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湖公園風光明媚,山明水又秀,清晨的空氣更是清新沁人心扉,最適合進行各種晨運。
ADVERTISEMENT
一大清早,太極拳師父張子根便與數名學員,在二皇山麓一片草地,動作緩慢但卻身手沉穩的一招一式,打起楊家太極拳來。
師徒們時而提手,時而沉腰,前進及後退都有條不紊,雖然他們的動作看似不必費太大力氣,但一套太極拳打了下來,每人的額頭都已冒出汗珠,印證了太極拳練的是以意念帶動氣,再讓氣全身運行的內家拳。
張子根:生活融匯太極拳
張子根現年75歲,但他談話中氣十足,精神矍鑠,歲月彷彿沒有在其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跡,這都是長年累月勤練太極拳的成果。
他受訪時談起與太極拳結下不解之緣時,自揭雖然學習太極拳多年,但前30年是走了冤枉路,只是在20餘年前才真正領悟太極拳的真諦及內涵。
“我小學畢業後從直弄到太平中學求學,卻經常遭同學及私會黨員欺負,因此曾學習蔡李佛拳術防身,讓同學不敢繼續欺凌。”
他說,在70年代20餘歲踏足社會後,即對太極拳剛柔並濟打法產生極大的興趣,當時每週3天從10餘公里的直弄到太平的築業俱樂部練拳,結果是欲罷不能。
他形容太極拳對他而言是一個“無底洞”,一踏進去後便難於抽身,而這一學便超過50年,生活已經離不開太極拳,幾乎與太極拳融匯貫通了。
張子根在開始學太極拳時,因為不瞭解其規則,也沒有名師指導,結果只是糊里糊塗地的學,在學了約30年後,才發現太極拳其實並非只有招式而已,相反的,其內涵更是深奧無比。
海內外尋訪名師
因此,他開始到處尋訪名師,曾遠赴中國、臺灣及新加坡等地拜師,也曾駕車到吉隆坡上太極師父的課程,一個月上4天課便要繳付1000令吉。
其堅持及鍥而不捨的努力,讓他漸漸地跨入了太極拳的門檻,心知體悟到太極拳最重要的是規則,只要弄明白其中的道理,便會得心應手,且達到健身、養身及修身的效果。
張子根解釋,太極拳是內家拳,其真諦是講求放鬆,用意不用力,打拳時集神、意、氣為一體。而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即有陰陽、有剛柔、有進退、有攻守等,簡而言之,每個動作都是有正面及反面的。
“打太極拳要如抱著一個球般,球就如陰陽,因為太極是陰陽之母,說白了就是練陰陽而已,而陰陽是對立的,因此太極拳的每個動作都是一對,可以連消帶打,進可攻,退可守。”
練拳健身養身修身
他說,打太極拳須專心鍛鍊到用意不用力,在練習時彷彿沒有了手,手是被動而非主動,如要抬手時腰先動,腰帶動身體,身體帶動手,如火車頭帶動手腳,並一氣呵成。
他說,練太極拳可以一舉三得,即達到健身、養身及修身的效果,其中養身最為重要,因為太極拳注重用意念帶動內部推動血液巡環,除防身之外,更可以達到真正的健康。
“當用意念運氣練到柔中帶剛時,便能產生能量,柔到極點變剛,所謂以意行氣,以氣運生,運而後動,成為一種力學,並可以借對方之力,借鬆柔之力,因此太極拳不怕對方孔武有力。”
掌握精髓待人處事更圓融
張子根表示,雖然楊家太極拳只有37式,但他在2000年才真正的踏入太極門,慢慢了解箇中的奧妙,並逐漸練上了癮,每天都花一些時間打太極,使生活太極化,太極生活化。
他指出,在掌握了太極拳的精髓後,對人生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因為太極拳中也包含了佛學及哲學,會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從而在待人處事方面都會更圓融,由於體鬆氣沉心靜,頭腦清醒便不會做錯事,智商也有所改善,處事也會隨機應變。
他說,許多人指要練好太極拳非常困難,這是理所當然,因為太極拳本來就是一門深奧的學問,但在練拳時若有名師指導,想著只是陰陽而已,便較容易上手。
他表示,要練好太極拳有幾項重要條件,包括師承、天分及勤奮。如果沒有名師指導,便如他般走了數十年的冤枉路。而天分可舉一反三,讓學員更快掌握竅門,勤奮則可以熟能生巧。
“而當中最重要的是太極拳的規則,其規則就如尋寶圖,要尋寶時需要有尋寶圖才能事半功倍。”
期望更多青年學習
張子根說,其實傳統的太極拳只有五大家,楊家是其中一家,過後一些宗派再分枝散葉,至今甚至是出現比賽的套路,惟這些套路多講究難度及美觀,也可稱為是技術。
他表示,由於許多人不瞭解太極拳的真諦,要推廣太極拳較為困難,有時師父要教但卻沒有人想學,因此目前只是與數名學員一起在二皇山麓練拳而已。
他指出,太極並非只有拳術而已,還有推手、太極槍及太極劍等。
他期望未來會有更多年輕人學習太極拳,因為這是太極拳是學無止境,學後也讓人受益匪淺的拳術,極值得大力推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