收购商店、大华戏院、接生院、金宝古庙、金宝最小的天主教堂、旧巴士站至鲁班庙,耗时约2个小时至3个小时左右。
“每个人对历史的认知都不同,因此在导览中我会依据不同的建筑物,将金宝的历史故事串联起来,从这些历史脉络,向民众讲解金宝的历史事迹,当时金宝的先贤是如何来到金宝及通过什么方式,将其发展起来。”
该导览从金宝英华中学的天桥上开始,周承隆指出,这样可以让参与者站在高处看见金宝第一条名为“务边路”的街道,之后再详细地向参与者解释金宝的由来。
金宝原名万邦刁湾
“金宝于1891年被发现有着大量的锡矿后,成为了华工前来谋生的热门地区,随着大量的华工涌入,金宝迅速地发展起来,它的名字原是万邦刁湾,寓意云端上的云彩,后来英殖民县长利奇认为该名字拗口,因此才改名成为金宝。”
他说,早期金宝尚未被发现锡矿之前,就有着一群来自苏门答腊名为曼戴令的族群来到这里进行采矿活动,后来发现大量锡矿的消息传开后,当地的人口迅速增长,利奇及与另外两名同伴在金宝选址造街,这才出现了务边街。
每一条街名都有故事
“金宝每一条街道的名字由来都有着其精彩故事,就好比清真寺街因当时该处较多马来族群居住及一所清真寺,因此该街道以此命名;而金宝公立华小所处在的安邦街道,是因为当时的曼戴令族群在采矿时都会建造堤坝(Ampang),因此该街道就以安邦命名。”
周承隆表示,导览也包括参观老街里的会馆街,通过参观各个会馆如福建会馆、南番顺会馆及古冈州会馆等,可让参与者了解锡矿时代会馆对华工的重要性,同时也可让他们明白当年会馆的成立,是为了给予同乡人就业机会及帮助。
“而位于街上的金宝古庙,代表着各会馆及大矿家们的之间的和谐,里边不乏来自各籍贯的矿家及矿工所赠送的牌匾,相信是矿家们都不想再次重演在太平发生拉律斗争悲剧。”
先贤们重视教育
他说,不少矿家及会馆先贤都非常重视教育,其中大矿家余东旋就于1903年捐了一处地建立当地第一所英校,而之后他也与其中一名福建学堂的元老胡清吉,一同合资建立金宝中华小学。
“除了余东旋外,来自福建的先贤也于1912年在金宝建立学堂,该福建学堂是如今培元学校的前身,其校舍原本建立在如今的金宝家乡土产店旁边,后来迁至现今的培元学校处。”
他透露,金宝的命脉是锡矿业,该地区通过锡矿业衍生了许多行业,因此当锡矿没落时,许多金宝人也外流至其他州属工作,以至于金宝有30年停止发展,许多建筑物都停留在30年前的阶段,后来随着有人潮回流,金宝才逐渐复苏起来。
“像是一名锡矿及石油代理商伍英芳的鸿栈办公室,里面还保留着许多当年他做生意的文件,就连日历也停留在1971年,非常有趣。”
老建筑物或重建或荒废
他也表示,其中也有不少建筑物已被重建或重新租借出去,就好比金宝接生院如今已变成一座老人院;而大矿家余东璇的生和号办事处,如今也成为了淡米尔卫理公会及电器店。
“当然也有不少老建筑物已经被废弃及拆除,如位于金宝家乡土产店旁边的大华戏院已被拆除,而金宝短途巴士站也已搬迁至新地点,旧的巴士如今已被荒废。”
周承隆也指出,锡矿业让金宝蓬勃发展,甚至在孙中山进行革命时期,金宝也是他其中一个筹募经费的地点,不少矿家支持孙中山的革命计划,孙中山本人也到过金宝,与相识的矿家或学弟妹会面。
“一些建筑物如鲁班庙里都挂有孙中山的照片,这显示当时不少华工相当支持孙中山的革命理念。”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