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傑/報道
在我國實施行管令期間,民眾對於站在最前線與病毒抗戰的前線人員都紛紛致以敬意,也有不少人通過自己的方式向前線人員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例如寫歌、剪輯視頻和作畫等。
ADVERTISEMENT
作畫感激前線人員
怡保畫家陳嘉慧,當時也通過作畫方式來感激辛苦抗疫的前線人員,擅長寫實派油畫的她一口氣畫了包括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及衛生總監拿督諾希山肖像在內的5幅油畫,並通過與愛馬慈善機構合作,發起“我支持前線人員”(I Support Frontliners)籌款運動,為前線作戰的醫護人員及軍警籌款添置防疫設備。
這個籌款運動當時也獲得了慕尤丁和諾希山的支持,而陳嘉慧也同時以沙作畫,製作了兩人的肖像沙畫,準備送給他們。
“我在兩塊廢棄的木板上,以筆和膠水各畫出了兩人的肖像,過後用住家後方的泥沙撒上畫板,再風乾後就完成了。這是以可循環資源製作的肖像畫,用來致敬在國家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能作好抗疫工作的他們。”
因梵高作品開啟畫家人生
從陳嘉慧畫得栩栩如生的寫實派風格畫作中,許多人都難以想像原來她才只有23歲,而且不曾接受過正規的繪畫訓練,或上過任何正統藝術課程,全以自學方式雕琢出畫功。
她8歲時在偶然下以顏色筆在紙上胡亂繪畫後,開始喜歡上畫畫;而父親在她14歲那年逝世,讓她情緒崩潰而得了抑鬱症,而畫畫成了她排解情緒的出口,從此不斷通過畫畫與自己對話。
她曾短暫上過兒童繪畫班,過後通過網絡看到了19世紀荷蘭印象派畫家梵高的作品,對其作品讚歎不已,並從中得到了啟發,立志長大後成為畫家,也造就了她往後的油彩人生。
16歲一幅畫售千元

她在中學時經常把自己的風景油畫放上社交媒體分享,在16歲那年開始有人問津,聯繫以購買她的作品,當時她一幅畫作賣出約1000令吉。
她於2018年受到了新加坡紅十字會慈善拍賣會的主辦方邀請,到現場拍賣她的一幅作品,而其作品最後標到超過底價10倍的價錢,讓她始料不及,也為她增加了不少信心,並下定了決心,全職當畫家。
那次拍賣會為她打開了知名度,陸續有不少國外及本地客戶向她下單作畫,當中包括了知名國際企業、F1一級方程式邁凱倫車隊、名車車廠等;而她也在怡保開設了本身的工作室,方便作畫。
作品以肖像畫為主
在開啟了本身的畫家事業後,她的畫作多數應客戶需求,以肖像畫為主,例如畫賽車手肖像等,有別於學生時期常畫的風景畫。
不過,她也開始到國外旅遊增廣見聞,還帶備了作畫工具,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在當地把最美的風景,以繪畫呈現出來。在這期間,她也實現了到荷蘭梵高博物館朝聖偶像作品的心願。
“畫畫可讓我靜心去完成一個作品,我本身是個不大會表達的人,可是通過畫畫可以讓我去表現自己,而每一幅畫都能代表我自己的心聲。”
黑木炭入畫紀念美非裔男子

陳嘉慧也會通過畫作,表達對社會時事課題的關心,除了疫情期間作畫為前線人員籌款外,她也針對此前在美國鬧得沸沸揚揚的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被警員鎖喉致死而引發的種族歧視,通過以炭入畫,表達自己反對種族歧視的立場。
“我對這課題感觸很深,啟發了我用黑木炭入畫來紀念喬治弗洛伊,於是我買了一包黑炭,把炭敲碎,在一塊塑料硬板上用膠水把碎炭拼成他的肖像。”
她說,黑炭是很廉價的物品,可是卻有很多的用途,在入畫後,就讓黑炭昇華至無價,意喻人類生而平等的深層含義與價值,這幅作品用了她33小時去完成。目前也有國外畫廊看中這幅作品,正洽談將其帶到該畫廊展示。
她表示,未來將會嘗試用更多不同再循環資源去作畫,除了已嘗試過的沙和黑炭,諸如木塊和石頭等也是可行的方案,她希望能夠以不同形式的畫作,為賞畫人帶來啟發,同時也會繼續通過畫作來做慈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