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兆遠22日訊)邦咯島振亮閣閣長林藝強說,行善的意義已普遍被社會大眾誤解,即誤以為需要有錢才能行善,以致讓許多想要行善的人卻步不前。
他強調,根據德教會推崇的行善教義,非指有錢才能行善,反是教育人們,多說好話、多行好事及多發好願,亦為行善。
ADVERTISEMENT
他強調,若有錢才能行善的話,那么是要擁有多少的財富才算有錢,才能行善呢?
“人類的慾望是不能滿足的,因此行善本身,捐錢助人非行善的唯一指標,相反的是隻要有行善之心,助人之願,任何人都能行善助人。我呼籲德友或島民,多帶子女來參與德教會的活動,讓孩子從小在良好的道德氛圍下成長與學習,進而通過耳濡目染的薰陶下,瞭解行善的真諦。”
林藝強日前出席在邦咯島紫邦閣禮堂舉辦的振亮閣慶祝主壇恩師宋彈祖師聖誕,創閣55週年、施濟貧老39週年、婦女組17週年、青年團5週年、施醫贈藥部4週年暨籌募施醫贈藥部基金聯歡晚宴上致詞。
林藝強感謝各界的支持與指導,尤其是歷任領導的貢獻,才讓振亮閣持續壯大發展,而他也承諾會努力廣羅有緣善眾與人才加入德教的隊伍,一起為慈善事業努力。
訪孤老障兒派紅包送暖
配合是此慶典活動,振亮閣也到島上的漁業工會老人院與邦咯智障兒童學院派發紅包給孤老與兒童,同時也捐助援助金予島上的洗腎病患,每人300令吉。
另外,也獻捐1000令吉予大馬德教振鵉洗腎中心、實兆遠德教會振興閣及古樓龍仙宮;捐獻各500令吉予邦咯華聯一校家教協會、華聯二校家教協會、邦咯自願消防隊、怡保馬聯慈善腎臟基金、霹靂德教會洗腎中心醫藥基金、太平德教會洗腎中心基金會及班佔大伯公廟慈善基金會。
出席晚宴的嘉賓有馬來西亞德教振鵉聯合會首席代表林浚輝、馬來西亞德教總會副總會長拿督易沛鴻、實兆遠振興閣閣長溫豐有、班臺德教會振臺閣閣長王益源、振亮閣署理閣長楊朝復、副閣長饒慶生、總務吳英華及來自全馬各地的德教會代表等。
易沛鴻籲響應“賑災”義舉
易沛鴻致詞時呼籲全馬各地的德教屬會支持由德教總會發動成立的“賑災特攻隊”,同時也呼籲各界人士或團體,一起以各種的方式來響應“賑災”的義舉。
他說,近年來,隨著氣候的轉變,天災頻傳,因此在德教總會長拿督斯里鄭明發的倡議下,推動成立了“賑災特攻隊”,以籌募百萬基金用於賑災行動。
他特別表揚了邦咯振亮閣,近年來在推動慈善工作上的表現,並形容振亮閣的亮眼表現,除了可成為其他團體的學習榜樣之外,更起到拋磚引玉及激勵的作用,即鼓勵更多的團體與個人加入到行善助人的隊伍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