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各自忙著為事業拼搏的夫妻,共同的愛好培養出默契;在各自騎上腳車時,盡情奔馳和享受騎行的樂趣。
新同腳車專門店店主黃天賜(55歲)與太太葉詠菁(52歲)會在出發前一起規劃行程,探討騎行方法等,不僅一起培育良好的運動和生活習慣,也練就了好體魄及滋養出好的心情,釋放生活中的壓力。在騎行的漫漫路途中,大家互相鼓勵,當一方動搖想放棄的時候,另一方就會在身邊打氣,從而增進彼此的感情,也一起發掘騎行的無比樂趣。
ADVERTISEMENT
黃天賜:獲太太鼓勵重新騎車
黃天賜接受《大霹靂》社區報訪問時說,基於本身從事腳車行業,他從1994年起(創業時期)就開始騎腳車,那時候是騎山地車,爾後因工作忙碌而停了很長一段時間。
他說,直到太太鼓勵他重新加入騎車行列,他才重拾這項興趣,尋回騎車的初心。
“會用很多借口如很累、很忙、很多東西做等等而不騎腳車,後來在太太的鼓勵下,我就陪她一起再騎腳車,那時候是2016年,如今已邁入第7年。”
他披露,太太說以前沒有騎腳車的習慣,惟年紀漸大需要運動,加上已經有了腳車,索性就一起運動,保持身體健康。
他說,夫妻倆擁有7件同款的騎行裝束,出行時會搭配同款服裝出門。
他表示,享受騎腳車樂趣,彼此在路上推動和鼓勵,有時其中一人想偷懶,另一人會扮演著推動者的角色,鼓勵提出勁來騎車。
認識志趣相投朋友增興趣
黃天賜表示,隨著騎腳車的時間久了,認識了一大班志趣相投的朋友,他騎腳車的興趣比太太更加強烈了,越騎越多。
他說,太太一星期會騎3至4天,而他平均一星期最少騎4天,若有時間則是5至7天。
“之前的行管令時期,我騎車的時間更多,一天幾乎3次,分為早上騎車上山、下午騎roller(把腳車安裝於自行車室內訓練支架)及晚上約朋友出去騎。
他說,平日則視情況而定,如果下雨或工作繁忙,就在自己家裡騎roller鍛鍊;若沒有下雨,天氣不錯,他們就繞著居住的花園範圍騎車,每圈約8公里,通常騎3圈。
與發燒友開設群組 累計逾80成員
騎腳車已成為時尚的休閒活動,不少人投身為騎車一族,當夫妻倆雙雙騎上腳車,也相約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週末期一起騎著喜愛的腳車迎著風,遊走在公路或鄉間小路上,追求速度感之際也以騎腳車的視角感受大自然的美。
黃天賜說,平時朋友們各有各的忙,星期日就是最開心的時刻,有時間朋友約在一起參與騎腳車的健康計劃。
“對我而言,騎腳車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可以相聚一起聊聊天聯繫感情。”
他披露,他與同屬“騎車發燒友”的朋友們組成了一個騎腳車群組,隨著朋友介紹拉人加入到騎車行列,如今已慢慢擴大累積逾80名組員,他則偶爾客串擔當扮演騎車“小領隊”的角色。
騎車須專注免發生意外
黃天賜指出,騎腳車時近乎沒有時間想別的東西,需要極專注,尤其他騎公路腳車,更是要專心,否則在馬路上一個不小心就會發生意外。
“在馬路上騎車,若是作為領隊會做手勢給後面的隊員知道,如前方有石頭、左邊或右邊有障礙物等會有什麼手勢,應該怎麼做。”
“由於前面第一輛才看到前面有什麼,一輛接一輛,第一輛你騎,就給訊號予後面的騎士,他就跟著做,一直接著下去,做手勢就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了。”
他舉例,若兩手都出,就是代表前方有路墩或者路很爛,勿隨意亂動,領隊怎麼騎著過跟著做就對了。
擔心走散地圖標明路過站點
“當我擔任領隊時,隊員去哪裡集合、路途經過什麼站、終點在哪裡停,都會一一標註;因為擔心隊員走散,所以會在地圖裡標明,這樣他們身在何處都可以尋回。”
他說,騎腳車做好安全措施最重要,帽子、眼鏡、頭盔、手套是指定要帶的物品,若無就不允許騎車,腳車也需配有燈及鈴聲;政府規定腳車務必有車燈及鈴聲,若無是違法的。
“眼鏡最好要帶,因長時間曝曬會傷到眼睛,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其二是可能在騎車時輪子會造成一些小石頭或沙飛濺,當飛進眼睛時第一反應肯定是因不舒服而揉眼睛,會危害到後面的隊員,令大家都跌倒。”
騎車可減壓 強健體魄
詢及騎腳車帶來的樂趣,黃天賜表示可讓心情變得開朗,減少壓力的同時,也能起到強健體魄的作用。
他說,運動可以帶來許多好處,人也會比較有精神,走路的腳步變得快捷,爬樓梯也不會感到氣喘。
“以前沒有做運動,搬東西上二樓,來回兩次已經覺得很累;現在做了運動,就比較輕鬆,搬東西也不覺得那麼吃力,以前是2箱,現在搬20箱都沒問題,感覺心臟越來越健康。”
他指出,騎車需要勤加練習,循序漸進,需用時大概9個月或一年的時間才能練成好功夫;主要歸功於騎士的付出,騎得越多身手越敏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