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道:黃健興
攝影:丁祖興
ADVERTISEMENT
對於一年長夏的大馬而言,結合10種藥材食材而成的清補涼,有助清熱袪溼;由於材料多元、口感豐富,加上各有寓意,若相互搭配,還可以變為雪耳、龍眼和白果糖水,還有蓮子、百合與雞蛋糖水等,花樣繁多,逢過年乃至婚嫁和壽辰的喜慶日子派上用場,增添喜慶氣氛。
大馬和香港人都有“煲糖水”的習慣,主要材料是由豆類,水果和藥材組合起來,飯後一碗糖水,清心潤肺、滋陰養顏,也是一大享受。
本地華裔鍾愛清補涼,冷熱皆宜,在八十年代中期之前,大家可以在怡保市中心街邊攤吃上一碗,因此它承載著山城人的早年集體回憶。

如今,清補涼還跨越族群,受到馬來友族的喜愛,將它以廣府話譯音喚作“蓮子羹”(Leng Chee Kang),但隨著時代不同,選材也有所不一樣,尤其是需要在水中泡發的胖海子,已逐漸消失在糖水碗中,換上五顏六色的燕菜與其他甜品取代。
身兼保險代理,偕妻子從事藥材生意多年,專門配製各類養生藥膳湯包、月子食療和素食藥材湯包的商人張漢權,不但憑記憶還原了清補涼這道古早味糖水,再從食材延伸各類老少皆宜的糖水,單看賣相,已挑逗味蕾,口水在口中打滾!

市面清補涼少了部分食材
他最難忘是楊加森路的清補涼,慶祝九皇爺誕期間也能夠吃到,從童年留下的深刻印象中追索,清補涼是林林種種材料,連同鵪鶉蛋置入碗中,再淋上香甜的龍眼甜湯頭。
“不過,現在市面的清補涼減少了一些難以找到和處理程序複雜的食材如胖大海、季節性的柿餅與燕菜條等,特別是胖大海,它是一顆顆幹種子,泡在水中約20分鐘就會膨脹爆裂,果肉呈一絲絲地漂浮起來,需要經過清理雜質,挑出皮層與核仁才能夠供使用,有助滋潤沙啞的喉嚨。”

基於各種材料烹煮所花費的時間不一,如果把材料都倒入鍋中開火料理,恐怕容易軟化的食材會融化,湯水變得渾濁,張漢權於是將食材各別分開煮熟,才可以拿捏到最佳的口感,然後隨個人喜好搭配材料,再淋上龍眼和蔗糖熬煮的糖水,一道讓人胃口大開的清補涼便大功告成。
“這是依本身口味製作兼具包容性的糖水,還可以添加明列子(俗稱青蛙卵)、桃膠、雪梨、雪蓮子、枸杞、無花果等。”

大年初一必喝甜湯
張漢權說,他身為潮州人,農曆新年年初一必定以紅棗、白果、蓮子、雪耳、龍眼及冰糖熬煮甜湯,先用來敬拜神明和祖先,然後一家人坐下享用,象徵著新一年以“甜”開頭,一年“甜”到尾;這項傳統,從祖母沿襲給母親,他也遵照與延續下去。
中醫上對補血有助益的紅棗,紅色象徵喜慶 寓意早(棗)生貴子、蓮子則是連生貴子,龍眼肉也稱作桂圓,帶有團團圓圓的好意頭。他說,與廣府人有別是白果逢年過節不宜食用,以免“吃白果”,甚麼都沒有,顯得不吉利。

“新人婚嫁則是煮上一大鍋蓮子百合糖水,帶有連生貴子、百年好合、甜甜蜜蜜的好意頭,裡頭的龍眼也稱作桂圓,代表圓圓滿滿;蓮子百合龍眼雞蛋糖水,則是向長輩賀壽;蓮子與百合有助清心安神。”
張漢權發現北馬的四果湯和南馬的六味糖水,雖然名稱不同,材料卻是大同小異,六味糖水取用蓮子、百合、淮山、玉竹、芡實與龍眼肉,若加入雞肉或排骨,可以煲成鹹湯。

他提到雪耳糖水,為潤膚滋陰的雪耳,連同紅棗與杞子泡製。
“中學生時期,我曾在萬里望糖水街吃過一名老婆婆售賣的白果糖水,只是簡單的白果、斑蘭葉和糖水煮成,如今怡保很少見到這類糖水,反而在泰國旅遊時可以吃到。”

【清補涼材料】
胖大海
蓮子
百合
龍眼肉
鵪鶉蛋
燕菜條
乾柿餅
薏仁
雪耳
白果
做法:
─材料個別煮熟
─龍眼連同蔗糖或冰糖煲成糖水
─食材搭配糖水即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