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干过木工活,就凭儿时记忆,六旬长者无师自通,在没有预先绘图的情况下,每天费用两三句钟把一片片捡回来的废弃木板与木棍,制成纯手工的精美乐器、刨椰箱、工具箱、棒球棍及扞面棍。
ADVERTISEMENT
来自爱大华的何万兴(64岁),过去一直在面粉厂负责市场行销与服务工作,他相信本身是遗传了靠手艺吃饭的木匠父亲基因,加上从小在耳濡目染下,一直对木工手艺有着浓厚兴趣。
“我小时候没有学过这门技艺,只是看着爸爸做家具而己。我在中学毕业后,就出来打工,直到退休,都没有接触木工。”
拾废弃木摸索木工活
何万兴提到,在父亲离世后,留下了过去谋生的木工工具,他为了留念,把这些工具保留下来,当他退休后,因为无所事事,就抱着尝试的心态,翻出了老爸的工具箱,开始摸索木工活。
他说,在动手之前,其脑海里根本没有概念,也没有具体的想法,就是到处去检去拾建筑工地里,认为可以制成手工艺品的废弃木板、木材及木棍,通通拎回家。
“我的第一件成品是砂拉越肯雅族和克耶族的传统乐器沙贝(Sape),也称为‘婆罗洲吉他’。制作这个乐器,是刚好在电视里看到,觉得乐器美观,加上现有木板大小都适合使,就来了个顺水推舟!”
边做边学边找灵感
何万兴不讳言,在开始学习时,真的很痛苦,第一是没有根基,第二时是没有手艺,因此曾想过放弃,奇怪的是回想儿时看着父亲干活的场景,灵感就来了。
“我在每天傍晚4时起,一直做到6时至7时,不着急地一边做一边学,也一边找灵感,就成功做出了似模似样的沙贝乐器。”
他形容,所谓的熟能生巧,真的是一点都没有错,当成功做出第一件木制手工艺品后,第二件及接下来的作品都变得容易起来,而且创意与灵感源源不绝。
“我已完成了10余部,大小及设计各异的沙贝乐器,还凭着童年记忆做出了独特设计的刨椰箱,多个木制工具箱、棒球棍及扞面棍等。”
所有的作品,都是何万兴用上捡拾回来的木材及各种废弃品,根据材料大小制成,而且整个制作过程都是纯手工,不用机器,并且每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创作呢!
制作工序不难 花费时间长
及询制作与创作工序问题,何万兴说,制作工序不难,只是有点花时间,因为位靠的是纯手工,包括要锯、刨、削、磨、钉、钻洞、挖榫眼、上油或漆等。
他首先会先找来适合的材料,即木板或木块,再根据面积与大小构思要生产甚么作品,接着就是率先把原型板块做出。
“跟着进行刨、削、磨等前期工作,打造作品的雏形,再进入组装,通过钉或装榫的工序,到了最后就是装上配饰,如沙贝乐器就会找来钓鱼线,当成吉他的弦安装。”
至于后期工作,则是依何万兴的喜好来决定,比如要不要上光油或上色等。
他提到,木工手艺事实上一点都不难,只要有兴趣、有时间及投入多点耐心,上网去搜搜看看,也能无师自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