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28日訊)陽光充足的天氣,使得蔬菜尤其是葉菜類產量增加,加上適逢齋戒月穆斯林同胞減少吃菜,導致市場上蔬菜過剩,引發一些菜農和菜販丟菜現象。

受訪的菜農和菜業人士表示,蔬菜價格一般上會在農曆新年後出現一段時間的價格下降現象,只是今年的齋戒月來得特別早,買菜的穆斯林同胞大大減少,所以市場上才會出現蔬菜過剩的情況。
ADVERTISEMENT
不過,一般的瓜類(除了日本青瓜)、番茄和辣椒等市場價格相對穩定,目前是大部分葉菜類出現過剩。有的批發公市把過剩的蔬菜送去慈善機構,也有人拿去餵食家禽,但仍有不少蔬菜被丟棄。
金馬侖菜農公會主席拿督蔡國林表示,金馬侖確實出現葉菜類過剩而有菜農丟菜的問題,大約80%的葉菜類價格低迷,大部分都是沒有收割而讓它留在菜園裡,過後會清理農地再耕種。
他今日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說,菜農丟菜無關控制市場價格與否,只是目前葉菜類價格實在太低,菜農要讓工人收割再裝箱,然後由菜車送菜,單單成本就已經超過了利潤,可說是虧本之舉,所以很多菜農乾脆不收割,任由蔬菜在菜園裡爛掉後丟棄。
他也不鼓勵菜農送菜,因為若送到慈善機構也無法一下子消耗掉兩三百公斤的蔬菜,多出的菜反而要慈善機構轉送他人,加上蔬菜不耐放,吃不完最終還是要丟。不過,若有非政府組織願意開車上山向菜農拿菜作慈善用途,那是無任歡迎的。
“蔬菜價格低迷,每年農曆新年後都會出現,但今年農曆新年後碰上齋戒月,一般上這段期間穆斯林同胞都會比較少吃菜,對蔬菜市場造成很大影響。”
“雖然之前出現各地下大雨和柔佛州淹水問題,但最近這兩三個星期,金馬侖的陽光充足,而且從去年11月起逐漸引進許多外勞,一些菜園此前因人手不足而空出的農地也重新種菜了,所以蔬菜產量有所增加。”

近打菜業公會會長陳義強指出,從上個星期起就出現菜業業者丟菜的情況,因為無論是平原還是金馬侖高原,送來批發市場的葉菜類都過剩,業者們唯有將素質不好的蔬菜丟棄。
他說,這是自齋戒月開始出現的市場冷淡期,每年都會出現,加上最近葉菜類產量增加,才會有丟菜的情況。
他表示,目前過剩的葉菜類包括小白菜、菜心、日本青瓜之類,而番茄、辣椒、茄子和瓜類市價則比較穩定。

近打菜農劉友髮指出,在齋戒月期間,許多馬來小食檔、餐廳等沒有營業,而且在開齋期間,穆斯林會攝取肉類比較多,很少吃菜,所以即使市場上蔬菜產量不多,蔬菜銷量也提不上來。
他說,穆斯林群體減少消費買菜,對蔬菜市場影響是非常大的,不單止蔬菜,就連玉蜀黍的銷量在這段期間也減少了許多。
他表示,氣候逐漸溫和也是其中一個因素,因天氣放晴而使得蔬菜產量增加,可是一旦市場上價格越低,蔬菜收割就會放慢,導致剩餘的蔬菜長得成熟卻不被收割時,就會爛在菜園裡而被迫丟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