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25日訊)怡保區正設立27根作為智能電錶基建(AMI)通訊系統的天線杆,替國能於來臨6月啟用的智能電錶(Smart Meter)鋪路;用戶日後只要查看myTNB手機應用程式,就可以獲取每30分鐘更新一次的即時用電量和電費,抄寫員上門看電錶發電單將走入歷史!
這類天線杆的高度為20公尺,一度被怡保衛星市東區居民誤以為是電訊塔;經過國能派員講解釋疑,才獲悉是國能具有遠程讀取智能電錶數據功能的通訊系統。
ADVERTISEMENT
黃彩儀:免費更換智能電錶
新邦波賴州議員黃彩儀受到星洲日報《大霹靂》社區報詢問時證實,她近日參與國能職員主持的彙報會得知,天線杆都是設置在電流轉駁站地段內,當國能從6月開始陸續為怡保各地的用戶更換智能電錶時,派上用場。
她說,在其選區範圍內,怡保衛星市東區、翡翠園和翠林城都出現了天線杆。
她指出,國能是免費替用戶更換智能電錶,根據程序,國能會提前發信通知上門時段,技術人員在得到住戶同意和在場下裝置電錶;技術人員先查看舊電錶再拆下,然後換上智能電錶,並檢查其準確性,再黏上註明舊電錶最後數據的粉紅貼紙。
針對居民擔心高聳的天線杆安全問題,黃彩儀提到,天線杆頂端的儀器必須在沒有障礙和不受阻擋下讀取用戶智能電錶的數據,動工前已完成土質測試,怡保衛星市東區的天線杆打樁深度為9公尺,結構穩定,並附上避雷針,國能本身也有投保加強保障。
她解釋,智能電錶是配合國家朝向數字化的一項措施,用戶可以隨時通過手機應用程式查悉每30分鐘更新的即時用電量和電費,藉此監督與調整家裡的用電情況。用戶往後也可以為出租產業申請預付電費服務,避免租戶拖欠龐大電費,令業主遭受慘重虧損。
鄭錦昌:天線杆輻射比陽光低
怡保市議員鄭錦昌表示,怡保區是霹靂州第一座率先落實智能電錶的地方,所豎起的27根天線杆正是收集讀數的基建,皆獲得市政廳予以批准。
“每根天線杆的儀器可以蒐集方圓2公里範圍的用戶電錶數據,故每兩根之間的距離不能超過2公里,輻射比起陽光還要低,因此不影響人體健康。”
鄭錦昌被告知,國能在州內約有30萬名用戶,怡保區佔了近三分二,第一階段的智能電錶是涵蓋5萬名用戶。國能接下來會按步就班更換住家電錶,改為智能電錶,不久之後再沒有抄寫員挨門逐戶讀取電錶發出電費單了,智能電錶讀數會直接反映在用戶手機的國能程式。
他說,國能智能電錶基建通訊系統是以天線杆和數據資訊中心,將用戶智能電錶和手機上的myTNB程式連接起來,並具備雙向互動功能;用戶的好處是自動計算電費,使用國能門戶網站/手機程式管理用電量,按日用量資訊進行節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