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咖椰(Kaya),让人联想到的,便是在烤得酥脆的白面包上,用抹刀蘸取呈褐色的咖椰均匀涂抹,与牛油结合成“鸳鸯”面包,再搭配一杯香浓的白咖啡,就是本地人最爱的早餐组合。
咖椰常用于涂面包、制作蛋糕、制作夹心糕点如咖椰角、咖椰包等的馅料。咖椰顺滑且富有甜味的口感,为单调的面包或蛋糕带来了丰富的味觉享受。通过本期《它的诞生》,为读者剖析香醇浓郁的咖椰制作过程。
ADVERTISEMENT
蔡崇典:现以机器替代搅拌步骤
提起制作咖椰的方法,也是会让人觉得工序复杂琐碎,制作者需要站在煤炉前不停地用手搅拌数个小时,以免底部烧焦,一直到咖椰变成浓稠为止。
新源美东主蔡崇典(77岁)接受《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指出,随着科技日益进步,现今制作咖椰已不像旧时那样费时,而是以机器替代不停搅拌的步骤。
他说,由其儿子从中国引进的先进机器,即让制作咖椰变得更省时省力,而且制作出来的咖椰比起人手搅拌出来的成品,更为细腻绵密,且用时只需逾1个小时。
“如果是根据最原始的方法,用手搅拌咖椰,稍微停下一不留神,咖椰底部很容易就烧糊掉,咖椰就泡汤了。”
他说,自从引进搅拌机器以后,有感传统的方法已不太适用;因基本上顾客要货源做生意都等不及,而手拌咖椰的出产不仅耗时也慢、数量亦不多,故选择使用机器搅拌也是别无选择之举。
“比如要制作150公斤的咖椰,需从早上6时开工至下午2时左右,因一个锅一次只可煮出12公斤的咖椰,所以要煮12锅左右,费时费力且效率较慢,难以应付顾客的需求。”
一天至少制120公斤咖椰
蔡崇典表示,其“焦糖咖椰”的制作材料包括班兰叶、鸡蛋、焦糖、糖及椰浆,每日清晨6时新鲜制作,约早上7时由其太太吴秀娣(75岁)分配进罐密封好后,早上8时就可准时送货给顾客。
他说,一天最少可制作120公斤的咖椰,最多则是150公斤,需用到逾300个鸡蛋制作咖椰。
他披露,制作咖椰时,打好后的鸡蛋一定要过筛,因怕蛋液里含有鸡蛋壳;而鸡蛋里亦含有蛋白,倘若没有搅拌均匀,烹煮时就会变成一粒粒,当冷却后咖椰就会变成一块块。
慢火煮焦糖免烧焦
他说,咖椰所呈现的“深褐色”,主要归功于焦糖,焦糖在咖椰中扮演调色的用途。
“将白糖和水在锅中混合均匀,再开小火用木勺缓缓搅拌糖和水的混合物,直到白糖完全溶解在水里,就变成了焦糖。”
他说,熬煮焦糖只能开慢火,若开大火烹煮万一焦黑,烹制出来的咖椰也就不好看了。
坚持不用色素调色
蔡崇典指出,他制作的咖椰未有添加任何的防腐剂,在温室下可存放约一个星期(7天);若放进冰箱冷藏则可存放3个星期左右,但他建议,为了保持咖椰新鲜度,在开封后还是尽快吃完。
他表示,他制作的咖椰完全未有添加玉米淀粉;而顾客多用咖椰来涂面包而已,故其制作的咖椰也就较呈液体状。
“玉米淀粉会影响咖椰的香气,因为变得浓稠后数量会变多,但鸡蛋或糖的使用分量却未有增加,故咖椰的味道也就随之变淡,只能添加香精增香。”
他说,他们没有制作其他口味的咖椰,如较常见的“班兰咖椰”,因为需要使用很多的班兰叶,而且也要打碎取汁,多了一些程序,而他坚持不用色素调色,所以索性不做。
累积好口碑回头客多
蔡崇典制作的“焦糖咖椰”,53年来坚持只用天然材料制作,每日清晨新鲜出炉送抵顾客手上;多年来累积了好口碑,顾客更是一再回头,许多著名食肆都指定要拿由他亲自烹调的咖椰。
他披露,在旧街场大钟楼一带的华裔店铺,偶尔有友族同胞前来光顾,吃了由他制作的咖椰后变成了回头客,不知不觉至今已有逾40年的时光。
“那名巫裔的孩子和我说,其母亲到现在七十多岁还在吃我制作的咖椰,从妈妈帮衬到儿子帮衬,真的好神奇!”
他说,其顾客遍布全马,包括吉隆坡、柔佛等地;顾客若是自取,今日作出预订,明早就可拿到新鲜出炉的咖椰。
“我一年只休息4天,除了农历新年从初一休息至初三外,再来就是屠妖节,因为没有印裔送椰浆。”
1970年制咖椰售卖至今
蔡崇典透露,他从1970年开始制作咖椰售卖至今,制作秘方由父亲那里学得。
他说,他的父亲原是在江沙开杂货店,后来辗转来到怡保谋生,由当时一名海南人邻居教导父亲制作咖椰;尔后父亲开始以售卖咖椰维生,再教他烹煮,如今再由他传授予儿子,可说那一瓮焦糖咖椰,不仅古早味浓厚,更是三代人的共同回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