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时事焦点

发布: 5:12pm 24/08/2020

20歲出頭年輕人·不怕吃苦樂賣魚

年轻情侣谢伟伦(右起)和陈薇协助母亲张美玲在巴刹鱼档卖鱼。
年輕情侶謝偉倫(右起)和陳薇協助母親張美玲在巴剎魚檔賣魚。

報道:巫秋燕

攝影:丁祖興

ADVERTISEMENT

(怡保24日訊)20歲的年輕人不怕雙手沾滿魚腥味,不怕吃苦,清晨摸黑到巴剎開檔賣魚賣蝦,刮魚鱗、劏魚樣樣得心應手,成為賣魚行業生力軍!

20歲是一個風華正茂的年齡,有人選擇升學,有人選擇進入職場,也有年輕人願意早睡早起,犧牲睡眠時間協助家人開檔賣魚,憑著年輕人的幹勁努力工作賺錢,展現敬業樂業精神,有者更視為這是一項終生職業。

許多年輕人在覓職時希望尋找到工資高和舒適的工作環境,然而,怡保中央公市(近打巴剎)和兵如港巴剎的賣魚攤檔,可發現年輕人的面孔。原來他們從小就協助家人在攤檔打點,中學畢業後,成為攤檔的一份子或接班人,正式當魚販。

谢伟伦
謝偉倫

謝偉倫:第三代在兵如港巴剎賣魚

兵如港巴剎其中一個賣魚攤檔,可看見一對年輕的情侶手腳俐落地刮魚鱗、劏魚,勤奮工作。

22歲的謝偉倫說,每天凌晨1時就要起床到大馬批發市場去取貨,凌晨4時到巴剎開檔,因此養成了晚上7時睡覺的習慣,一天只睡6個小時。

由於朋友們都知道他比一般人早休息,於是他少在晚上出外,除非遇到休息日前夕,才有機會晚上出外與朋友見面。

他說,不會覺得辛苦,也習慣了這種生活,更沒有想過要做其他工作。

他說,小時候每當學校放假,他都會到檔口協助母親開檔,中學畢業後,他正式在檔口開工。

他說,母親張美玲在兵如港巴剎賣魚30多年,當年外婆開始賣魚,他是第三代了。

他說,對他來說,賣魚或劏魚難度不會很大,通常早上7時至9時這個時段最忙碌,因為到巴剎採購食材的人比較多。

詢及如何判斷魚的新鮮度,他分享心得說,魚是否新鮮要看魚鰓和魚色的光澤度。

陈薇
陳薇

陳薇:早上賣魚下午變身美甲師

謝偉倫的女友陳薇(20歲)加入賣魚行列一年多,她說,即使每天清晨5時要起床開工,她也不會喊辛苦,魚檔在下午1時收檔後,她沒有停下來,下午就搖身變成美甲師,因為當美甲師也是她感興趣的工作。

她說,她視賣魚為終生職業,也滿意收入,家人也鼓勵她好好工作,給予她全力支持。

談起為何會加入這行時,她說,與男友拍拖後,她主動說要協助男友和家人賣魚,希望能協助減輕他們的工作量。

她認為,刮魚鱗是不容易的工作,覺得自己的手腳還不夠快捷。

 赖锦燕
賴錦燕

賴錦燕:不覺得賣魚辛苦

怡保中央公市(近打巴剎)魚販賴錦燕年僅21歲,長得嬌小的她,從小就在魚檔裡協助父親賣魚,今年7月初更獲得霹靂州行政議員拿督諾麗親手頒發檔口執照給她。

她說,每天凌晨3時許就到起床,6時30分開檔賣魚,大約下午2時收檔,晚上8時就要睡覺了。她不怕辛苦,也不覺得賣魚是一個辛苦的行業。

“現在我只想做好眼前的賣魚工作,沒有想過要做其他類型的工作。”

問她會分辨各種各樣的魚嗎?她說:“賣魚的人一定要懂得分辨!”

由於長時間接觸魚蝦類,雙手和身體難免會沾到魚蝦的味道,她表示不介意身上有一股魚腥味,只要回家洗澡就可以了。

她說,偶爾劏魚時會失手切傷手指,但她會勇往直前。

在怡保中央公市各年龄层小贩群中,可以看见年轻人的活力。
在怡保中央公市各年齡層小販群中,可以看見年輕人的活力。

年轻鱼贩不怕吃苦,成为卖鱼行业生力军。
年輕魚販不怕吃苦,成為賣魚行業生力軍。

年轻人在巴刹工作,不怕吃苦,凭著干劲努力工作赚钱。
年輕人在巴剎工作,不怕吃苦,憑著幹勁努力工作賺錢。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