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记者心视线

发布: 4:05pm 26/11/2023

记者心视线

记者心视线

记者心视线 | 麦肖剑 · 官僚礼节可弹性安排

许多政府部门办活动,都贯彻一套“官僚礼节”。比方若有VIP贵宾出席,相关部门都会派代表出席;活动当天VIP贵宾未到,一些官员必须在场外站着等待准备迎接,然后随贵宾入场。

所以,这些官员可能在贵宾抵达前一小时,就来到现场“守候”。有的主办单位把这一官僚礼节套用在媒体身上,比方邀请媒体下午3时到;媒体抵达现场后才知道,贵宾下午4时才会现身,意即活动正式开始时间是下午4时之后,结果白白浪费了一小时。一小时时间,可以做的东西何其多!

ADVERTISEMENT

所幸许多主办单位已然了解媒体生态,邀请媒体出席的时间,就是贵宾抵达的时间,或者索性附上节目流程表,让媒体自行决定要何时抵达。不过官员们就没那么幸运。

不仅如此,其他官僚礼节还包括:各官阶官员的座位安排、称呼次序等等。有的官员对这些礼节异常执着,坚持不能搞错,有的则比较弹性。有一名官员曾说,活动开场时,司仪已经逐一称呼出席的贵宾,如果每名致词者上台时再度称呼,岂不浪费时间?“所以我致词时都会说:为了响应革新运动,一切从简,我谨借用司仪的称呼来称呼各位。”

这倒是真的。媒体已经知道,若要在致词者说话时开录音笔录音,前面至少几分钟可以先按兵不动,因为都是称呼。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早前出席国油大学“与首相亲善交流”活动时,指示政府部门在安排活动时必须做出改善,不需要请嘉宾在主宾出席前一小时就抵达,避免浪费时间和降低生产力。“我看到今天的节目表,首相抵达时间是下午1时,而人力资源部长和嘉宾安排在中午12时抵达,他们提早1小时来做什么呢?”

没有谁的时间比谁更重要或更卑微。首相的每一秒固然是为国家大事打转,首富的每一秒的确是“几百万上落”,但小市民的每一秒也是为生活忙碌,为家人奋斗。没有实际用途又为他人带来不便的繁文缛节,真的越少越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