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10日訊)雖然丈夫早逝,但寡婦堅持含辛茹苦將8名子女帶大,子女們也透過母親的身教及言教,在事業有成後事親至孝,而付出無限苦心的苦媽媽在苦盡甘來後於本月3日逝世,但其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卻造就了子女甚至是第三代。
夫逝子女嗷嗷待哺
家居後廊新村的馬桂英(95歲)在21歲時下嫁給魚販楊福明,但丈夫在她30餘歲時便逝世,留下了一群嗷嗷待哺的子女,當時最大的女兒是15歲,最小的兒子只有1歲。
ADVERTISEMENT
丈夫在逝世時只留下10餘令吉,這點錢根本無法養家活口,雖然有人獻議馬桂英讓女兒輟學打工、較小的孩子送人,甚至叫她改嫁,但她都不為所動,堅持靠自已的努力把孩子帶大。
馬桂英與生活博鬥的堅韌,以及注重教育的精神,感染了所有的子女,8名子女都中五畢業,其中4名是大學生,另1人則是醫院的護士長。
楊淑珠:母獨自扛起生活重擔
其三女兒楊淑珠受訪時說,當父親撒手人寰時,家人都不知所措,身為家庭主婦的母親只能獨自扛起生活的重擔,首先是在後廊新村巴剎前的住家售賣咖哩面,過後從事賣魚工作及在巴剎售賣鮮蚶。
她表示,當時由於子女眾多,母親除了勞力還得勞心,經常從凌晨忙到深夜,但她仍注重子女們的教育,讓每一名子女至少中五畢業。
子女成小當家
她說,當母親售賣咖哩面時,子女們都成了小當家給予協助,過後轉賣魚類時,子女們每天凌晨2時許便須從後廊騎腳車到太平大巴剎買魚,然後批發給後廊的一些魚販,過後才去上學。
“因此,我們數個兄弟姐妹在上課時經常打瞌睡,還被老師冠上嗑睡蟲的稱號。”
楊淑珠表示,當時日子雖然艱苦,但卻從中學會了許多做生意的經驗,及待人處事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如何去面對艱苦的生活。
口頭禪“自已好,自已壞”
她說,母親的口頭禪是“自已好,自已壞”,意思是自已做的自已受,在受到母親的身教及言教感染後,兄弟姐妹都非常自愛,而且可以吃苦。
她指出,當兄弟姐妹逐漸長大及踏出社會工作後,家庭的經濟情況才慢慢改善,但母親仍然奉行儉以養德的習慣,而且要子女們奉行。
她表示,母親的身教讓兄弟姐妹都和諧團結,雖然目前大家皆事業有成,但仍然非常注重教育,所有的第三代至少都大學畢業。
“我們也事奉母親至孝,經常帶她到處旅遊,二哥在結婚時甚至帶著母親到日本及韓國度蜜月,讓母親快樂的安享晚年,以表達我們對母親當年所付出的苦心。”
楊添順:6歲獨自看顧鮮蛤檔口
幼兒拿督楊添順(中國風貿易有限公司創辦人)回憶當年的苦日子時說,他6歲時便獨自到巴剎看顧鮮蛤檔口,因此學會了如何獨立及面對困難的日子,過後從商時所面對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他指出,小時家庭貧窮對他而言是一種砥礪,這讓他不追求物質享受,而抗壓能力強,不會因為環境艱難而感到痛苦。
他說,這些都是從母親身上所學習及領悟到的道理,因此他對母親非常感恩,將母親當成是“太上皇”。
楊添順表示,從艱苦中走過後,也會更擁有同理心,每當有其他家庭面對困難時,他都會伸出援手,畢竟自已也是過來人。
他指出,母親的身教及言教讓兄弟姐妹受惠匪淺,這是非常珍貴的精神,而兄弟姐妹也身體力行,將這種良好的價值觀傳承予下一代,以報答母親的養育及教導之恩。
楊家節約30餘萬助公益
另一方面,楊家兄弟姐妹居喪不忘公益,特節約30餘萬令吉慈善教育及福利基金,包括捐獻1萬令吉予星洲日報基金,難能可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