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16日訊)多吃維他命C,可提高身體免疫力來防範2019冠狀病毒病(冠病)?營養師告訴你:未必!
冠病目前無藥物和疫苗可醫治或防範,因此自身免疫力尤為關鍵;市面上除了口罩、洗手液等防護用品,維他命C產品也是其中一個陷入熱購的商品。
ADVERTISEMENT
不宜盲目拉高免疫力
社區營養師王子斌表示,若感冒發燒,免疫力處於較低水平,補充維他命C,提高免疫力,痊癒得較快是正常的。
“但若在健康情況,人的免疫力保持在平穩水平,一味補充維他命C,只是在盲目拉高免疫力,不僅作用不大,可能還會導致免疫力過高、轉而攻擊健康細胞。”
他說,若看回冠病病例,感染時可能免疫系統較低,但感染之後,肺部發炎,分泌粘液堵塞呼吸系統,人體免疫系統發現異物後,就會生產免疫細胞T細胞發動攻擊;若免疫系統反應過度,一併攻擊體內系統,會造成器官衰竭。
防疫從飲食生活習慣做起
他指出,因此與其盲目吃維他命C抬高免疫力,倒不如從飲食和生活習慣下手,讓免疫力得到適當調節,保持在平穩水平,就能減低病毒入侵幾率。
他表示,以下6類可調節免疫力的食物都存在於大馬人的飲食習慣中,但問題在於是否有攝取到所需的分量;普遍而言,大馬人攝取碳水化合物比例偏高,反之蛋白質和蔬果偏低,應該多注意後者。
6類食物調節免疫力
1. 優質蛋白質(complete protein)
每日攝取5至8份“火柴盒”
王子斌表示,白血球和T細胞是由蛋白質中製造出來的,因此完整蛋白質很重要;大部分肉類都具有蛋白質,不過白肉蛋白質比紅肉含有較低脂肪,因此較建議吃白肉如魚肉、雞肉。
至於素食者,他指出,植物含有不同的氨基酸(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但屬於不完整蛋白質;罕見擁有完整氨基酸蛋白質的植物是黃豆和豌豆,素食者可攝取。
分量方面,他表示,若根據營養師的傳統計算方法,每人一天大約要攝取5至8份的蛋白質,一份為一個火柴盒大小。
“可以想象將肉塞進一個火柴盒,塞滿了就是一份的分量;一天5至8份,加起來大約是一個半手掌的大小。”
2. Omega-3脂肪酸
可平衡身體發炎狀態
王子斌指出,人體內每天都會發炎,舊的細胞得通過發炎來淘汰,含Omega-6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欖油、種籽油等可製造發炎,但在發炎的同時,也需要可以減少發炎的Omega-3脂肪酸來達到平衡。
“Omega-3的功效是否能消除肺炎尚沒有根據,但整體而言,可以平衡體內發炎狀態。人體無法制造脂肪酸,不過Omega-6在許多食物中垂手可得,也不建議吃得太多;相較而言,Omega-3可大量攝取,只是要尋找較為費力。”
他說,Omega-3食物包括三文魚、深海魚類、奇亞籽等,還有一些豆類;每個禮拜建議吃至少三次,奇亞籽一份約2至3湯匙,魚類一份約半個手掌的大小。
3. 全谷雜糧
調節細胞和系統運作
王子斌表示,全谷雜糧含有維他命B群和其他礦物質,可調節人體細胞和系統的各項運作,好比大腦傳遞信息就需要維他命B12;只要身體運作正常,免疫系統自然穩健。
他說,全谷雜糧包括所有穀類,如燕麥、糙米等,每天至少要攝取一份(帶耳水杯一杯)。
至於白米和糙米的分別,他指出,糙米除了碳水化合物,還帶有礦物質和維他命,白米則後兩種物質含量偏低。
4. 各種顏色蔬果
含抗氧化抗自由基
自由基是一種有害物質,會攻擊人體細胞,睡眠不足、汙染、壓力等都會產生自由基;王子斌表示,蔬果含有抗氧化和植物生化素(phytochemicals),可協助身體對抗自由基,進而保護細胞。
他指出,紅色、橙色和黃色這三種顏色的蔬果抗氧化成分較高,可著重攝取,蔬果例子有蘿蔔、番茄、草莓、南瓜、香蕉、芒果、玉蜀黍等。
他披露,還有黑色和白色兩類蔬菜,也能保持身體強健,白色的例子有普遍被認為可殺菌的食物,如五葷即蒜頭、蔥、韭菜等。
“黑色的食物則有深色菇類、木耳,它們具有β-1316葡聚糖(也稱β-多糖體)成分;維他命C是拉高免疫力,β-1316葡聚糖則是可調節,即免疫力過低的話就給予提高,過高則給予降低。不過手術前後的病患不可食用。”
他說,根據衛生部建議的分量,每天要吃3份蔬菜、2份水果;1份蔬菜等於1杯帶耳水杯,1份水果則等於1個拳頭大小。
5. 益生菌/益生元(益生菌的食物)
好菌多於壞菌達平衡
王子斌表示,有一個說法是腸道為“第二個大腦”,益生菌可維持腸道里面的健康,讓好菌多於壞菌,處於平衡狀態。
他說,纖維不一定是益生元,不過益生元一定是纖維,除了食用各類蔬果,偶爾也可以喝優格(yogurt)補充;不過喝優格飲料時要留意糖分含量,即使是食用呈凝膠狀的全白優格,也須注意是否有添加各類口味,這些口味也是糖分。
6. 香料
可殺菌適當攝取
除了五葷,這個類別也包括辣椒、咖喱等。王子斌表示,香料可殺菌,雖然殺菌不等同於殺死病毒,但至少可讓身體較不易感染病毒;攝取分量則適可而止。
【生活習慣】
建議每週運動150分鐘
王子斌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和衛生部都建議國人每個星期運動150分鐘,可分成5次、每次30分鐘;不過要注意的是,勿進行太激烈的運動。
“比方跑步跑太久至疲憊甚至虛脫,之後的3至72小時免疫力會處於較低的狀態,反而更容易感染到病菌。”
須保持充足睡眠
他說,睡眠也必須充足,否則細胞激素(Cytokines)會降低,進而影響到T細胞運作;睡眠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上成人一天需睡7至9小時。
他也強調,心理上的負擔和壓力也會形成自由基,因此在冠病信息大量湧入的情況下,公眾除了要過濾正確的信息,也須調適心情,勿過於慌張,儘量做一些可讓自己放鬆的東西。
●6類飲食
1. 優質蛋白質
功效:製造白血球和免疫細胞T細胞
食物:肉類(白肉為佳)、黃豆、豌豆
分量:每天5至8份
*1份=1個火柴盒大小
2. Omega-3脂肪酸
功效:減少體內發炎狀態
食物:三文魚、深海魚類、奇亞籽
分量:每個禮拜至少3次,魚類每次半個手掌大小,奇亞籽每次2-3湯匙
3. 全谷雜糧
功效:含有維他命B群和礦物質,調節細胞和系統各項運作
食物:燕麥、糙米等穀類
分量:每天至少1份
*1份=帶耳杯子一杯的分量
4. 蔬果
功效:含有抗氧化和植物生化素,對抗自由基
食物:
i.紅、橙、黃色蔬果(抗氧化成分較高):蘿蔔、番茄、草莓、蘋果、甜菜根、南瓜、橙、香蕉、芒果、玉蜀黍
ii.白色:蒜頭、洋蔥、蔥、韭菜
iii.黑色(含有β-1316葡聚糖):深色菇類、木耳
分量:每天3份蔬菜、2份水果
*蔬菜1份=帶耳杯子一杯的分量
*水果1份:一個拳頭大小
5. 益生菌/益生元
功效:保持腸胃健康
食物:蔬果、優格(偶爾,儘量食用凝膠狀、原味的優格)
6. 香料
功效:殺菌(不等於殺病毒)
食物:辣椒、咖喱、大蒜、洋蔥
分量:適可而止
●生活習慣
1. 運動
量:每星期150分鐘(約一星期5次,每次30分鐘)
注意:勿進行太激烈運動
2. 睡眠
量:因人而異,成人每天7至9小時
3. 心理健康
注意:過濾信息、勿過於慌張、多做可讓自己放鬆的東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