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保4日讯)“笃锵!”画上浓妆的粤剧小生和花旦今早在万里望文化馆粉墨登场,近距离与观众合照及交流,更设工作坊教导如何唱戏,让欲探索粤剧文化的民众获益匪浅。
这是一项由霹雳南海会馆、霹雳怡保青年华乐文化协会、万里望文化协会及万里望幸运山景园睦邻计划联办的“探粤谈剧”文化交流活动,吸引许多民众到场一探粤剧文化精髓,当中更不乏年轻一族,令人鼓舞。
ADVERTISEMENT
麦政中:粤剧团日益减少
霹雳南海会馆总务麦政中致辞指出,粤剧早期在神庙十分盛行,也是广受人民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不过随着电影院大行其道打击粤剧团,加上维持戏班的经费庞大,令许多戏班不得不转换成歌舞团的形式继续经营,导致市面上的粤剧团日益减少,渐渐在坊间也不容易寻获粤剧演出的足迹。
“粤剧源自中国广东,至今仍代代相传,不少广东地区人民还能唱上几句,惟粤剧在海外的发展和延续却欠理想。”
他坦言,懂粤剧的人年事已高,因此需要依靠华人子弟的支持和推动才能将粤剧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他盼新生代在接触粤剧后能产生学习兴趣并维护这罕有的文化。
他赞扬万里望文化协会致力打造文化街,出钱出力办活动激活霹雳州文化,努力传承文化的精神值得鼓励,他表示南海会馆将全力支持推展本地粤剧文化。

郭欣怡:让更多民众亲身体验粤剧
万里望文化协会主席郭欣怡表示,她在拜访霹雳南海会馆时,得知该馆对于粤剧有满腔热诚,也乐于分享粤剧文化,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促成此次文化交流活动。
她说,小时候跟随母亲到端洛看大戏的热闹情景仍历历在目,但碍于年纪太小听不明白,直至到了懂事的年纪,想了解更多关于粤剧文化却苦无机会,感到十分遗憾,因此希望趁着这项活动让更多民众亲身体验粤剧。
她也说,怡保是国内少数流行粤语的地区,身为后代应对祖辈文化有所了解,而粤剧也正是先辈们流传下来的瑰宝之一,应该被好好保存及流传。

罗丽芳张玉芬指导唱戏
“帝女花”是经典粤剧,传唱度极高,因此被选为粤剧工作坊的曲目,由霹雳南海会馆音乐部主任罗丽芳和张玉芬负责演出及指导学员唱戏,两位导师未唱先分享长平公主与驸马爷殉国的故事,增强观众代入感。
为了更进一步推广及发扬粤剧传统文化,现场亦展出粤剧戏服、头冠和道具,也安排一对小生花旦化身故事中的主人翁,结合听觉和视觉让粤剧精髓活生生呈现在观众眼前。
霹雳南海会馆每逢星期日下午1时将开办粤剧班,欢迎有兴趣人士出席参与。
出席者包括万里望幸运山景园睦邻计划主席李锦华、万里望文化协会理事陈春莲、殷秀珊、霹雳南海会馆音乐部成员胡陆根、区嘉慧。

赖安生:难忘的体验
就读万里望升旗山中学的赖安生(14岁)是联同姐姐齐来参与,对音乐深感兴趣的他也抓紧机会上台向导师学习唱戏,他表示粤剧男音偏低,加上歌词复杂,唱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初次上台演唱的他而言是个难忘的体验。

李德恩:获益良多
升旗山中学生李德恩(15岁)是校内华乐成员,在教练郭欣怡的鼓励下前来参与;她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运用假音技巧唱戏,获益良多。
她说,其婆婆和母亲也是唱粤剧之人,在耳濡目染下也对粤剧产生兴趣,并说她曾为粤剧伴奏大提琴,早结下渊源。若时间允许,她也想学习唱戏,并会携带长辈一起发掘粤剧乐趣。

郭业颖:让粤剧文化不会失传
游子郭业颖(29岁)趁长周末假期返乡度假,也乘着这难得的机会前来参与粤剧文化交流活动,他说平日只能在台下充当观众,从未有机会深入和近距离接触粤剧,该活动给予年轻人一个平台探索传统文化,让粤剧文化不会就此失传,十分有意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