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时事焦点

|

大霹雳焦点

发布: 4:53pm 30/08/2020

【仕林趴趴走】 Slim River不譯“瘦身河”. 背後故事嚴肅血腥

作者: 麦肖剑
这里可算是仕林河新村的“街场”了,几排店屋,有的还保留木制风貌。
這裡可算是仕林河新村的“街場”了,幾排店屋,有的還保留木製風貌。

報道:麥肖劍

攝影:鄭霹麟、劉劍英

ADVERTISEMENT

在迎來補選前,除了霹靂州人及常南上北下公幹者,恐怕許多人都沒聽過仕林河這個地方,一聽難免要犯嘀咕:仕林河,譯自Slim River,是音譯;如果要意譯,恐怕就會淪為“瘦身河”,哪有這麼戲謔的名字!

待迎來補選,報紙新聞鋪天蓋地,好奇心再被勾起一回:這個議席叫仕林,到底是Slim還是Slim River,瘦身需要河嗎?

英國人取名Slim

看到老居民潘強華走進我們約好的茶室,把這個問題拋給他,他一屁股坐下,茶還沒上,氣還沒歇,馬上開講:其實呀,這裡本來就是叫Slim,我中三讀歷史,書上寫的也是Slim,會加上一條河,聽老一輩人說,是英國人給叫的!

這個名字逗趣之餘,背後卻是嚴肅和血腥;潘強華說,據知,當初在大馬的英殖民政府和日本開打,英國人跑到現為合作社重組村的Kg Babi(又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名字),日本人從地羅叻大本營沿河而上襲擊,殺了許多英國人;後者潰敗而逃,指著淪為“幫兇”的河大罵,而罵人得有個譜,總不能無名無姓地亂罵,於是取其地名後方加河,就罵成了Slim River。

這條河,就是現在處於仕林州席和美冷州席中間的仕林河(Sungai Slim),仕林河這個名字也叫開了。有的依然稱呼其原名,有的在英殖民政府工作,讀洋書、對洋人,叫英文名較順口。

說到這裡,第二題的答案也來了:仕林和仕林河,其實就是同一個地方,純粹是叫法上的不同,一者為原名,一者為英國人叫下來的名堂。

以上是其中一個版本,哪個版本屬實,還待考究。不過如果你要回到更久遠時,問那Slim這個名字又是從何而來,潘強華搖搖頭說:這就恕難回答了,Slim意味瘦、微小,這裡的確很小,一開始,沒有新村,才這兩條街而已呢!

潘强华:公会是上面的人成立的,能够保下来就保。
潘強華:公會是上面的人成立的,能夠保下來就保。

潘強華:瓜拉仕林開店“黃金地段”

潘強華說,以前華人多住在瓜拉仕林(Kuala Slim),那裡園丘和錫礦多,是開店的“黃金地段”,後來英殖民政府要對付馬共,將塑膠山推掉,圍成新村,將瓜拉仕林的華人連同附近宋坡(Sempa)芭場地的華人遷入內,就是現在的仕林河新村。

至於宋坡,就在仕林河隔開來的另一頭;仕林河華人義山公會主席徐春發表示,宋坡幾乎全部華人都是福建莆仙人,那裡還有義山,上兩代人都葬在那裡。

說到義山,更是源遠流長;仕林河華人義山公會副主席方理財說,仕林河華人義山分為三個地段,第一段就是位於仕林舊路旁、甘榜班登附近的仕林河華人義山,佔地7英畝,1912年啟用;第二段就是宋坡義山,葬的多是莆仙人,1932年啟用;第三段則是位於仕林島石廠,為新義山。

新義山是仕林河華人義山近滿時,公會所作出的申請;徐春發回憶,這一申請就申請了30年,頻頻被拒,後來還是前任國會議員拿督斯里黃家泉出手相助,終於心願得償,如今由於資金未足,還未竣工。

徐春发(右起)和叶观友都是地地道道仕林河新村人。
徐春發(右起)和葉觀友都是地地道道仕林河新村人。

葉觀友:盂蘭勝會活動熱鬧

馬華丹絨馬林區會署理主席兼仕林河新村支會主席葉觀友表示,新村內其中一個熱鬧活動,是仕林河華人義山公會主辦的盂蘭勝會,一辦就是5天。

其中一天可有趣了:除了一般的燒香拜拜,還有環保品比賽;村民前來時,除了帶著各種食物供品,有的還帶著環保品來參賽。於是,食物、供品、環保品都擺放在一起,供奉鬼神。拜完後,愛吃什麼,儘管拿吧!

天后宫如今已不再只是海南人的单一籍贯庙宇,各籍贯人士也来参拜。左起是王兆光、天后宫主席林道伦、秘书陈美英。
天后宮如今已不再只是海南人的單一籍貫廟宇,各籍貫人士也來參拜。左起是王兆光、天后宮主席林道倫、秘書陳美英。

王兆光:天后娘娘折服移民官

村內有一間天后宮,來源也頗為曲折。創廟主席兼永久榮譽主席王兆光耐心道來:當初先賢從海南到仕林河,把天后娘娘請來,安放在一間咖啡店,後轉到亞答屋,緊急法令時期,新村圈起,先輩遂申請宗教保留地,卻被移民官以“這是家神,非廟”回拒。

於是,就讓天后娘娘進行扶鸞,把移民官也叫來;天后娘娘一語道破:你是愛爾蘭人,非英國人,官員大為驚訝,服了,便予以批准,讓天后娘娘選塊地,1952年,海南廟在現址建起。

海南廟災後23年重建變天后宮

不過當地海南人沒有多少戶,廟租給九天玄女神壇,1982年發生火患,夷為平地;整整23年後,有人提出想在該地建起功德堂,王兆光想:這是先輩辛苦申請來的廟地,豈不可惜,便召集海南鄉親,統共也10多戶,詢問大家是否可以重建廟宇。

鄉親們都躊躇,認為沒本事,王兆光說:不相干,我帶頭想辦法!於是乎,他被推選為重建籌委會主席,先尋得雪隆海南會館幫忙,捐出5萬令吉,再有國會議員、熱心人士捐獻,2003年籌建,2007年開幕,就是現今的天后宮。

天后宮主神為天后娘娘,配神為觀音菩薩和水尾聖娘;除了初一十五為善信提供素餐,平日也為當地人提供場地打氣功。王兆光說:這是雙贏,他們有地方可以運動,我們這裡晚上也比較熱鬧。

仕林河唯一的华小菁华小学,就坐落在村内。
仕林河唯一的華小菁華小學,就坐落在村內。

瓜拉仕林 山竹村兩地小學結成一校

新村內的菁華華小,是仕林河唯一華小,已有90年曆史;追溯起源,該校前身為華僑小學。更早呢?潘強華表示,是從瓜拉仕林和山竹村兩地的小學結成一校而成。

該校董事長餘根財表示,高峰時期學生有600多人,隨著歲月飛逝、人口流失,如今有約160名學生;雖然學校不大,但有兩個每年必辦活動,是外人來到,看到其場面之盛大,也會驚歎的,一是新春前夕的回校日,二是中秋晚會。

中秋晚會雖然由學校主辦,但門戶大開,仕林河新村甚至外地人都來參加;最熱鬧的時候,迎來1200人出席。“村子小,沒什麼娛樂,中秋遊街,連友族同胞也來參加。”

除了表演節目和佳節氣氛,晚會高潮就數幸運抽獎了。可別小看這麼一個小村子,幸運抽獎的獎品,不輸大城市的,單是小獎禮籃,動輒就有五六十份,都是當地人報效,有的直接買,有的則是自家報效自家包裝,都是心意。

大獎由主辦單位包辦,城市的大獎,32寸電視機,誰說這裡沒有?還有腳車、電器,連洗衣機都有!被抽走後還包載送。每次晚會前,就有人故意漏出風聲:聽說,頭獎是這個!所以每次中秋晚會,人頭攢動,多一張票,多一個機會嘛。即使最後兩手空空回家,也不會失望,單是整晚的期待心情和熱鬧氣氛,都叫人情緒高昂,可受用好幾日了!

兩社團組織會費沒漲過價

村內有兩個社團組織,一為霹靂建築職工會仕林河分會,二為仕林河僑商俱樂部。成立初期,規矩嚴苛,非建築工人或生意人,輕易不能加入;不過會員人數日益減少,如今已雙雙開放給行外人參加。

這兩個公會的會費,成立至今都沒有漲過,說起來讓你吃一驚:僑商1令吉一個月,建築職工會更少,50仙!潘強華補一句:建築職工會還有年捐啦,3令吉!更是讓你驚異上天。每年時間一到,負責人坐著摩哆車,挨家住戶上門收款,人不在就找親戚,親戚自會墊著。

建築職工會現有會員約80人,每年辦魯班先師誕兼週年晚宴,僑商則是250人,每年辦週年晚宴,會上也頒發會員子女獎勵金──屈指一算,不對呀,一年所收到的會費還不到5000令吉,如何夠用?潘強華解釋,都是靠租金、捐款。

潘強華身兼兩職,在兩個公會都出任秘書,冒犯問他一句,既然活動不多,會員也非真正行內人,為何還汲汲營營,努力招收新會員?他大聲說:要保留這個會啊!仕林河這麼小,公會是上面的人成立下來,我們就守咯,能夠保就保吧!

村内有四排马来屋,住着仅有的马来村民。
村內有四排馬來屋,住著僅有的馬來村民。
仕林河新村内也有为数不少的印裔同胞居住。今年57岁的莎露帕蒂在住家开了一个食物档,做下半昼生意,早上则租给华人。
仕林河新村內也有為數不少的印裔同胞居住。今年57歲的莎露帕蒂在住家開了一個食物檔,做下半晝生意,早上則租給華人。
仕林河侨商俱乐部,如今也招收到三、四十岁的年轻会员。
仕林河僑商俱樂部,如今也招收到三、四十歲的年輕會員。
霹雳建筑职工会仕林河分会。为了管理方便,也成立了建筑俱乐部。
霹靂建築職工會仕林河分會。為了管理方便,也成立了建築俱樂部。

仕林河华人义山已有107年历史。右起是叶观友、方理财。
仕林河華人義山已有107年曆史。右起是葉觀友、方理財。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