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粒粒黄豆到丝滑豆腐花,要洗、沥干、打磨、煮滚去渣……过程需时好几个小时,这还是人手加机器的速度,若是纯人手制作,可就要更久了。
ADVERTISEMENT
豆腐花是豆浆水凝固而生的豆制产品,滑溜溜的豆腐花,配上白糖、姜糖或椰糖,甜滋滋,美味营养又健康,是许多人爱吃的甜品。
它的制作过程不算难,有了机器的辅助,可说是相当简易。在制作过程中,隐藏着一些细节要注意,比如选用哪个国家出产的黄豆、隔豆渣的布多久换一次、搅拌豆浆的方向等,这些都是让豆腐花有好口感的小贴士。
陈文兴:维持品质不贪多

新街场黎记豆腐花营业了约22年,东主陈文兴(52岁)坚持现煮现卖,整个制作过程他都亲力亲为,不假手于人。
陈文兴表示,“成也机器,败也机器”,制作时如果遇到机器“不听话”,零件故障无法使用,当天就无法煮豆浆了。
他说,机器故障就得联系技术人员上门维修,有现成零件能即场修就最好,有时会遇到需要预定零件,那就需暂停营业数天。
“豆子已经浸泡好了,机器故障,豆子只能全数倒掉,还要和批发的顾客交代,很头痛。”
根据他每一趟最多煮60公升豆浆水的份量,每天最高可生产约250公升的豆浆水。他说,煮了卖不完的豆腐花和豆浆不会隔夜再卖。
“我们会控制每天所煮的份量,不能贪多,这是为了维持品质,保持产品的新鲜度。”
生意好时可卖近千碗
陈文兴是半途出家做豆腐花,在接手哥哥的豆腐花档前,他是保险从业员。他只跟哥哥上了1个月的豆腐花制作“速成班”,就边做边学。
门外汉入手,自然并非一开始就一帆风顺,初期他所制作的豆腐花,凝固不成形,经过一番研究和逐步改良,2个月后陈文兴制作的豆腐花水准,青出于蓝,超越了兄长所教,渐渐在新街场立起口碑,累积了许多回头客,生意特好时,一天可卖近千碗豆腐花;现在除了在原址开档,也有批发到其他地方的茶室或档口。
选用加拿大黄豆 豆汁浓稠
他认为,黄豆作为豆腐花的主要材料,选料是极其重要的,在众多出产国的黄豆中,他选用的是加拿大黄豆,成本较高,不过豆子的黏性好,所煮出来的豆汁浓稠,口感很好,值得!
在磨豆前,豆子需清水冲洗约5轮,洗豆的手法就像洗白米般,要反复搓洗,洗去杂质和豆衣,直至看到水不再污浊不清方可浸泡。浸泡时间长达约4、5小时后,把水倒掉,沥干水分待用。
磨豆时长取决豆子多寡
陈文兴每天早上7时许,就在店后方准备煮豆腐花的工作;有时生意太好,早上煮的豆腐花半天就卖光了,他就会重新再煮。由于煮豆腐花和等它凝固需要一段时间,刚巧卖完时客人摸上门,就只好在场等了。
以前的人是手工研磨制作豆浆,陈文兴已以机器取代手工。一整桶约5公斤份量的黄豆倒进高速磨豆隔渣机内,约莫5分钟,即可磨出豆汁和第一轮的豆渣。

“磨豆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所倒入豆子的多寡,份量越多,所需的打磨时间则越长。”
用班兰叶添天然芬芳
他转身拿出一大把青翠的班兰叶,说是煮豆浆时放入机器一起煮取其香气,可让豆腐花更香;他说,原味黄豆有股豆味儿,班兰叶恰恰可盖掉这股怪味道,而且天然芬芳。

豆浆水倒入第二台机器内,加进班兰叶,盖好盖子后按钮操作,不用管控火候,需时约20分钟。每桶豆汁水倒入机器后,机器会自行计算煮豆浆的最佳温度。

煮豆浆机器的声音轰隆轰隆甚响,陈文兴笑称,他店铺所在的这条街,周遭有好几家食肆同时在煮汤备料,各种吵杂声参合,就像大合唱那样热闹。
豆浆煮好了,扭开把手,滚烫冒烟的豆浆就缓缓流入上头铺了隔豆渣布的大铁桶里,进行第二轮的隔渣工作。隔渣布和铁桶之间还有一个钢丝网,以便把豆渣隔绝。
每日清洗隔渣白布

陈文兴说,隔渣的白布是专门给制作豆浆水用的,不是普通的白布,隔渣布每天会清洗,每星期就要更换一次,隔渣的目的是为了让豆腐花有顺滑的好口感。
当豆浆流出时要格外小心,逾百度的高温若喷溅到可不是好玩的,陈文兴有好几次不小心被热豆浆溅到脚导致受伤,曾试过伤势严重,脚肿到不便走动,也就好几天无法煮豆浆了。
用果酸凝固更健康
豆浆水装好桶后,放上手推车移到店面处,进行下一轮的凝固工作。要把豆浆变成豆腐花,必须凝固剂的,传统的制作方法有的人是加石膏粉,陈文兴则是用果酸,果酸是从葡萄糖加工而来,对人体较石膏粉来得健康。

果酸放进有盖杯子,加入一定份量的白开水,然后摇均匀待用。陈文兴拿出一把类似船桨的木浆,说是用了数十年的老家伙,用来搅匀豆浆水和果酸的。

搅匀时必须顺时钟的转,手劲和背肌蛮吃力的,搅匀后就盖上桶盖静置待豆浆凝固,约半小时,就能吃到香滑可口的豆腐花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