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巫秋燕
攝影:劉劍英
ADVERTISEMENT
在一家看起來不太起眼的傳統咖啡粉廠裡,傳來一陣陣炒香過的咖啡豆香氣,看見一家有父親、母親、兒子三人,合力在生火、炒香、攤開、攪碎和最後把咖啡豆研磨成粉,製成香氣迷人,味道濃香又療愈人心的咖啡粉!
位於怡保萬里望拿乞路有一家經營了63年的傳統家庭式咖啡粉廠新泉記,目前已由第三代傳人接棒。作為第二代負責人張作明(75歲)受星洲日報《大霹靂》社區報訪問時表示,這是怡保唯一一家仍採用柴火炒咖啡豆的咖啡粉廠,至今還保持這種超過半個世紀的傳統制作咖啡粉方式。
張作明:接手板廠後改建小工廠
他說,他的父親是於1957年在此處設廠,當年叫做泉記,是一所簡陋的木板廠,後來他接手才改建小工廠,兒子接手後改名為新泉記。
“海南咖啡粉的製作方式必須經過4個步驟,首先,要把咖啡豆烤香,以前是採用我國巴生出產的咖啡豆,因為缺乏貨源,於是改用越南咖啡豆Robusta。”
他指出,他們用類似“圓筒”造型的機器,用柴燒熱後,以圓筒滾動的方式來把咖啡豆烤熟,通常一次最多可以置入15公斤的咖啡豆,如果過量的話,咖啡豆會被摔出來。
“把咖啡豆烤好過後,再把咖啡豆移到一個大炒鍋裡進行加工的動作,例如15公斤的咖啡,就要加入二十多公斤的白糖,白糖溶化後變得糖漿,就會與咖啡豆融合在一起。”
他說,當咖啡豆沾滿糖漿後,便可把炒好的咖啡豆取出,攤開來並用風扇吹乾,當變幹了以後會變脆。這時候就可以放進打碎機攪成細碎;接著取出再放進磨碎機,將咖啡豆研磨成粉,就形成製成品了。
炒咖啡到磨成粉需1.5小時
他提到,從炒咖啡到磨成咖啡粉,需時約一個半小時,一個大鍋只可以容納40公斤的重量(包括咖啡豆和糖),因為屬家庭式製作,銷量不是很廣闊,通常一次會製作大約做三百多公斤,相等於要炒8鍋,就這樣差不多消耗一整天的時間了。
他指出,如今因為人手不足,這間家庭式工廠只有一家三口在工作,沒有聘請員工,於是在一天內不會以一氣呵成的方式完成製作咖啡粉的4個步驟。每個步驟分開進行,比如今天炒咖啡豆,有空才來研磨成咖啡粉。
小工廠內可以看見有歷史痕跡的陳舊機器,他說,廠內有兩個圓筒,兩個大鍋,還有打碎機和磨粉機,這些機器都是當年他的父親留下來的,如果損壞了還可以拿去修理。
柴燒講究火勢速度要快
至今,他們仍然沿用傳統的柴燒方式來炒咖啡豆,柴木是回收而來的舊木,他坦言從成本看來,用柴燒是比較經濟,用煤氣成本會較高。柴燒講究火勢,溫度要夠高火要夠紅,速度要快,就能炒出咖啡的風味。
“這種做法是叫海南咖啡,海南咖啡一定要加入糖去炒,工序比較多。至於白咖啡,其實也只是一種名稱,因為它的顏色不夠黑,所以才被稱為白咖啡。”
“白咖啡和黑咖啡風味不同,海南咖啡因為加了糖,所以它的特色顏色很黑,但味道卻有點失色,因為它被糖掩沒了咖啡的原始味道,喝起來咖啡味也許沒有那麼濃郁和純。白咖啡,其實就是把咖啡烤熟以後,直接研磨成粉就是了。”
他指出,不同的咖啡豆,沖泡出來的味道都會有所不同,價格也有很大差別。咖啡的品質好,咖啡味道就比較好。
選擇凌晨開工較涼快
詢及這工作辛苦嗎?他說:“做了幾十年,都習慣了,不覺得辛苦,但對外人來說,也許會覺得很辛苦,這裡又熱又有材燒出的煙味,相信請工人來工作,可能做了兩三天就不做了。”
他透露,由於他們是家庭式製作,只有他們三人,可以自行決定工作時間,於是選擇在凌晨4時開工,因為天氣涼快,上午11時許就可以收工了,下午時段便可好好休息。
張作明育有4名孩子,排行第三的兒子張殷(48歲)原本是電子工程師,10年前協助他經營咖啡粉廠,他本身算是退休了,把工廠交給兒子管理,只是他和太太陳觀娣(70歲)覺得還可以繼續工作和活動一下筋骨,於是仍然會從旁協助兒子,幫忙炒咖啡。
咖啡粉批發給本地市場
他指出,該工廠的咖啡粉是批發到本地市場,供應給怡保、華都牙也、愛大華、江沙一帶的茶室和雜貨店,都是固定的熟客,還包辦送貨服務。咖啡粉的包裝分為3公斤和9公斤桶裝,設有三種招牌,即三童咖啡、刀標咖啡和鎖匙咖啡。
他透露,自己很喜歡喝咖啡,每天早上會喝一杯,神清氣爽。
張殷:對炒咖啡培養出興趣
第三代接班人張殷(48歲)是原本是擔任電子工程師,十年前回來幫忙父親打理咖啡 廠,起初他對炒咖啡是沒有多大興趣,慢慢培養出興趣了,他會延續家族流傳下來的傳統方式炒咖啡豆,至今仍堅持用材燒的方式生火來炒咖啡豆。
他表示,小時候他只是在旁邊觀看,真正學習炒咖啡是從十年前開始,以前看起來好像很容易,但要向師傅學習當中的技巧才能慢慢掌握,他的師傅就是父親了。
咖啡豆加糖拌炒有難度
對他來說,製作咖啡粉最有難度的地方就是加工這個步驟,咖啡豆加糖拌炒的時候,必須要一直在旁監督,要不停地“推火”、“收火”,意思說,如果火勢大,鍋裡的咖啡豆滾動的厲害,就要收歛火勢,如果不夠滾就要放火,雖然炒的時候是用機器來轉動,但不能讓咖啡豆滾出來,所以這方面的功夫是最難拿捏的。
他表示,他說,其實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程度的辛苦,在接手後,主力落在他的身上,父母會從旁協助,因人手有限關係,很少在一天內一氣呵成完成4個步驟,通常分會階段進行工作,最後會把磨好的咖啡粉送上給顧客。
推薦相關文章>>>陳文光用聽視嗅感覺炒咖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