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採訪一場雙親節活動時,朋友跟我述說關於與父母和家人相處的內心感受,她感觸地說:“父母在,家在,孩子在;一旦父母離開了,家人凝聚力就會散了!”,讓我深深感受到她言語中透露的失落感。
友人向來孝順父母,在雙親晚年的時候,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料,她的父親在數年前離世,近來飽受著母親離逝的傷痛,一直無法擺脫悲傷的情緒,不斷回憶著與母親相處的點點滴滴,更希望一切可以重來,讓她可以好好再孝順父母。
ADVERTISEMENT
當她的母親離世後,她感覺到與家人之間的關係發生了一些變化,父母不在身邊時,兄弟姐妹之間的凝聚力似乎不再那麼緊密,讓她感到失落。這種變化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父母作為家庭的核心,他們的離去無疑會對家庭產生深遠的影響,一些家庭可能會出現成員之間的聯繫和溝通變少。
在面對親人離世的悲痛和失落時,人們往往會經歷一段時間的傷痛和調適過程,每個人的反應和處理方式都不同,旁人需要給予理解和陪伴,同時需要通過時間的療愈和家人的互相支持來調整自己的情緒和重新建立家庭的凝聚力。
由此可見,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的地位是無法被其他人替代,這也提醒著雙親健在的人們,要好好珍惜與父母共度的每個時刻。
如果孩子不能經常陪伴在父母身邊,不管工作和生活多忙碌,都可通過電話、視頻通話等方式來保持聯繫,關心父母的健康和生活。
在父親節這個日子裡,不僅僅是一個節日,也提醒著人們要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珍惜與家人的相處時光,在兄弟姐妹之間建立和諧和睦的關係。
父母恩深終有別,養親莫待離別時,不要讓子欲養而親不待變成人生最大的遺憾。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农历新年可以让一家人共聚庆团圆,也是重温家乡味与家人拿手私房菜的欢乐时光。
最近我采访了一名厨艺了得的女士,她的拿手好菜之一是家婆传授的私房菜“福建炸肉丸”,每逢重要节日如农历新年等,这道香气四溢的炸肉丸都会出现在她家的餐桌上,成为全家人最爱的美食,每次她一端上桌,都很快就家人吃完了,她也乐开怀。
说到家传菜或私房菜,这些菜肴可能已经过数代人的传承,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像我的祖母,以前每逢农历新年前,她会亲手制作米呈和年糕,除夕前,一定会亲手制作河婆菜粄,让回乡过年的孩子和孙子们,尝到那股熟悉的家乡味。虽然祖母已经离开多年,但那种“婆婆的味道”依然深深刻印在我们的记忆中。
而我外婆家的新年餐桌上,必定少不了广西风味的芋头扣肉和“味念”鸡。以前外公总会在新年前准备好几碗扣肉,蒸好后放进冰箱保存,等到新年期间开餐时再拿出来蒸热,香气扑鼻,就是一股熟悉的年味。“味念”是广西人在吃白切鸡的一种蘸酱,鸡肉蘸上用青葱、姜、芫荽、酱油等制成的“味念”酱,非常惹味。
不同籍贯的家庭,都会有各自的节庆佳肴,当一名女子嫁入不同籍贯的家庭时,有时也会把自家的家乡菜带进夫家,因此,有些家庭的新年菜肴,会出现客家菜,也会有福建菜肴,让餐桌上的佳肴更加丰富多彩,这样的融合会让家庭聚餐的餐饮变得更精采多元。
籍贯广西的母亲,将她从小吃到大的广西芋头扣肉带到了夫家,每逢新年,她都会精心准备这道芋头扣肉,让家人品尝。如今,这道菜已成为每年新年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对于平时在外打拼的游子来说,新年期间回家能够品尝到熟悉的家乡味道,就是一种幸福。因为,尝到了食物的滋味,也感受到家的味道和情感,那是心灵深处最温暖的归宿。这股味道,无论身在何都会念念不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