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发布: 5:26pm 23/01/2023

团圆饭

潮州年菜

团圆饭

潮州年菜

母子联手准备团圆饭 坚持传承潮州年菜好味道

霹:24日见报/封底或内页/【新年备稿】潮州籍贯母子合力传承潮州年菜好味道
陈文英(右二)烹煮了一桌子的传统潮州年菜,向读者拜年噜!左起是幼子杨时安、丈夫杨应宝、长子杨时祥。
霹:24日见报/封底或内页/【新年备稿】潮州籍贯母子合力传承潮州年菜好味道
陈文英与杨时安合力准备年菜佳肴。
霹:24日见报/封底或内页/【新年备稿】潮州籍贯母子合力传承潮州年菜好味道
潮州菜清淡却不失风味。

农历新年特别是除夕,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是迎接农历新年的重头戏,不过随着越来越多人选择外出享用团圆饭,自家烹煮团圆饭亦变得无比珍贵,而怡保有一对母子每年都坚持联手准备传统,让家人在新年团圆的大日子,品尝最传统的家乡味道。

ADVERTISEMENT

82岁的陈文英和丈夫杨应宝同是潮州人,25岁结婚后便和家公家婆同住,丈夫是10兄弟姐妹中的老大,身为长媳妇的她自然从家婆身上学得一手好厨艺。

“潮州人最拿手的是蒸、卤、焖,煎炸则较少,虽然相比清淡但仍风味十足。传统菜式有古早味味道,因此做法不能有太大变动,只能酌量加入新元素。”

霹:24日见报/封底或内页/【新年备稿】潮州籍贯母子合力传承潮州年菜好味道
蒜仔炒芽菇寓意有钱“算”、“算”不完!
《蒜仔炒芽菇》吃了有钱“算”

她说,潮州年菜必定要数一道《蒜仔炒芽菇》,简单美味之余,也带有好意头,寓意吃了这道菜后有钱“算”,而且“算”不完!她说,这道菜十分容易烹煮,要准备的材料有猪肉、芽菇(切片)、大蒜、南乳、蚝油、糖。首先,把猪肉下锅爆香后,依序加入南乳、芽菇、大蒜,再加入适量的水、蚝油、糖、味精素等调味,焗至芽菇变软即可。

除了这道菜肴,陈文英在采访当天也准备了数样潮州年菜,包括卤鸭、五香卤猪肉豆腐蛋、家乡卷菜、白萝卜丸,及以往在年初一才吃的糕点─饭桃。

霹:24日见报/封底或内页/【新年备稿】潮州籍贯母子合力传承潮州年菜好味道
卤鸭不油不腻,十分下饭!

潮州卤鸭和五香卤猪肉豆腐蛋的做法及调味相若,潮州卤鸭以八角、桂皮、南姜、陈皮、糖、生抽、黑酱油作为调味料,将全部材料放进锅里后加入6杯水,再将洗净且沥干水份的鸭子放入一起煮并不时搅动,直至鸭子完全上色。

物尽其用不浪费食材

五香卤猪肉豆腐的材料则是八角、桂皮、姜片、陈皮、糖、黑酱油,将材料加水煮沸后放入猪肉,豆腐和蛋则可稍后再加进,否则豆腐将会因烹煮时间太久而散掉。她说,豆腐是这道菜的灵魂,豆香味浓的豆腐能为菜色加分,因此她选择到同为潮州人经营的豆腐档口购买豆腐。

霹:24日见报/封底或内页/【新年备稿】潮州籍贯母子合力传承潮州年菜好味道
豆味浓郁的豆腐吸收了酱汁,成为这道五香卤猪肉豆腐的灵魂。

陈文英说,以前的人不浪费,设法将每样食材物尽其用,她举例,家乡卷菜利用菜叶做成菜肴后,菜梗便拿来煮汤,譬如鱼丸紫菜汤是潮州人常煮的汤。

霹:24日见报/封底或内页/【新年备稿】潮州籍贯母子合力传承潮州年菜好味道
将材料和鱼饺混匀后,就可放在大白菜上卷成条状。
霹:24日见报/封底或内页/【新年备稿】潮州籍贯母子合力传承潮州年菜好味道
陈文英不仅烹饪了得,在摆盘装饰方面也下足心思。
霹:24日见报/封底或内页/【新年备稿】潮州籍贯母子合力传承潮州年菜好味道
原本颜色单调的家乡卷菜,在陈文英的巧手布置下,变身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家乡卷菜也是另一道做法简易的年菜,无需太多调味料就能轻易完成,而且能品尝到蔬菜的天然甜味。首先,须准备鱼饺和大白菜,并且将猪肉、吊片、香菇、萝卜丝、芋头全部切成碎后,和鱼饺混匀备用。陈文英说,她会选用口感较软的中国大白菜,以便汤汁能完全被吸收。将大白菜煮软后,沾上少许生粉就可联同肉酱卷成条状,最后可以一条青葱把其绑紧,蒸上15分钟就完成了。酱汁方面是使用蚝油及味精素,加入粟粉勾芡,淋在菜肴上。

霹:24日见报/封底或内页/【新年备稿】潮州籍贯母子合力传承潮州年菜好味道
潮州人在大年初一会制造饭桃来享用。
年初一制饭桃当糕点

新年总是大鱼大肉,偶尔也想吃糕点甜品稍作中和,因此潮州人会在大年初一制做饭桃当糕点。外皮是以粘米粉、薯粉(两种粉以一对一比例)和水混合而成;馅料则有虾米、香菇、菜脯、糯米粉制成,裹好后蒸熟即可上桌。

“以前我们会多煮一些卤鸭汁,若除夕吃不完,年初一就可把酱汁淋在饭桃上,一糕两味。”

陈文英与丈夫育有3名儿女,儿女在耳目渲染下也略懂烹煮潮州传统菜肴,尤其是同住的幼子杨时安可谓尽得母亲真传,厨艺不比母亲逊色,他希望日后可以把烹饪潮州美食的心得和太太及儿女分享,一代接一代地把潮州美食文化传承下去。

杨时安说,他从小进出厨房帮忙母亲,12岁时就已学会烧菜煮汤。如今市面上的粤菜馆、中西式餐厅大行其道,创新料理百花齐放,虽然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多是喜事,可是他却感慨缺少了传统风味。

“随着老一辈厨师退休离世,渐渐许多传统味道已失传,蒸、卤已变的很罕见了。”

陈文英则希望年轻一代可以趁着新春来临,动手学习烹煮潮州年菜,让传统好味道继续流传下去。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