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面,又稱“大埔面”,是馬來西亞客家社區的代表性麵食之一,也是許多食客喜愛的平價美食。一碟幹撈客家面的麵條與鹹香惹味的肉碎互相襯托,一口嗦下的那份鮮香滿足直抵心房,讓人忍不住佐配香辣的蒜粒辣椒醬大口大口地嗦面。
ADVERTISEMENT
這客家面又是經過怎樣的工序才能製作出來的呢?本期《它的誕生》將為讀者剖析爽滑彈牙的誕生,一揭客家面製作的過程。
竹竿易裂 木棍取代
烈哥客家面第二代傳人何德財(54歲)接受星洲日報《大霹靂》社區報訪問時指出,由其製作的客家面也稱“竹升客家面”,顧名思義,其制面方式與古時使用竹竿壓制麵條,以身體重量反覆用力下壓竹竿另一端下的麵糰方法如出一轍,但僅是換了木棍取代。
他說,以前確實是使用竹竿來扞面,但因其容易爆裂並會割傷腿部,後來才更改為較硬實的木棍來扞面。
“我們使用的木棍是由正艾木(chengal wood)製成,不容易被蛀壞,自1974年起開始沿用至今,從我岳父手中再傳給我,已經過兩代人之手。”
40雞蛋可制230個面
何德財說,製作客家面的首要過程,便是打雞蛋,一般上40粒的A級雞蛋可生產出220至230個客家面,因僅用雞蛋與麵粉調製,也屬“全蛋客家面”。
他表示,基於客家面的顏色呈乳白色,因此會加入少許鹼水,只為了讓色澤更漂亮,否則麵條過於蒼白顯得不誘人。
“有些麵條因加入過多的鹼水,需要過冷河稀釋鹼水的化學味道,但我的客家面只倒入少量的鹼水,所以無需過冷河,因為鹼水味道很淡。”
騎馬式扞壓至光滑
待和麵的步驟完成後,即來到扞面的重頭戲,只見何德財熟練地坐在木棍一端,猶如騎馬的姿勢重複使力按壓在木棍另一端下方的麵糰,來回不停地打壓直至麵糰變成光滑的面板。
何德財指出,麵糰會先切割成兩半,再用木棍壓打第一輪,結束後會按壓麵糰檢查其是否會過於乾燥或溼潤;若是麵糰太乾,則會慢慢倒入水摻和,惟不能一次過加入太多,避免比例失衡。
他說,一般上使用木棍扞出來的麵條,並不會太潮溼,而因為麵條主要依靠制面人的手感觸碰,故溼度與幹度均可拿捏得剛剛好。
“當兩個麵糰的度數一樣後,就可以把兩個麵糰揉在一起,爾後把大面團切分成幾塊勻和的小面板後,使用木棍碾壓至厚面板;如此麵條方能產生筋性,咀嚼起來有彈牙的口感。”
他表示,扞好後的厚面板可搬來扞面機器上鋪平壓扁,弄成一匹猶如長布那樣的薄面板,過後再置放刀具把它切成一條條。
“把細幼的麵條收拾成一團均勻的大小,就是客家面的最後步驟,也就大功告成了。”
冷凍透心爽脆彈牙
他透露,客家面做好後,會先用報紙把麵條包好,再放進冰箱裡冷凍,讓麵條凍得透心,如此口感才會爽脆彈牙。
“這是因為剛打出來的面未透心、未凍得透,它只有韌性卻不彈口,如果現在製作就汆燙的話,吃下去的口感則沒有那麼好,會比較軟。”
他說,反之如果放入冰箱後凍透後,汆燙出來的麵條就會比較爽口兼嫩滑,風味更佳。
製作過程耗3小時
何德財披露,製作客家面需用時約3小時左右,包括搓粉、碾壓、用機器扞面及收拾麵條等步驟;如今上手了則比較快速,一開始剛學習的時候很慢且耗時。
他說,其客家面每天皆新鮮製作,僅提供給自家使用,並無另做批發麵條生意。
“除了客家面,釀料也是我們自制,包括西刀魚丸、飛丸、釀豆腐、釀辣椒等各式釀料;所以我每天半夜約3時就需起床開工,開始先製作釀料,弄好後就開始制面。”
機器制面口感較差
詢及為何不用機器制面,反而以傳統且耗時的工序制面,他表示機器打出來的麵條質感難以捉摸,僅靠加入的材料分量掌握;但他們靠的則是手感,可邊搓面邊感覺其溼潤度,這是機器與人手無法相比的。
他說,機器打出來的麵條,面身會比較硬,因為機器是硬著來壓的,所以會比較緊實。
“我們手打的不像機器那麼用力,機器的壓力很強烈,所以和手藝製作出來的口感稍有不同。
“機器打出來的麵糰會過熱,以致麵條的口感會比較差,我們全力用人手的則可搓出質感與韌性。”
他說,早前在岳父那個年代,麵糰壓薄後都是用刀切成麵條,但如今為了加快速度,所以就改用機器切面,只剩搓面和壓面則堅持使用人手。
他透露,本身曾經試過被機器壓過手指,用時約2年時間才能復原,惟康復後現今手指已無法彎曲。
岳父傳授製作秘方
何德財表示,他從1997年開始製作客家面至今,已有26年的時光,製作秘方由岳父(黃烈)那裡學得。
他說,岳父的配方是以前在茶室裡工作時,由茶室的老闆教會他製作客家面,爾後岳父開始另起爐灶,以售賣客家面維生逾50年,並將秘方相授予他,如今再由他傳授給女婿;可說那一團白色的客家面,不僅古早味濃厚,更是三代人的共同回憶與聯繫。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