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沙12日訊)江沙榴槤小園主嘉馬對栽種榴槤有濃厚的興趣,他喜歡參加各種榴槤研討會吸取最新知識,而且他還與專業的農藥肥料公司合作,將新產品用在果樹上。
ADVERTISEMENT
他說,栽種名種榴槤已經不像甘榜榴槤天生天養自然有收成,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名種榴槤的收成與投入成正比,從前期的土壤篩選到後期的產果都需要有一套科學系統的操作,確保果樹能茁壯成長豐收。

土壤改良劑改善土壤性狀
嘉馬種植榴槤時都會同時用上化肥、有機肥及含微量元素的葉面肥,他種果樹時,首先會用到土壤改良劑改善土壤性狀,提高土壤肥力。以往小園主多施放化學肥料加快果樹生長結果,但過量施用化肥不僅導致土壤板結、酸化加劇、鹽鹼化嚴重,而且還會使植物抗病蟲能力減弱,易遭病蟲侵染。
他續說,土壤改良劑是指石灰性物質,如碳酸鈣、氧化鈣、石灰氮等,能夠有效糾正土壤酸度,改善酸性板結地塊確保植物根本能良好生長,而且可以和各類有機肥料混合施用。它允許空氣和水分的滲透,為植物提供更多營養。
有機肥能為農作物提供更加全面的營養,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機質,促進微生物繁殖從而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機肥能起到固氮、解磷、解鉀、分解土壤中的其它微量養分,同時還能分解土壤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和殺死有害菌群,減少化肥、農藥的殘留量及有害病菌。
他談到,小園主往往重視化肥的使用,而忽視了葉面肥(微量元素)的施用。其實次量元素及微量元素也同樣重要,次量元素包括鎂、鈣、硫及硅;微量元素有硼、鋅、銅、錳、鐵、鉬,這些需求較少的元素,往往左右榴槤樹的最佳狀態。
“雖然植物對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它們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跟大量元素是同等重要的。儘管果樹對微量營養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所起的生理功能卻很重要,微量營養元素能積極參與植物體內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代謝作用,有穩定葉綠素的作用。”
微肥施用不均易造肥害
但是,微量元素並不是萬靈丹,只有在土壤嚴重缺乏微量元素時,才向土壤施用微肥,如施用不均,局部土壤微肥濃度過高,易造成肥害。顧名思義,微量的意思就是農作物對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很少,如果施得不均衡,恐會引起果樹中毒,汙染土壤與環境。
他指出,微量元素和化肥元素都是同等重要、不可代替的,只有在滿足了植物對大量元素需要的前提下,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才能充分發揮肥效,表現出明顯的增產效果。
嘉馬也分享噴施葉面肥的最佳時間,葉片表面和背面上的表皮組織中含有大量表皮細胞,部分表皮細胞分化成為一種特殊組織──氣孔,並按一定的規律分佈於時表面上,是植物葉片內部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流的主要通道。
葉面肥增加果樹營養
葉面氣孔擴張的最佳時間為早上6時到9時,也即是太陽還沒炎熱的時候,嘉馬一大早就到果園噴葉面肥,通常一個月噴施兩次。葉面肥也可以跟一些殺蟲藥及醫治菌病的藥水裝在一起噴施。一個月大到數年的果樹都可以噴施葉面肥增加果樹營養,至於成年大樹,需要使用特定的強力泵才能達到一定的高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