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說要去江沙寧羅玩,我忍不住給他一記白眼:江沙寧羅只有維多利亞火車鐵橋一個景點,何況已去過幾次,並從頭到尾參觀了整座鐵橋,再者波瀾壯闊的霹靂河風景再秀麗,也只能遠觀,並且永遠只看到一邊的景色,這次難不成去數火車軌有多少塊枕木?
走進霹靂河畔新村及甘榜
ADVERTISEMENT
朋友也翻白眼:誰說不能是舊景點玩出新感覺?聽完他的描述,我就來勁,因為我們這次是騎行漫遊,這種遊覽方式本身就給人不同的視角和感受,最重要的是,我們將走進霹靂河畔、馬來甘榜、華人新村探索,不再只在寧羅小鎮和鐵橋上轉悠。
不過,每回想到或會在有圍欄等於沒圍欄,另一邊鐵橋底部支架大到可以讓一個人掉下去的間隙只有一公尺多寬的通道上騎腳車,我就肚子酸腿發軟,何況近日天氣晴時多雲偶陣雨,霹靂河一定漲得很滿。
橡膠杯塊引好奇圍觀
那天摸黑到達維多利亞鐵橋景區,在燈光明亮的橋頭臺階獨個兒等同伴。清晨時分,不時有汽車和摩托車從鐵橋下方一條我從未走過的小路鑽出。等到所有同伴到齊,天色已亮。等CycleDios管理員為我們要的腳踏車解鎖、消毒,大家稍稍做了點熱身運動,跟著導遊出發去鎮上吃道地美食Karai面。
沒想到的是,剛轉上大街就看到一家收橡膠杯塊的店。看堆滿店裡和五腳基的橡膠杯塊,還有還算熱絡的交易情況,看來不少當地人仍在割膠。不管怎樣,將橡膠乳汁製成膠片和凝成膠杯塊不是很久以前的事嗎?現在的小園主多是直接賣橡膠乳汁的。連我這個鄉村來的人,都忍不住停下腳步瞧瞧,城裡來的同伴,更是駐足圍在人家店前又看又問,絲毫不介意新鮮御下膠塊所散發出來的酸香味。
雨滴下享受片刻寧靜
早前以燦爛彩霞標示好天氣的天空,在我們用完餐時竟悄悄變了臉,鳥兒也在低飛,大家決定先上橋。我以為上橋就是直接騎腳車上鐵橋,不禁暗自驚呼:這麼快就要犯險咩? 正當肚子泛起酸楚感,前面的導遊率先拐進橋頭旁的小路,我跟著轉下去,首先進入眼簾的,竟是過去我從未發現的河畔打卡處,以及前方一幅原野好風光。
牛隻駐停聆聽當地故事
大夥兒在打卡處轉了一圈,天空仍飄落疏疏雨滴。腳車道兩旁都是野地,左側可見流淌的霹靂河,右側坡地上偶爾可看到一兩間村屋。兩旁景觀野趣十足,這裡看到牛群,那裡見到蘆花叢,東一棵、西一排高大的木棉樹,這處一小片那邊一大片芋葉植物,再點綴檳榔樹、果樹,還有填空地面的各種雜草,讓人目不睱給。
在微風輕送、鳥囀蟲鳴的環繞下,大家渾然忘卻雨滴的催促,放慢騎速,細細品味造物者的傑作。有時我們為了採摘特色的植物、撿拾掉落地面的木棉花苞,或只為了牛群中有隻對我們特別好奇的牛,而駐足停留,一邊聽著導遊給我們講述當地人的生活故事。
馬來村莊Kg Loh 與世無爭
腳車道銜接到馬來村莊Kg Loh,所以一路上偶會遇上騎摩托車或打著沙龍步行的馬來人。進入村子,看到的又是另一種景觀:不大的房子錯落散佈,有些就在腳車道旁,村民放養的雞兒隨地覓食,被從轉角過來的騎鐵馬隊伍驚嚇得飛散,隊伍未及走遠,它們又繼續忙碌地啄食。這一段路程,讓人感受靜謐與世無爭的靜好歲月。
穿出村子,我們踏上相對開闊的行車馬路。這裡算是甘榜羅的中心吧,途中看到學校、清真寺,以及民宅,其中不乏傳統高腳屋,有者花團錦簇,家家戶戶都種有果樹。馬來小鄉鎮比較華人聚居的小鎮,多既疏落也寂靜,只因崁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經過路邊一個茶檔,享用著早餐的上年紀馬來男人,友好地大聲跟我們打招呼。
親眼見證火車經過鐵橋
腳車隊轉了一個彎,我們繼續在鄉村小路走不久,就看到一座高架橋。上坡乏力的我唯有推著腳車上了高架橋的摩托車專用道,才赫然發現原來我們正在上與鐵橋毗鄰而建的洋灰橋。毫無預警,後頭上方傳來一陣由小而大的轟鳴聲,抬頭望去,一輛火車從上方飛速呼嘯而過。
我們終於過橋。不過,腳車道兩旁都有洋灰圍欄,這時我才明白為何以前遊覽鐵橋,永遠只看到一邊霹靂河的景色,也看不到火車經過的情形。哈哈,我們這趟過橋慢騎體驗,竟然是有驚喜無危險!
鐵橋歷史遺蹟 訴說錫礦故事
下了橋,拐了一個彎,到了Kg Seberang Karai, 從這一岸,可以眺望到寧羅街場。流連夠了,我們跟著導遊下到橋底,找著了觀看新舊橋並排而立的最好角度。他也趁機考我們的見識,原來橋下坡壁竟放置好些可以進博物館的當地人過去生活所用的工具器皿,有絞膠片機、樁米裝置、 稱重工具,也有甚至猜不著是什麼的東西,有勞導遊解說。
沒想到,回程鐵橋路段還是要走回來時路。意思是不會有冒險經驗,而當局也禁止摩托車和腳車走這條通道。這固然讓我們鬆了一口氣,卻不甘心錯過霹靂河另一邊的風光,就是步行也要上去看看,最重要這可是最經典的打卡拍照地點,而且還可以重溫這座百年鐵橋豐富的歷史角色和相關的錫礦故事。
百年“鬼”洋樓 具馬來建築風
下橋後我們繼續往寧羅鎮馳去,再鑽進新村。寧羅新村因地勢起伏,所以看起來別有一番味道。我們上坡又下坡,下坡路享受追風的樂趣,上坡路領著我們去當地的廟宇,停停走走看看,倒也不十分吃力。來到村口,當天兼做伴遊的CycleDios管理員問我們要不要去當地鬼洋樓瞧瞧。光天化日,陽氣正盛,誰怕誰!
所謂的鬼屋,是一棟丟空的百年洋樓。外牆刷成黃色,可見花卉浮雕,柱子則有樹葉浮雕。因為屋簷是馬來雕刻結構,屋後部分雖已殘破,卻也是妥妥的馬來建築結構,所以大家猜想,這棟屋子的原主,也許是峇峇人。
揹包“裝滿”寧羅民情事蹟
這趟騎行晨遊,以鬼屋作為終結站。回去景區廣場的路程,才約5分鐘。一趟2小時的行程,讓我出了一身汗,身體卻不累,而是爽快。隊友Diana收穫更多,什麼白色原生牽牛花、木棉花苞、不知什麼時候在馬來檔買的麵包、去寧羅鎮上住家式Karai麵廠買的Karai面,結果揹包都塞不進了。
人未離開,我已決定以後還是會以騎行方式再遊寧羅,也許會選擇同樣的路徑,深化記憶,也許會選擇不太一樣的路線、不同的時段,但預訂導遊帶路比較好,因為這才能更深入瞭解當地人們的生活、民情和事蹟。
寧羅鎮上賣Karai面的食檔,配料各有特色,而且也多選擇。
在Kg Seberang Karai,以維多利亞火車鐵橋作背景, 留下曾到此一遊的印記。
散落在腳車道的木棉花,想像花絮飄飛的時季,該是如何浪漫。
每個華人社區的廟宇都各有特色,這是寧羅新村的地藏王菩蕯廟。
霹靂河畔的野地,吃飽了的牛群正在憩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