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头凳当“兵器”,可攻可防,凳子不锐利,但被它打中,可别说不痛呢!
ADVERTISEMENT
在古装影视作品中,习武之人在茶楼食肆坐着板凳遇到他人袭击时,随手操起横头凳成为防身的武器,舞起凳子虎虎生风,很有架势地逼退敌人,攻势不比其他兵器来得逊色。
说到武术兵器,为人熟悉的有刀、剑、枪、棍等,古代还有些是使用一些民间器具作为兵器,比如横头凳、碗、伞等。来到今天,在怡保以横头凳为兵器的习武者不多,属于较冷门的兵器,在武术比赛中更是少见的项目。

单双把式打不同兵器
根据网上资料,横头凳的演练主要有双把式和单把式,即双手持凳腿或一手握凳腿另一手握凳板中部。
横头凳对付长重兵器,一般采用双把式,一拦一架、一压一扣、一撞一击,夺敌长兵器得心应手;单把式撩、挑、冲、扫,横扫千军,势不可挡,专打短兵器。

步法以马步、弓步、虚步为主,重腰马配合,连攻带守,稳且狠辣。技法有拦、压、冲(撞)、挑、架、撩、绞、扫、扣等打法;不受场地限制,多练能腰马矫健,手法灵捷,强身健体,防身抗敌方便之极。
学武之人,一般得先学入门拳法,然后才练基本兵器;练少林横头凳者,体型不能太瘦削,横头凳以木制造,有一定重量,高举过头耍招式,可想而知没有合适的体型是颇为吃力的。

罗伟铭:体型要壮马步要稳
来自怡保马青文化体育会的年轻教练罗伟铭(20岁)在育才独中授生。他接受《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指出,16岁以上,力气渐长,适合练横头凳;这种兵器的招式简单,学起来不难,最重要马步要够稳。
“通常是教练去看学生适合练什么兵器,健壮者就是打猛一点的兵器。初学者习横头凳,天天练,大概一个月就会有形态,教练再逐步去深入教导。”

他本身练了约2年,才算横头凳“出师”,教导的时候他会特别着重学生的步法、马步和手法。
罗伟铭说,以横头凳为兵器者,体型必须壮,做起招式才够力气;体型不符合,打的时候动作会慢一点,缺乏劲道。
力度眼神很重要
另外,力度和眼神也很重要,他指出,眼神在武术里是最基本的,有对的眼神才能展示出好的武术形态。
“用其他兵器因比较尖锐,可能会误伤自己,不过横头凳就不容易受伤,就算练不好也不会被凳子砸伤自己。”

肩膀手臂最费力
身体哪个部位要有力才能练横头凳?罗伟铭表示,肩膀和手臂最费力,至于是否要去健身房加强练这两个部位,就看个人选择。
他从小性格好动,对武术、舞龙舞狮感兴趣,到中一才有机会习武。少年习武,筋骨不及孩童柔软,扎马步很快就耐不住,脚抖动不已,拉筋时很痛,觉得辛苦。为了跟上其他有基本功同伴的脚步,他会在休息时间去马青文化体育会加练。
“学武初期,有些难度动作做不来,我想要突破自己办不到的事,扎马和基本功架都练上手,我花了大概2年,才达到教练的要求。”
基本功扎实才能练好兵器
他认为,习武不可能一步登天,首先基本功要下功夫勤练,在练兵器时才会更易上手;基本功不扎实,甫把兵器拿上手,行内人一看就知晓虚实。
罗伟铭练的兵器不限横头凳,其他兵器也有涉猎,他的剑术在州际比赛曾经获奖。

吕俊轩:7岁开始习武
跆拳道中华武术兼练
身为育才独中唯一练横头凳的学生,17岁的吕俊轩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腼腆。当他拿起横头凳做起招式,有模有样,显然下了一番功夫练习。
他接触横头凳一年,虽然初期对于此兵器有点小抗拒,比较想练其他兵器,不过既然教练安排了,就既来之则安之。
吕俊轩小时候常看武打片,对威风凛凛的武术高手心生钦佩,很是向往。他从7岁就开始习武,当时练的是跆拳道。

跆拳道中华武术
刚接触武术,重复地练基本功对好动的小孩觉得沉闷,后来学了招式,就学出了兴趣,对吕俊轩来说,跆拳道是这样,横头凳也是如此。
各门武术基本功异曲同工
他中学才练中华武术,各门武术的基本功是异曲同工,这个转变对他的影响不大,反而大有帮助。现在是跆拳道和中华武术兼练。
“教练是根据我们的条件去分配适合我们的兵器。练横头凳,体力占很重要的部分,如果不够力,耍凳子时很容易脱手。”
体型强壮的吕俊轩学横头凳有优势,在被分配学习此兵器前他从未想过凳子也能当兵器。
他认为,本身有基本武术功底,学兵器不会太辛苦,只是有时觉得吃力。练了一年的横头凳,他不曾想放弃,同时希望可以练习其他兵器,让自己多一些本领。
坦言横头凳掌握程度仅一半
请他点评自己目前对横头凳的掌握程度,吕俊轩坦言只有一半,教练会要求他加强马步和招式的力度,眼神要看起来很有气势。做招式时眼神必须够凌厉,气势才能震慑敌人。
他觉得本身的脚法还不够灵活,身材如果能稍瘦一点会更佳,踢脚时才不会显得笨重。
“我会在家里对着镜子练习,调整姿势,要让自己在练武方面更加进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