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順光:報道
ADVERTISEMENT
花生,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的植物,據傳在16世紀初傳入中國,獲得中國人民的喜愛並大量栽種,也對中國的飲食和文化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花生也稱為“土豆”或“落花生”,它可生吃、熟吃,並加工成為鹹花生、滷花生、五香花生甚至是咖喱芝麻花生,每一樣都非常可口,豐富了飲食文化,也滿足了人們的味蕾。
花生也在我國“異地開花”,除了大量種植,也被製成各種各樣的花生食品,受到各族的歡迎。
北霹最具規模半自動花生廠
東和棧花生食品有限公司是一間歷史悠久的花生廠。這原是雜貨店的工廠於1965年由創辦人蔡天生轉為製作花生,經過55年的發展後,已成為北霹靂區最具規模的半自動化花生廠,而花生的製成品由最初的傳統萬里望花生,演變出多種產品,包括山東花生、五香花生及咖哩芝麻花生等。
蔡天生(76歲)受訪時說,他在1950年隨母親及妹妹來到太平與父親相聚,並在華聯一校就讀,由於不愛讀書,一心想要早些工作賺錢幫補家用,因此讀到初中一便輟學了。
他說,當時家境困難,父親與同鄉合作普通小生意,所獲得的收入不多,要養活一家十口不容易。由於他是家中老大,因此想要協助父親挑起養家的責任。
“在初中輟學後,我最初是當商店學徒,過後與宗親合夥經營雜貨店,但雜貨店生意不理想。有一天,我無意中遇到一名在花生廠工作的朋友,他便是我在花生事業上踏出第一步的貴人。”
友人授招烘焙花生竅門
蔡天生表示,他與友人在聊天中談起了製作花生的事。當時的花生1斤5角錢,計算了成本後,發現利潤相當不錯,而且是小本生意,他與父親商量並獲得同意後,就著手準備開創這一個從未想過要從事的行業。
所謂萬事起頭難,對於一竅不通的花生業,擺在眼前的難題是花生的貨源從哪裡來?花生要如何製作?
“過後,我想起父親年輕時有一名製作花生的朋友,於是向他請教如何烘焙花生,惟根據其方法烘焙後,花生竟然燒焦了。我找不出一個所以然,一度相當沮喪。”
在他失望及想要放棄之際,卻是柳暗花明,又遇到了之前在花生廠工作的友人,便把炒花生失敗的事件告知,對方一起與他研究烘焙花生的火爐,然後將其失敗的原因告知,以及教導如何正確的控制火候,並從中掌握了竅門,烘焙花生終於成功了。
蔡天生說,當年製作花生的工作非常辛苦,在購入花生後,首先要把有破洞或壞掉的花生挑選掉,然後把花生倒入深4呎的水池中清洗數次,直到乾淨為止。
炭屑烘焙 從不熄滅
他表示,清洗乾淨的花生要先煮熟及加鹽,過後放到火爐中烘焙,由於當時是以火炭屑烘焙,火候不能過猛,而且一烘焙便需要三、四天時間,間中炭火不能熄滅,全程還得密切關注火候。因此,其花生廠的火爐數十年來從不熄滅,甚至是年初一,還要不斷地添炭屑“養火”。
他說,當洗好及安排好烘焙工作後,往往已是凌晨二三點,在小睡數個小時後,翌日早上7時許便要起身,開始包裝及推銷,踩著腳車到各處送貨。
雖然花生成功研製,但過後他發現本身的花生與萬里望花生比較略為遜色,於是經常到和豐與怡保的花生廠觀察,不斷地研究、改善及提升技術,直到滿意為止。
採萬里望花生製作法
提到其花生品牌打著老人牌萬里望花生時,蔡天生解釋,其實其花生並非來自萬里望,而是來自和豐及泰國等地,但採用萬里望的花生製作法,因此許多花生廠都把所生產的花生冠上“萬里望”花生,導致萬里望花生國內外馳名。
他說,花生製作業也隨時代步伐邁進及轉型,在70至80年代,由於全是依靠人工,其花生廠共聘請了約70名工人,但在考慮到不讓下一代也如此辛苦後,他開始引入自動烘焙爐及自動包裝機等,逐漸讓機械取代人工,加上從國內外購入的花生都已清洗乾淨,因此減少了許多員工,目前整個工廠只需要8名員工而已。
“在過去,由於花生的價格便宜,吃花生者也相當多,到了80年代,可說是花生的黃金時代,但過後,因國內外種植花生者逐漸減少,生花生的價格節節上升,加上時下的年青少不太愛吃花生,造成花生的銷量減少,一些花生廠甚至被迫關閉。”
花生包裝不斷提升
他表示,花生包裝在這數十年來也不斷地提升,從60年代採用散裝或鐵罐包裝,到70年代以塑料袋包裝,80年代真空,目前則是注入氮氣,這種包裝法可使花生更長時間保持新鮮。
他認為,雖然花生業的黃金時代已過去,但花生仍有固定的市場,如新年送禮及上了年級者還是喜愛花生,因此這個行業還是有利可圖的。
“花生也有豐富的營養,包括脂肪、蛋白質、纖維質及多酚類等物質,而且花生是有外殼包裹種子,是非常乾淨的食物,外酥裡脆、清香爽口,非常有嚼勁,越吃越愛吃。”
至於五香花生含有甜味,咖喱芝麻花生則有咖喱味道,適合本地人的口味。
蔡崇富:產品多樣化銷國內外
開放工廠反應不俗
東和棧花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經理蔡崇富說,該公司在生產花生期間產品也多樣化,目前推出市場的有老人標萬里望花生、山東松鼠標花生、天與地五香花生、梅花豆及咖哩芝麻花生等。這些產品除了國內各地,也銷售至澳洲、香港、英國及新加坡等。
他表示,為了適應市場的競爭,近來公司也作出轉型,今年8月開始開放工廠供遊客參觀,反應也非常不錯,吸引了許多來自中南部的遊客參觀,並讓他們對花生的製作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