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臺灣藝人創立的食肆在2022年創立,曾創下好業績,食肆還一度忙到來不及出餐引發話題,卻突然在今年8月宣告結業,讓許多人好奇結業原因。
該藝人後來出面解釋,因餐廳嚴重欠缺人手,從開店第一天就缺內場員工;部分股東還親自下場協助,甚至連睡覺也睡不好。光是內場平均就需4至6個人,後來只剩下2個人,請不到人成為無奈結束實體店的原因。
ADVERTISEMENT
我朋友的姐姐原本經營一家特色披薩店,生意不錯,食物有水準和固定回頭客,卻在某一天結束生意,原因同樣是請不到人做工。由於她的店是開放式廚房,我見到她和丈夫兩人“一腳踢”的情況,內場忙到外場,而那時還不算是餐廳最繁忙的時段。最後夫婦倆深思後,痛心結束生意。
有這麼一句話“人找工,工找人”,那到底是前者還是後者較容易?
我相信“請人荒”不只發生在餐飲業,還有許多行業如服務業、零售業、理髮、建築、農耕等,也面對請不到人工作的窘境,有的行業甚至出到比市場薪金高,還有各種福利,但依然難以招聘到人手。
不過,矛盾的是,我們同時常看到有求職者抱怨找不到理想工作而一直待業。
先勿把責任怪罪到政府的外勞政策上,因並非所有行業都需依賴外勞,有的行業還是需招本地人手居多。
我認為求職者心態很重要,新人入職,要學習的事情太多,有時還會被職場“老鳥”欺負一下,因為吃不了苦或虧而選擇另謀高就者不在少數,為此一些職位常出現空窗。
有的僱員就如“打工皇帝”,老闆罵不得,還要看員工臉色;有能力的僱員或抱著“東家不打打西家”,選擇更好的機會,沒有家庭負擔者,可能不急於找新工作。
但是,一枚硬幣有兩面,並非所有錯都是僱員,我們得換位思考,談一些僱主的問題。比如要僱員做的事跟薪資不成正比,用最“低”的薪酬,要求僱員做最多的事,讓僱員心生不平衡,萌生去意。
僱主不能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求職者不能過度自信,也不該因一些職場上的挑戰,輕易選擇離開。
人才都是經過百錘千鏈方能造就,僱主和求職者在欠缺人手問題都揹負責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