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保27日讯)吃的人多了,种的人少了,本地水果也和进口水果一样,价格高涨。
虽然有一首童歌唱“本地水果许多样,红毛丹来榴梿香”,但今日走访本地水果市场,发现本地水果种类并不多。
ADVERTISEMENT
除了因为季节性因素之外,天气变化、成本倍增和人手不足,皆是导致本地水果欠收的因素。所以在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原理下,价格也跟着涨。

根据《大霹雳》社区报记者到市场了解,木瓜和番石榴价格贵了30至40%,香蕉涨了10%,黄梨贵了约20至30%,而平时便宜的沙葛涨幅更达100%。

霹雳州果农公会会长林宝光受访时透露,目前最欠收的本地水果是香蕉,因为在行动管制令时期,当时很多香蕉果园无外劳工作,而面对滞销问题,随着后来肥料价格又暴涨,许多园主决定缩小种植规模,因此产量已减少。
“另外,水蓊和芒果则因为6月和7月是丰收季节,因此如今市场上欠缺成熟的水蓊和芒果。至于沙葛则很好价,以往价格只卖每公斤3至4令吉,如今已飙涨至6令吉。”
他说,虽然如此,如今消费者谨慎消费,所以虽然农产品起价,但种植者未必有利可图。这也导致种植者看不到前景,在成本暴涨的情况下,不敢大事种植。为了对抗成本暴涨,果农只好拉长放肥料的相隔期或选择少种。

他说,成本涨,人手短缺和气候问题,导致要进场农业的人士也不敢冒险,
他指出,5月1日自防疫大松绑之后,当时水果市场也像其他行业一样活跃起来,尤其是假日的时候,但可能是贵的关系,所以在数量方面买比较少,而步入这两个星期,更可看到市场疲弱,消费者购买力走下坡,可能是百物涨价的原因,导致消费人谨慎消费。”
“水果是消费者的第二选择,需求次于粮食如米饭,对消费来说,水果可吃,也可以不吃。”
他呼吁政府正视劳工短缺问题,对此,该会也尝试与人力资源部和劳工局寻求对话,以要求减少聘请外劳的繁文缛节。

有记生果批发商董事李玟豪说,由于之前冠病疫情,加上如今种植成本大涨,导致种水果的人少了一半。
他指出,随着目前我国人口增加,形成“吃的人多了,种的人少了”的局面,根据粗计,目前我国面对“一人种,20人吃”的比例问题。
他说,目前单靠霹雳州生产的水果是不足够,而其售卖的水果来自全国各地,即从吉打至柔佛。
他说,我国的种植技术仰赖人力,未朝向自动化,如使用无人机,所以只要欠缺人手,收成就大受影响。
“加上气候转变,两个星期不下雨,两个星期下雨,所以中病率很严重,凡是土产的水果多受影响。”

他说,尤其是香蕉、番石榴和木瓜,这3种水果最容易染病,目前香蕉收成少了50%,番石榴和木瓜收成少了40%,从7月开始,收成就受极端天气的影响。
“由于雨天不利于这些水果的种植,尤其是木瓜,其根部会腐烂。”
目前市场需求量高,但产量减少的情况,因此香蕉价格起了10%、木瓜价格升了30%,番石榴价格起了30至40%,至于西瓜和蜜瓜则保持稳定。
他透露,目前红肉蕉的零售价格是每公斤5令吉50仙、木瓜是4令吉50仙,而番石榴是4令吉。
“至于进口水果如香橙和苹果则因为马币汇率下跌,因此水涨船高,例如以前一箱香橙卖40至50令吉,如今要价70至80令吉, 但比起进口水果,我国三大种族更喜欢本地水果。”

怡保中央公市49号水果档负责人玛特表示,目前无论是进口或本地水果,价格全部涨价,最贵的是芒果,零售价是每公斤8令吉。
“以前芒果的普通价格是每公斤5至6令吉,最贵也顶多是7令吉。”
他认为,肥料涨价等种植成本上涨,导致农民种少了,同样的,黄梨也因为产量减少而涨价。
他说,虽然售卖进口和本地水果,但本地水果销量会比较高,因为本地水果如西瓜可制成的果汁量会比较多,深受业者欢迎。
他指出,随着水果涨价,他也发现消费者在购买时会量力而为,例如只买当下所需要的分量,不像以前,会多买几个回去存放。

忠记水果行负责人钟先生表示,全球天气转变,导致目前我国也没有完整的旱天了,因为有时会出现一天到晚都下雨的情况,如果半夜也下雨,导致果树不开花,因此影响了收成。
他举例,一个月多前,其黄梨货源量少了一半,因此价格也上调,其中水晶黄梨由每个3令吉20仙涨至3令吉80仙;普通黄梨则从2令吉40仙涨至3令吉20仙;至于香蕉如蜜仔蕉的价格从每公斤4令吉涨至4令吉50仙。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