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黄健兴
部分照片受访者提供
ADVERTISEMENT
在半世纪扎作生涯中,年届63岁的温智清专注于“造车”;他笑说,他专门“批发”马赛地,一日可以生产3辆,经手的纸扎车数量已达数以万计!
从脚车、三轮车、摩托车到马赛地、富豪(Volvo)和劳斯莱斯品牌名车,连按真实尺寸打造越野车,甚至是快铁船只和飞机,扎作各种各类的交通工具,温智清都胜任有余。
他曾在短短两天打造外型10呎长和5呎宽的罗里,吉普车、富豪和迈薇轿车则是费时一星期;今年8月,他动用三星期,按路虎卫士(Land Rover Defender)型号越野车真实尺码打造一辆纸扎车。
不管是过去四方外型的车辆,直到近年趋向流线设计,对于经验丰富的温智清来说,可是驾轻就熟;唯独让他一筹莫展的是─劳斯莱斯小飞人标志,在没有实物参考下,他只好依网络图片,摸著石头过河完成。
“这些车子订单,通常是家属一圆死者心愿,在逝世百天焚烧!”
三年级辍学当纸扎舖学徒
在贫困家庭中成长的温智清,小学三年级便辍学,连同小2岁的弟弟和3名同村友人前往怡保休罗街一带的纸扎舖当学徒,从此与扎作结下不解之缘。
谈起第一项差事,他清楚记得─煮浆糊,把面粉倒入锅中泡水两句钟,然后以中火边煮边搅,直到变成加央般浓稠,如果不留神烧焦的话,就白费功夫了;接著,他在颜色纸涂上浆糊,交给师傅制成纸扎屋、金桥银桥、金山银山、衣箱、招魂幡、灵位、摇钱树及无休钵等。
暗中记下学习自我摸索
相隔了三四个月,在耳濡目染下,温智清做起五尺高的金山银山;他是等到众人放工,私下测量金山银山的尺寸,利用亚答枝扎框与黏上金纸银纸;师傅只消半小时做好,他花上四小时,而且外形歪了少许,不够挺直。
“师傅并没有教,唯有留意他们如何动手,自己暗中记下学习、摸索;即使请教,他们也不会理睬,只叫我去问老板;算起来,老板教会的东西最多!”
那时大树下理发仅一两角钱的年代,当时月薪30块,从食宿到剪头发,都是老板包办,温智清未花一分钱;待农历新年前发薪,他带著两百多块兴高采烈回到和丰过年。
手艺须做到够圆够方 不易
在扎作入门功夫中,方与圆是基本功。
温智清初时学习制造1呎半长、1呎宽和6吋高的长方形衣箱,虽然扎出了四方框架,但糊纸功力不到家,歪了一边;他前后撕掉颜色纸两次,直到第三次尝试才过关。
“到了清明节,衣箱需求增加,以盛装拜祭先人的服饰、鞋子、帽子、首饰和金银冥纸。”
作为新扎师兄,直径2呎半的脚车车轮,一度令温智清焦头烂额;他说,扎出的框架,似鸡蛋多过车轮,仿钢线的3根亚答枝只是交织,没有在中心点交接,撕了又黏,黏了又撕,来回四五次才达到满意的效果。
“看上去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事实上最困难,老板说得对,只要手艺做到够圆够方,其它不难办到;此后,凡白灯笼、摇钱树、灵位和幡,都上手了。”
尽管已是“半师”,惟温智清接触不到其他制作大屋、脚车车身和汽车的师傅,故无从学起。
老板凭想像雕刻神像最难忘
在入行的纸扎舖七八年期间,温智清披露,每年清明节来临,老板饮水思源,特地带著两三名徒弟到义山拜祭“祖师爷”。
“从中国南来的老板懂得雕刻,印象最深刻是凿出3呎高的檀香关帝神像;在放工后,他交代我们站在一旁观看,他没有在木头作画,全凭脑海想像刻出;这门功夫需要天分,可惜我缺乏……”
转行做厂工销售员不成
转行做厂工和鞋子销售员不成,脱离了扎作业两年光景,温智清重作冯妇,在狮尾一间纸扎舖“建屋”,每日只需造一件,就获得十多块的薪酬。
“师傅们是各做各的,就算没人指点,凭先前的根基自行度尺寸扎框黏纸,5呎长和5呎半高的两层纸扎屋,从扎框、糊纸、连带内部桌椅、睡床、厕所和灶头,不到三小时便完工。”
温智清指出,7呎屋的工钱比5呎屋高,他有时候会客串7呎屋,10呎屋却没门。
“这份工做了两三年,很多东西如鬼王(大士爷)、金马银马、法船仍不懂,所以还不算出师。”
制12呎鬼王是高难度差事
告别了第二家纸扎舖,温智清与友人闯天下,联手在关丹开纸扎舖创业。
开店五年,他胆粗粗的制作了马赛地、法船到鬼王;当生产船只遇到难题,他就过去关丹码头取经,寻找灵感,多看多思考,边做边改进,加上经验的累积,问题跟著迎刃而解。
农历七月盂兰胜会派上用场的12呎鬼王,这是高难度的差事,温智清未曾扎过;鬼王由头、身和脚三部分组成,比例必须均匀,关键在肚腩,框架和糊纸有何闪失,看起来就不够自然了。
“整个过程用了三星期交货,第一份作品,免不了是头小身大…”
无论如何,每年的盂兰胜会,温智清仍应邀到关丹扎作鬼王,而且去年已做到19呎的高度。
曾接油棕橡胶树订单
温智清于三十多岁第二度暂别扎作舞台,辗转了几年,他始终回到老本行;这一次,他 凭著一双巧手,全心全意一门精深地制作与批发马赛地;这些年,他也接到形形色色的订单,除了各类交通工具,尚有神像、油棕树和橡胶树。
三四年前,有一张订造吉普车的订单,同时需要他制作高度约六尺的油棕树和橡胶树;据他所知,亡者生前拥有油棕园和橡胶园。
“我于是过去油棕芭和橡胶园查看,其实弧度的树身有点难度,必须从底部往上扎起,油棕树需要棕果,叶柄两旁的树叶剪成裂开一丝丝,橡胶树的枝桠须黏上一片片叶子,两棵树花上一星期才做好。”
不吝于授徒盼保留手艺
尽管年少碰上的师傅未教上一招半式,温智清却不吝于授徒,他已传授毕生的扎作技艺予3名徒弟;他和郑祥余与简绍文师徒3人,过去一个月便依照模型车蓝本,造出只有两个座位及可以开门的蓝宝坚尼跑车。
他也指点徒弟造出高五呎几,长八呎,包含游泳池与羽球场的豪宅。
正因为温智清的豁达,扎作这门手艺才可以一代代地保留下去,没有消失在时代洪流中。
推荐相关文章>>>纸扎工程师祭品手工繁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