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幹過木工活,就憑兒時記憶,六旬長者無師自通,在沒有預先繪圖的情況下,每天費用兩三句鍾把一片片撿回來的廢棄木板與木棍,製成純手工的精美樂器、刨椰箱、工具箱、棒球棍及扞面棍。
ADVERTISEMENT
來自愛大華的何萬興(64歲),過去一直在麵粉廠負責市場行銷與服務工作,他相信本身是遺傳了靠手藝吃飯的木匠父親基因,加上從小在耳濡目染下,一直對木工手藝有著濃厚興趣。
“我小時候沒有學過這門技藝,只是看著爸爸做傢俱而己。我在中學畢業後,就出來打工,直到退休,都沒有接觸木工。”
拾廢棄木摸索木工活
何萬興提到,在父親離世後,留下了過去謀生的木工工具,他為了留念,把這些工具保留下來,當他退休後,因為無所事事,就抱著嘗試的心態,翻出了老爸的工具箱,開始摸索木工活。
他說,在動手之前,其腦海裡根本沒有概念,也沒有具體的想法,就是到處去檢去拾建築工地裡,認為可以製成手工藝品的廢棄木板、木材及木棍,通通拎回家。
“我的第一件成品是砂拉越肯雅族和克耶族的傳統樂器沙貝(Sape),也稱為‘婆羅洲吉他’。製作這個樂器,是剛好在電視裡看到,覺得樂器美觀,加上現有木板大小都適合使,就來了個順水推舟!”
邊做邊學邊找靈感
何萬興不諱言,在開始學習時,真的很痛苦,第一是沒有根基,第二時是沒有手藝,因此曾想過放棄,奇怪的是回想兒時看著父親幹活的場景,靈感就來了。
“我在每天傍晚4時起,一直做到6時至7時,不著急地一邊做一邊學,也一邊找靈感,就成功做出了似模似樣的沙貝樂器。”
他形容,所謂的熟能生巧,真的是一點都沒有錯,當成功做出第一件木製手工藝品後,第二件及接下來的作品都變得容易起來,而且創意與靈感源源不絕。
“我已完成了10餘部,大小及設計各異的沙貝樂器,還憑著童年記憶做出了獨特設計的刨椰箱,多個木製工具箱、棒球棍及扞面棍等。”
所有的作品,都是何萬興用上撿拾回來的木材及各種廢棄品,根據材料大小製成,而且整個製作過程都是純手工,不用機器,並且每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創作呢!
製作工序不難 花費時間長
及詢製作與創作工序問題,何萬興說,製作工序不難,只是有點花時間,因為位靠的是純手工,包括要鋸、刨、削、磨、釘、鑽洞、挖榫眼、上油或漆等。
他首先會先找來適合的材料,即木板或木塊,再根據面積與大小構思要生產甚麼作品,接著就是率先把原型板塊做出。
“跟著進行刨、削、磨等前期工作,打造作品的雛形,再進入組裝,通過釘或裝榫的工序,到了最後就是裝上配飾,如沙貝樂器就會找來釣魚線,當成吉他的弦安裝。”
至於後期工作,則是依何萬興的喜好來決定,比如要不要上光油或上色等。
他提到,木工手藝事實上一點都不難,只要有興趣、有時間及投入多點耐心,上網去搜搜看看,也能無師自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