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保18日讯)一名在新加坡工作的本地男子本月初才因电话诈骗,被骗走了7000新元(约2万4246令吉),隔天再陷入了借贷圈套,不止再损失1500新元(约5195令吉),家人还遭到骚扰及放火烧车。
事主冯锦文(35岁,厨师)在新加坡工作了16年,他今早在万里望区州议员周锦欢的陪同下召开记者会揭露此事。
ADVERTISEMENT
他说,在10月1日自己因中了网上工作的电话诈骗,被骗走了当时用来缴租金和其他用途的7000新元,隔天即在网上看到了借贷的信息,与相关人士取得联系后,提供了对方自己的个人资料,包括大马卡号码、新加坡工作准证、银行户头和联络人号码等,同时应对方的要求下载一款手机应用程式把一些家人的联络方式也输入了。
在经过咨询后,对方告诉他无法借贷8000新元,最多只能借到几百至1000新元,于是他决定不借了;过后他再找多一组借贷单位,对方也给予类似的理由无法让他借贷想要的金额,然后他就作罢。
“10月3日的傍晚,这两组人总共汇入了1300新元进入我的户头,分别是300和1000新元,事前并没有通知我。我告诉家人这件事,他们劝我去报警,隔天我就去新加坡一家警局报案,警方也暂时充公了这笔钱来调查。”
“警方告诉我无需理会这两组借贷单位,只需要更换电话号码,然后屏蔽掉他们的电话,再通知公司、屋主和相关的人士。一开始我并没有照做,同事和家人都建议我不如还掉这笔钱,因为数额也不算大。”
屏蔽2组借贷单位 家人被骚扰
冯锦文于10月5日收到其中一组借贷单位电话,要他还500新元,另提供他一组户头号码和“clear 88”代码。他汇款后,对方告知他并没有附上代码,使得他们无法对账,必须再汇过;第二次汇款时,他附上“500 clear 88”代码,对方表示他做多了,代码不对,又要再汇过。
他第三次尝试汇款时,发现该户头无法汇过去,对方指必须先检查,约1小时后回复时,给了他另一个银行户头,这次顺利汇款,对方也收到了,他以为这样就解决了。不料5分钟后,对方致电来说由于之前两次汇款犯下的错误,导致户头“死”了,里面的1万8500新元没了,要他负责任,他当场慌了。
“刚好我和另一组借贷单位洽谈着,对方说可以帮我解决,建议开设一个群组让3人一起谈。经过协商后,第一组借贷同意以1万7500新元解决事情,第二组借贷则帮我还这笔钱,等于我欠下第二组借贷这笔款项,外加他此前借给我的1000新元。”
“对方开条件要我为他工作,但我说办不来,于是他说这笔欠款转换成由他私人借出,我只需每月还1000新元给他,外加每星期还400新元给他公司就可以了。但经过计算后,这笔钱数额太大了,我一个月的薪水都不足以还债。他也提供我另一个选项,即几天内筹获1万多元来还钱,可是这么大一笔钱,我要如何还?”
家人于是劝他再次报警,警方说无论他给了这些非法借贷多少钱,对方还是要索更多,于是他将两组借贷单位的联系屏蔽掉。过后,他的家人就受到了骚扰。
家人陆续收到威胁短讯
他说,10月6日起家人陆续收到放火和威胁视频与短讯,包括他父亲一家、妻子家人甚至妻子此前工作之处都收到,他们过后都有去报警。
“10月10日凌晨3时,他们在我怡保红坭山的父亲家放火烧车,还拍下了视频传给我吉隆坡的堂姐家,并警告说下一个烧的就是她家。”
而他父亲在车子烧后已前往报警,他事后向周锦欢寻求协助,并于16日请假回到怡保处理这事。
周锦欢:已接3借贷圈套投诉
周锦欢表示,事主此前获非法借贷汇入1300新元,过后也还了1500新元,算是还了母金加利息,希望这些借贷集团可以高抬贵手,毕竟祸不及家人,无需出动放火。
“无论如何,做出这种行为是在挑战马来西亚的法律,而且借钱的是在新加坡,为何这里的家人要受到这种遭遇?”
“我已经联系了警方,目前案件在调查中。这类涉及到两国的借贷圈套事件,今年内我也接到过两三宗投诉,通常非法分子是使用烧车和泼漆手段,希望警方能尽快解决问题,让受害者能恢复工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