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专栏

|
发布: 4:28pm 28/11/2023

八旬老师傅

制竹木卷帘

考功夫

八旬老师傅

制竹木卷帘

考功夫

八旬老師傅堅守家業 制竹木捲簾考功夫

报道:孔建莹
摄影:丁祖兴/刘剑英
霹:封底主文/它的诞生补QR
如今越來越多店家用回竹木捲簾,帶出復古情懷。

看似“手板眼見功夫”,沒有歷練的累積,就無法做到駕輕就熟,說的就是本期《它的誕生》竹木捲簾製作者劉志華的手藝。

ADVERTISEMENT

捲簾又稱為百葉簾,主要扮演的是窗簾遮陽的角色。以前許多老街上的建築的五腳基都能見到竹木捲簾的身影,擋住豔陽直射;有的捲簾還有繪上店家的招牌,是另類的廣告牌。

時代的洪流一度把竹木捲簾帶離大家的視線,店家多采用塑料或金屬捲簾,當潮流轉了一圈,興起復古風,如今越來越多店家用回竹木捲簾,帶出復古情懷。

有的店家會要求在捲簾上繪圖,部分製作捲簾者是找人手繪,手繪費時且較電腦輸出的價格高,不過一些店家仍交由老師傅手繪製作,著重的是質樸和有溫度的傳統氣息。

“劉開記”傳承三代

怡保舊街場錫米巷的“劉開記”是傳了三代的竹木捲簾和招牌製作店,惟由於缺乏人手,目前“劉開記”只承接竹木捲簾的生意。已年屆八旬高齡的老師傅劉志華,在接到訂單後就會馬不停蹄地趕工,以便儘早交貨給客人。

劉志華小學畢業後就開始在自家店幫忙,筆者屈指一算,他和捲簾之緣,已達74年之久。他表示,家人沒有手把手地教導,在店裡看著大人制作,耳濡目染就學會了,工多藝熟。

購竹片曬成褐色編織

竹簾的原料為亞答竹,劉志華指出,在30年代,開竹切割的步驟是人手切割,這個步驟工序最多,現在已改為直接在市面上購買現成切割好的竹片來製作。

亞答簾的長寬依顧客要求而定,該店目前製作最寬的捲簾為10呎,以前最寬為12至15呎;劉志華舉例,12呎的竹子可分割出約8片竹片,要製作一張捲簾,預計至少要200片竹片。

買回來的竹片為青色,需經過日曬,天氣熱的話,曬個3星期,直到從青色轉為褐色,方能使用。竹片一邊略粗糙的紋理要以刀子削掉,使其平滑,就進入編織步驟。

家傳鐵梭子沿用至今

劉志華把一堆竹片置於身後,他的身前是一個簡易搭起的工作橫頭凳,把竹片逐一放上去,以一來一回交疊的手法編織起來。

繫上尼龍繩的家傳鐵梭子是祖輩時期沿用至今,挺有重量的,看劉志華彎曲身子低頭編織起來彷彿毫不費力,背後卻是數十年累積的功力,新手做的話恐怕不消片刻就會感覺腰痠背痛。

橫頭凳的邊緣有些幼細的刻紋,那是年月間他來回交疊編織留下的印記。編織需要技巧,師傅一邊編一邊得調整鐵梭子拉上拉下,逐一把竹條索緊,最後成為一幅簾子。

霹:封底主文/它的诞生补QR
劉潤鳳示範用刀子削走竹片略粗糙的紋理。
編織好後須上漆或樹脂油

編織的半途,劉志華拿起捲尺和粉筆,往捲簾上量度一個尺寸後以粉筆記下。他說,怕編著編著入了神,會不自覺地超過了顧客要的尺寸,所以要做記號。

“以前是以機器編織,機器編織只需一小時就能完成編織;20多年前政府規定要使用機器的活兒必須要在廠房做,我們不想搬去工廠,只好改為人手處理。”

人手編織是手工活,費時是必然的,劉志華以8呎高的捲簾為例,要花一整天去編織,不包括其他工序。

捲簾編織好後,便上漆或樹脂油,前後皆要刷上;捲簾刷好漆,高掛晾乾後,就完成了製作捲簾的全部步驟。

提供修補舊捲簾服務

劉志華不僅製作新的捲簾,同時有修補舊捲簾的服務,前提是竹子的狀況得完好;修補是更換繩子,把卷簾全部拆開再重新編織。

“捲簾保存得好就耐用,竹片忌水,掛在室外的竹捲簾,日曬雨打,不能耐上一年。”

劉志華搬出製作了一半的木捲簾給記者示範。瞧他雙手捧著木捲簾走出,臉不紅氣不喘,腰背挺直,可見其老當益壯。別以為木捲簾不重,筆者單手去稱重過,估計至少有5公斤重。

竹捲簾使用尼龍繩銜接,木捲簾則以鐵線結合,小盒子裝著掰彎成U形的鐵線,那是把木板條編織銜接起來的“牙齒”,把木條連接起來製作為簾,編織手法和銜接工具與竹捲簾不同。

把U形鐵線插在板子跟板子之間,尖出來那頭以尖嘴鉗往回夾緊後,再剪掉多餘的部分,這個動作略不小心,很容易刺傷指尖。

曾花半年為度假村制200簾子

劉志華的么妹劉潤鳳提及,捲簾目前還有市場,特別是經營餐飲業者和住宿業者會訂製;“劉開記”經手過最大筆的訂單,是為邦咯島度假村製作200幅簾子,當時花了半年才完成訂單。

“劉開記”是家族生意,劉志華共13個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七,劉潤鳳回憶道,以前一家人一起分工合作製作捲簾和招牌,很開心熱鬧;如今就只剩七哥一人獨撐生意。

“在難找到竹子原料的情況下,顧客會退而求其次選擇木捲簾,後者是以白立木製作,價錢方面相差不遠。”

嘆收入微薄沒人要學

竹捲簾的手工會否沒落?劉志華表示,很少原住民砍竹子了,年輕的原住民更傾向在外做其他工作;他感嘆,製作捲簾收入微薄,沒有人要學,而且生意不穩定,有訂單才開工。

劉潤鳳說,哥哥責任感很重,即使體力大不如前,卻是老而彌堅,會堅持守著家業,直到不能再做為止。

霹:封底主文/它的诞生补QR
U形的鐵線銜接木捲簾。
霹:封底主文/它的诞生补QR
繫上尼龍繩的家傳鐵梭子是祖輩時期沿用至今。
霹:封底主文/它的诞生补QR
編織中途以捲尺測量後用粉筆記下尺寸。

 

霹:封底主文/它的诞生补QR
竹片買回來是青色,經曬乾為褐色,削平滑後才進行編織。
霹:封底主文/它的诞生补QR
竹捲簾的原料為亞答竹。
霹:封底主文/它的诞生补QR
劉志華以一來一回交疊的手法編織竹捲簾。
霹:封底主文/它的诞生补QR
兩邊刷好的捲簾高高晾起風乾。

 
霹:封底主文/它的诞生补QR
編織好的捲簾刷上油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