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哩面是我國其中一道最受歡迎的麵食,無論在哪一個州、哪一個縣或鄉鎮的路邊攤、茶餐室、美食中心甚至是商場裡的高級麵館都能吃到。
正因為它的普遍,也因為它的受歡迎,因此在百家爭鳴下,衍生出了以地域來劃分的不同口味或用料不同的“各門各派”咖哩面,如比較為人所知的檳城白咖哩面、娘惹咖哩面,南馬的咖哩叻沙等。
ADVERTISEMENT
“識吃老馬”心目中“品牌”
雙溪峇都(Sungai Batu)是靠近班臺漁村小鎮的一個小小的華人新村,鮮為人知,但在這村裡的唯一一間面檔烹煮的咖哩面,成了許多“識吃老馬”心目中的“品牌”!
記者不久前第一次品嚐了這間沒有招牌,所以索性就地取名,把它叫做“雙溪峇都面檔”的咖哩面後,就愛上了它的鮮味。
當喝上這檔咖哩面的湯頭,第一口的味覺是不會很辣,也沒有濃郁的椰漿味,只有海鮮的鮮味及各種調味植物,如洋蔥、香茅及蒜米的香味。
正因沒有濃郁的椰漿味,而且也不會太辣,加上喝進口裡的鮮味,很容易讓人忘了吃麵,只顧喝湯,結果變成了是在喝咖哩湯,而不是在吃咖哩面呢!
祝翠美:採天然方式煮湯底
自己摸索調味烹煮這道咖哩麵湯的家庭主婦祝翠美(44歲)受訪時說,她把這碗咖哩面叫著“雙溪峇都咖哩面”,原因是專為村民的口味而調煮的。
“咖哩面要放多一些的椰漿才會香,湯底才會濃郁,但新村的長者吃了說會膩,如果加入咖哩粉,湯味很重,也比較辣,小孩吃也不行,所以我不斷的摸索,才煮出這道老人小孩都能吃的咖哩面。”
自5年前開始,與姐姐祝清清接手父母留下的面檔後,才專心研究烹煮麵食的她說,她是使用江魚仔粉,再加入咖哩葉、香茅及班蘭葉來熬煮湯底,這樣做的用意是,讓煮出來的咖哩湯,會有江魚仔的鮮味及植物的香味。
“我不用咖哩粉,而是使用天然的方式,即把辣椒幹、小蔥、蒜米攪碎,接著加油炒香(要炒上一個多小時),煮成用來煮咖哩的辣椒醬。”
她說,在完成以上工序後,才正式煮咖哩湯汁,即倒入熬好的湯底,再加入八角、桂皮、咖哩醬、少許的椰漿及多一些的淡奶,一邊煮,一邊試味及調色,直到滿意為止。
“我用淡奶的原因,就是要減少椰漿的用量,好讓年長者也能吃,至於加入八角與桂皮,有兩層用意,即讓湯味更鮮,以及有助保鮮。”
至於咖哩面的配料方面,她選用了咖哩炸魚塊、咖哩小蝦及也是自制的叉燒肉片。
“魚塊是油炸後,再倒入自制的辣椒醬及調味料炒成咖哩魚塊,小蝦也是用辣椒醬炒過,目的是確保無論是喝咖哩湯或吃配料,都能嚐到咖哩的美味。”
【雙溪峇都新村面檔】
地點:宋溪峇都華小前的木板店屋
營業時間:早上7時至下午3時
聯絡電話:019-559 3699/011-5691 6772
麵食:咖哩面、雲吞麵、叻沙、蝦面、板面(皆5令吉)。客家擂茶7令吉(只限星期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