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实兆远21日讯)历经约两年的疫情创伤后,随著各领域的开放,经济发展已开始走向复苏,惟却又面临著工人难找的人力短缺问题,成为了疫情后,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
根据业界的反映,之所以会出现工人难找,以致各领域业界都在忙著抢工人现象的原因,包括了自疫情开始后,政府采取了“只准外劳回国,未准外劳进口”的锁关政策,还有就是,本地人嫌弃“苦活、累活及脏活”,以致造成属于劳力密集型的领域,如食品加工、农业及工厂等,出现“缺人”情况最为严峻。
东主:没工人不敢接工
其中一名从事白钢铝业的小型公司东主这样形容:“如今的世道是为工人做生意,而不是为钱做生意,原因就出在,没有工人不敢接工,因此即使顾客出价钱再高,在没有工人的情况下,公司老板也不敢接工啊!”
这名老板还说,他为了找铝业的熟练工人,在脸书上把聘请头手的薪资提高至每月收入可达5000令吉,但却还是无人问津。
王健心:应加速开放国门
霹雳中华总商会曼绒分会主席王健心受访时说,随著各领域的重新活跃,确实已造成了企业在忙著找工人的情况,尤其是劳力密集型领域的“缺人”情况,已严重至“要抢,才有工人”的情况。
他说,各领域缺的情况,简单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每年的农历新年后,都会出现的“缺人与找人”现象,如一些员工在领了花红后会另谋高就,也有的是,在行管令期间,一些企业把员工给辞退了,如今要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的工人,是需要一些时间。
王健心认为,以上的第一种现象是属于短暂的现象,过了一段时间就可解决,而如今比较严重的是干劳力活的蓝领工人难找,这就需回到政府的政策了。
“如今的疫情,已开始进入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的阶段,而且政府也已开放国内所有领域及人们的社交活动限制,因此为了配合经济的复苏及人民回归正常生活,政府确实应该加速开放国门,包括用最快的时间来重新引进外劳。”
他举例,油棕果价格飙至历史新高,但却面对了割果外劳短缺的现象,以致除了让小园主与园坵老板蒙受损失外,国家财政收入也是受到影响。
郑鸿安:本地人嫌辛苦不愿做
实兆远安庆米粉厂东主郑鸿安说,自两年前爆发疫情开始至今,该工厂已不敢接新单,而且一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困境中。
“我的工厂除了做自己品牌的米粉外,也做代工生产。疫情并不会影响米粉的需求量,但却因为政府只准外劳回国,却不准外劳回来,加上本地工人难请,也不愿加班,因此我们也只能‘量力而为’,能做多少就接多少的生意。”
他提到,虽然他的工厂早已提升至半机械化生产,但还是需要劳力来运作,因此需要许多工人。
“生产线的工作比较辛苦,本地人不愿意做,因此只能依靠外劳,但外劳只出不进,结果就影响了生产量,所以目前的发展情况,只能说是在维持营运,谈不上扩充发展。”
他还提到,随著政府不再限制社交活动后,各领域都已朝向复苏,但都面对同样的问题,即面对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因此只要政府协助解决了这问题,相信经济会复元的更快,最终才能让人民受益。
陈善发:“锁关政策”拖慢经济复苏
经营养鸡农场、宰鸡及肉鸡加工及饲料生产的Harumi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拿督陈善发说,他公司不缺生意就只缺人,甚至还曾与政府合作,聘请流浪汉工作,但结果都是才做几天,就不见人了。
“我公司在疫情期间,还举行过大型的招聘会,吸引300多人来应聘,结果留下来的本地人,一只手掌都算得出,而留不住这些本地工人的原因都一样,就是吃不了苦。”
他说,农场及工厂的工作都需要依靠外劳,原因是本地人吃不了苦,因此自政府落实“锁关政策”,不让外劳进来后,许多领域都面临了“不缺生意,只缺工人”的困境,以致拖慢了经济复苏的步伐。
“政府说会引进外劳已说了很久,但一直都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叫企业如何把生意做好、做大,协助国家发展经济呢?”
林万利:高薪都请不到熟练工人
经营白钢铝业的爱大华居民林万利受访时说,他最近增加了一项新业务,就是推掉生意,结果几乎每天都被顾客骂,骂他有钱不要赚,有单不要接。
他说:“我是有苦难言,我为了聘请熟练工人,从一个多月前,就在脸书上贴文聘请工人,而且还把工资调高至每月5000令吉,但却一个工人都请不到。”
他指出,他的行业无论是外劳或本地工人都可用,但在头手方面,还是需要聘请本地人,因本地人可以独立工作,如可以带队出勤及与客人比较容易沟通。
“本地熟练工人的工钱,可去到每天130令吉或以上,我甚至愿意多加津贴或分红给工人,但还是很难请到人,原因包括工人去了新加坡工作,因为在新币兑换成马币后,一天的收入可增加两倍至三倍。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