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甘國隆
(江沙7日訊)“疫”劫難逃,自從出現寧羅(Kluster Enggor)冠病感染群后,當地飲食業者生意一落千丈,惟最近逐漸有起色恢復20%,業者皆希望今日開始可以跨縣跨州後生意會好轉起來,更多遊客遊覽完維多利亞鐵橋後在當地用餐。
ADVERTISEMENT
根據衛生部的數據,寧羅感染群至前日為止已經超過300宗,惟大多數患者坐落在近打縣,江沙縣患者可能不上50人。疫情最初源自於哥打拉瑪基裡的一場婚宴,以致很多寧羅新村民眾對當局為何要冠上“寧羅”字眼感到不解.遊客的信心一夜間喪失殆盡,連平時喜歡騎腳車在維多利亞鐵橋一帶追風的騎士也不來了,殺傷力實在太大。
吳麗珍盼恢復旺市
寧羅大街面檔業者吳麗珍對星洲日報《大霹靂》社區報說,面檔生意逐漸恢復元氣,目前來用餐的顧客跟兩個星期前對比增加了20%,前天還看見腳車騎士來用餐,相信其他老顧客也會陸續回來。
兩個星期前,吳麗珍的營業額驟跌了50%,其實當出現寧羅冠病感染群后,她就有預感會受到不小影響,因此做好心理準備做少一點食材以防賣不完,孰料影響卻是超乎她所想象,一些不能收藏的食材比如咖喱等佐料,只能白白浪費倒掉。
她希望可以跨縣跨州後,生意可以逐漸恢復到以前旺市情況。
吳先生:新村沒有病例
同時,另一名面檔業者吳先生認為,目前情況仍然水靜河飛,似乎沒有什麼起色。自從出現寧羅感染群后,他的面檔流失約30%生意,平均每天減少20到30名顧客。
吳先生的粉面通常早上10時多就賣得七七八八,現在遊客不敢來,生意受到很大影響。原本星期日的生意非常忙碌,可是今天人潮稀稀落落,非常平靜。
他認為,如果寧羅新村出現冠病,衛生局人員肯定比村民更緊張,說不好整個村都被封鎖,村民需要接受鼻喉拭子測試,但是事實上當地一單都沒發生,就因為感染群套上了“寧羅”名字,外地食客裹足不前。
徐保萍:飲食業首當其衝
來自寧羅的前江沙市議員徐保萍說,自從出現寧羅感染群后,直到現在都鮮少有外地人來寧羅新村用餐,飲食業可謂首當其衝,遊客感到害怕少去為妙。
她也說,今日開始可以跨縣跨州,民眾也應繼續遵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出外旅遊時也不應鬆懈下來。冠病是肉眼看不見的,如果可以留守家裡才是最安全的。
黨少奇:社媒過度渲染寧羅疫情
村民黨少奇也說,寧羅新村本來都相安無事,只因為社交媒體過度渲染,以致民眾“人心惶惶”不敢來這裡消費。
除此,他感到開心因為今日起終於可以出去走走,大家去旅遊時最重要做好各種防疫措施,開心出門,開心回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