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葛是一種在平地生長得特別好的農作物,尤其位於霹靂美羅、冷水河、瓜拉美金一帶地區,這些地方曾是錫礦盛產地,採礦後遺留下來的沙地蘊含豐富的礦物質,令這裡擁有得天獨厚的種植條件,許多農作物都長得特別茁壯。
報道:沈婷婷
攝影:丁祖興
ADVERTISEMENT
沙葛是一種在平地生長得特別好的農作物,尤其位於霹靂美羅、冷水河、瓜拉美金一帶地區,這些地方曾是錫礦盛產地,採礦後遺留下來的沙地蘊含豐富的礦物質,令這裡擁有得天獨厚的種植條件,許多農作物都長得特別茁壯。
65歲的林寶光,在完成中學後便跟隨父親步伐投身種植業,在種植沙葛初期因屢試屢敗而受盡冷嘲熱諷,可是每一次的失敗相等於累積多一次經驗,他終於研究出種植沙葛的秘訣,就是以少量多次的方式進行施肥及澆水。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沙葛屬短期農作物
他說,沙葛屬於短期農作物,一直以來都有許多人種,尤其瓜拉美金一帶,經常出現供多於求的現象,競爭太大了。直至1990年,他發現芒果很受市場受落,於是推掉大部分農地,改種芒果。林寶光眼光深遠,看好芒果出口的先機,便鼓勵務農朋友一同種植芒果,再大量出口。
可惜好景不長,人民的生活和經濟能力在疫情和行管令的雙重打擊下深受影響,令向來不便宜的芒果跌出民眾的眼外,反而能作為主食又能果腹的沙葛重新獲得消費者青睞。
“雖然我從未想過會再次種植短期農作物,不過也未尚不是一個出路。種植沙葛無分季節、風險低、產量穩定,農民可以預算得到產量與回酬;不似種植芒果及水蓊,產量和質量都需視天氣而定,需要的人力也多,而行管令至今我也面對員工不足的問題。”
一年收割兩次 3英畝地種27萬個沙葛
林寶光帶著記者參觀他3英畝的沙葛種植地,大約種有27萬個沙葛,他說,由於種植沙葛需要大量員工,因此每英畝農地至少要有15噸產量才有利可圖,否則可能會虧本。
他指出,沙葛一年收割兩次,4個半月是最理想的收割期,而這段期間內,必須要修剪兩次芯(分支)和花。由於沙葛在成長期會不斷長出分支和花,因此必須將其剪掉以確保分支不會越生越長,也不會搶光沙葛所需的養分,導致沙葛生長不良而長成畸形或不足秤。
剪芯過程非常重要
“種植的20天內必需要修剪第一次芯,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不把分支剪掉,它將不會長出花朵和果子;第二次剪芯則落在第45至50天。第60天就需要剪花了,剪花的主要原因是讓它結薯(果),而一般在收割前會再次檢查看是否有遺漏未剪的花朵,這次的工作量會比之前大幅減少,也不需要動用太多員工。”
無人機射農藥省時
林寶光說,潮州人把沙葛稱為“芒光”,顧名思義是在烈陽下辛勤勞作的成果,工人必須頂著大太陽,或彎著身子、或坐在塑料桶上逐一把芯和花剪下。完成剪芯及剪花的艱辛過程後,就是等待收成的時候了,不過間中仍需噴農藥和施肥。
他說,噴射農藥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情,因為非常耗時,為了增加效率,林寶光最近引進了無人機,利用科技節省噴農藥的時間。
“人工需要6個小時才能完成的事,無人機1個小時就可以做到了,這個科技技術絕對值得投資。”
他說,“吃葉蟲”雖然只吃葉子,不會傷害到沙葛果,可是由於葉子是葉綠素的來源所在,透過光合作用提供營養給沙葛,所以必須要好好保護沙葛葉。
“半人工半機器”收割省力
至於收割方面,林寶光也沿用“半人工半機器”的方式,機器把泥土翻鬆後,就能輕易拔出沙葛,無需耗太大力氣,也是增加效率的一環。由於沙葛枝長滿細毛,皮膚觸碰太多引起發癢,因此工人都必須戴上手套。
“種植沙葛讓農民擁有自主權,可以經過自己篩選後再把它銷出去,不像其他農作物般,由採購商進行篩選,農民變得很被動。”
出口到阿拉伯國家為主
他說,目前馬來西亞沙葛出口到阿拉伯國家為主,作為食物的材料,譬如捲餅的餡料;分銷至本地的話,就是製作豬腸粉、薄餅、囉吔、炸料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林寶光指出,種植沙葛的同時也需要留種,因此他會在另一片農地上培植種子,而沒有被剪掉的花蕾就會長成類似長豆的種子,成熟期的4個半月內,種子的外殼會從青色轉至黃色。種子成熟後就可以採摘下來,放到太陽底下暴曬,外殼曬成黑色之後就可以裝進袋子裡敲打,而脫出來的顆粒就是用以播種的沙葛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