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先喜州華小校長蕭志遠,在學生眼中是一名和藹可親的校長,他也是一名書法愛好者,不僅寫得一手好字,在弘揚中華書法藝術方面,更是不遺餘力,在曾掌管的華小校門或牆壁上題字,致力讓書法文化能在校園內獲得傳承。
筆技靠摸索自學
蕭志遠接受《大霹靂》社區報訪問時表示,他自小學開始就非常喜歡寫書法,筆技全靠自己摸索自學,也採購了很多字帖練習,全靠自身興趣與一些天分臨摹學成。
ADVERTISEMENT
“小學時期有很多寫字比賽,如硬體字比賽等都是獲得第一名,一直到中學的時候,因為華文老師給我一本字帖,我才知道原來書法的‘橫’、‘點’是如何寫的,才抓到寫書法字體的正規技巧,掌握竅門後一直慢慢研究練習。”
他說,自從當了校長後因業務繁忙較少提筆,現在他多是上網觀看別人寫書法,只有在新年期間才執筆,因為可以寫春聯,過後就沒有什麼時間寫了。
“網絡帶來的便利,讓我有機會可觀摩別人寫書法的技巧,看見漂亮的書法會收藏下來,嘗試臨摹別人的作品。”

訓練耐心 陶冶性情
字體看清真性情
蕭志遠表示,學習書法可以訓練耐心、陶冶性情,更能透過字體去看清一個人的真實性情。
他說,字體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是跟著人一起成長的,可以透過字體的形態猜測出當時寫這個字體的人的心態,如老練、年輕等,也可看出一個人的性格。
“有些人寫字的字體稜角分明,這種人是比較守原則,性格通常比較難搞;字體小小的話,那個人則是顯得沒有那麼自信。”

他披露,一般上寫書法都是用行楷寫法,較少寫草書,因覺得草書較難看得懂、難明白,即使別人欣賞也是字體的美觀而已,看不懂含義,這樣反而沒有意義。
“我也有學習草書,但是春聯通常是用行楷或正楷來寫,太潦草的字體反而沒有用。”
他說,他慣用羊豪來書寫,因羊毛比較細軟,而狼豪則比較硬,主要是看書寫者習慣用哪一種毛筆。
他透露,近來的書法比賽流行用繁體字的趨勢,通常繁體字的字體呈現比起簡體字更為完美,反觀簡體字因筆畫太少,不僅難以掌握,也因為過於空洞而影響了美觀。
“對我而言還好,因為我的年代是讀繁體字,到了中學時代才開始念簡體字,所以兩個字體我都能夠掌握;對現今的學生而言則較難學習,除非去外面上書法班。”
他補充,寫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的姿勢也有所不同,如寫大字時,下筆者需要站起來書寫,偶爾一站就是4、5個小時,讓他不太敢在晚間時段寫,避免太精神晚上睡不著。
揮毫潑墨祝賀語
讓學生了解名句含義
蕭志遠致力在校園內推廣書法的風氣,每到新年更會親手揮毫潑墨,寫下一句句祝賀語,讓校區內的年味氣氛濃烈,也順勢讓學生了解名句蘊藏的含義。
“今年寫給一至三年級的對聯,是比較應節、寫有生肖的的賀語,至於四至六年級的學生,則寫較激勵性的句子;並分發給各個班級及教導他們如何貼上,因為春聯分為上聯及下聯,擔心他們貼錯。”
他說,該校每一年的農曆新年都會舉辦揮春比賽,同時他也極力提倡堂號,讓孩子們認識自身姓氏的堂號。
團拜揮春發揮創意
用抹布揮毫激發學生
蕭志遠表示,學校每年皆舉行新春團拜,而身為校長的他更會先揮春,而第一年他就用大毛筆寫字,讓學生們歎為觀止。
“我喜歡發揮創意,於是第二年我就不要用毛筆,改用一塊青色的抹布,沾溼了墨汁當毛筆使用。我找了一位平日裡較為頑皮的學生,要求他和我合作,當來到我要揮毫的環節時,我假裝忘記了帶大毛筆,那名學生就立刻把布拿出來,然後我就拿著那塊青布,沾著墨汁寫了出來。”
他說,沒想到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潛移默化影響了那名學生開始對書法產生了興趣。
“這件事其實發生在兩年前,今年那名學生的母親告知我,她的兒子從不稱讚別人,但他卻向媽媽說校長很厲害,可以用布來寫毛筆字,也激發了他的孩子學習毛筆字。”
他笑言,只要嫻熟掌握了書法技巧,利用什麼工具都可以把字寫出來。
太多焦點投射曾怯場
除了在校內傳播書法之美,蕭志遠也會在不同的場合上現場揮毫,展現才華之餘也宣揚古老的書寫藝術。
然而寫了這麼多年的書法,算是身經百戰的他卻不諱言,本身也曾有手抖的時候。
他分享道,約5年前他應馬來西亞華人穆斯林協會怡保分會舉辦的中秋節邀約,當場揮春;惟卻在準備下筆時,眾嘉賓包括霹靂州時任大臣拿督斯里贊比裡等人,突然走向前包圍其左右,讓他感到受寵若驚,握著毛筆的右手不知怎的,竟不聽使喚地發抖。
他說,那是他前所未有的經驗,可能是一時間太多人將焦點投射在其身上所致,而且現場有大批拿著相機,等著他完成作品按下快門的媒體人。
但後來,他不知從哪來的勇氣,屏息在紅紙上一氣呵成,寫了“銀洲輝煌”四個大字。
“說來也奇怪,那次之後,我學會即使面對再多的人圍觀,都不再出現發抖怯場的情況了。”
但這件事卻也夾帶著遺憾,事緣他認為自己當時做錯了一件事,即在快完成作品時,應當邀請大臣補上最後一劃,好讓嘉賓透過揮寫的參與感,促進各族瞭解中華書法之美。
他說,4年前他於萬里望文化會館曾惠借該校禮堂舉辦的新春活動上揮毫,而當晚貴賓,正是已故首相署副部長兼任丹絨比艾國會議員莫哈末法立,當時他不但沒有怯場,更將“春”字的最後一劃留給了後者,令現場氛圍融洽,體現各族一家親的精神。
書法注重一筆一畫鋪成
蕭志遠指出,如今的教育不太注重筆順,隨著科技的發達,學生只要會識字、懂得打字就可以了,不再像以前需要注重字體的筆畫,可是書法卻很注重一筆一畫的鋪成。
他說,雖然課堂上也有教書法,惟因部分老師本身的書法亦沒有水準,這問題間接導致學生們無法深入瞭解寫書法的訣竅,家長只能讓孩子去外面的書法班學習。
“偶爾有家長要求讓我教孩子們寫書法,我也會開班傳授,讓孩子們體驗揮毫所帶來的樂趣,認識美妙的傳統文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