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专栏

发布: 6:00pm 18/12/2020

古早好味 | 廣西人記憶中的味道 味念雞 象徵大團圓

李翠银(右二)常与友人分享烹饪心得,右三为其担任硝山国会议员特别助理的儿子邓洧康。
李翠銀(右二)常與友人分享烹飪心得,右三為其擔任硝山國會議員特別助理的兒子鄧洧康。

甘國隆:報道

“廣西菜三寶”除了有芋頭扣肉和釀豆腐,另外一樣就是“味念雞”,前兩種《古早好味》已經介紹過,現在出場的是滑嫩嫩的味念雞。

ADVERTISEMENT

味念雞是廣西籍貫華人喜愛的一道傳統菜餚,流傳至今仍然保持著純樸簡單的古早味,更是深藏在很多人記憶中的小時候味道。

味念雞就是類似我們常見的白斬雞,廣西籍貫家庭每次有大團聚時,媽媽或者長輩多會準備一隻大肥雞等著親人回家團聚,所以味念雞的香氣就象徵著大團圓,吃在嘴裡樂在心裡。

李翠銀廚藝傳自母親

廣西菜好煮手李翠銀分享煮味念雞的心得,其廚藝傳自母親,小時候看著母親煮菜,耳濡目染之下也學會很多廣西人的傳統菜餚。

這道菜的特色是廣西人獨有的味念醬料,雞肉蘸味念一起吃,別有風味。煮味念雞的材料有姜、蒜米、青蔥及芫荽,調味料則有蠔油、醬油、麻油及燙白切雞的湯。所謂的味念,就是先放麻油爆姜,再爆香蒜米,這時,下調味料再把蔥花與芫荽拌勻,再加入生抽調配成味念汁。大家可以把味念汁淋在雞肉上面,或者拿雞肉沾著來吃。

广西人大节日餐桌上的味念鸡及酸甜辣猪脚,令人食指大动。
廣西人大節日餐桌上的味念雞及酸甜辣豬腳,令人食指大動。

儘量保留雞鮮甜味

這道菜的另外一個特色就是儘量保留雞的鮮甜味,把雞洗淨,裡外塗抹些鹽,再把拍爛的薑片及蒜頭塞入雞肚子裡。薑片與蒜頭能去掉雞的騷味,鹽可以使到雞肉帶鹹味更有口感,吃起來美滋滋的。

如果家裡有氣壓鍋,雞放進去蒸10分鐘即可,若沒有,可用慢火浸30分鐘,拿出來待冷切件。此時,如果想要有雞湯,燒熱一鍋水,加上氣壓鍋蒸雞所留下的雞汁,加幾片薑片、紫菜、番茄、魚蛋及蛋花即可享用。

大人留雞腿給小孩吃

也是廣西人的她說,上一個世紀60年代,我國新村華裔的生活條件還是相當艱苦,普通家庭得靠燒柴做飯,只有大節日,比如農曆新年及中秋節全家人才能吃上雞肉和豬肉,因此她特別喜愛媽媽煮的味念雞。

那種香氣濃得就像家人團聚時的溫馨之情,像一個符號深深埋藏在她的記憶中。即便現在早已為人祖母,她也會在各種廣西菜餚的香氣包圍下,回想起小時候家人團圓的開心時光。

大人會專把雞腿夾給小孩吃,由於半個世紀前的農村家家戶戶自己飼養走地雞,雞肉特別香嫩,雞皮更是爽口彈牙,金黃嫩滑的雞皮同樣是很多人難以忘懷的美味。

广西人以往只有大节日才能吃上鸡肉,尤其是特别喜爱妈妈煮的味念鸡。
廣西人以往只有大節日才能吃上雞肉,尤其是特別喜愛媽媽煮的味念雞。

廣西人多在大山種菸草

很多廣西人被“賣豬仔”來到南洋謀生或當苦力,然而一個世紀前的南洋沿岸多是潮州福建籍華人居住為多,稍後而來的廣西人只能朝山區前進。原本就是靠山吃山的廣西人,在人煙荒蕪的大山耕種菸草。

李翠銀的父母也種過菸草及旱稻,以前的耕作全靠苦力,一輛腳踏車就是全部原產品的運輸工具。當年一包50公斤重的稻米就靠腳車載回十多公里以外的住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有過年過節,兄妹們才有機會吃到媽媽做的味念雞,而且感覺是世上最美味的。

味念汁是广西人的最爱,把味念汁淋在鸡肉上面,或者拿鸡肉沾着来吃。
味念汁是廣西人的最愛,把味念汁淋在雞肉上面,或者拿雞肉沾著來吃。
所谓的味念,就是先放麻油爆姜,再爆香蒜米,这时下调味料把葱花与芫荽拌匀,再加入生抽调配成味念汁。
所謂的味念,就是先放麻油爆姜,再爆香蒜米,這時下調味料把蔥花與芫荽拌勻,再加入生抽調配成味念汁。
姜片及蒜头是煮味念鸡的重要元素,姜片与蒜头能去掉鸡骚味。
薑片及蒜頭是煮味念雞的重要元素,薑片與蒜頭能去掉雞騷味。
味念鸡肉特别香嫩,鸡皮更是爽口弹牙。
味念雞肉特別香嫩,雞皮更是爽口彈牙。
这道菜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尽量保留鸡的鲜甜味,把鸡洗净,里外涂抹些盐,再把拍烂的姜片及蒜头塞入鸡肚子里。
這道菜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儘量保留雞的鮮甜味,把雞洗淨,裡外塗抹些鹽,再把拍爛的薑片及蒜頭塞入雞肚子裡。
广西人特别喜爱芫荽,其独特的芳香成为不可或缺的佐菜。
廣西人特別喜愛芫荽,其獨特的芳香成為不可或缺的佐菜。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