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保13日讯)曾吉京丁新村华裔妇女黄玉莲昨日载孙女上学途中遇车祸身亡意外中,家属表示曾多次向村长投诉交通灯故障不果;惟村长表示从未接获任何投诉,双方各执一词,目前仅能等待工程局、交通局及发展商三方的报告,以采取下一步行动。
廖国祖:母亲死因头部及胸部内出血
黄玉莲小儿子廖国祖受访时指出,他昨午5时左右收到通知可前往太平间办理领尸手续,并于晚上8时20分开始进行诵经仪式。
ADVERTISEMENT
他说,解剖报告指出母亲死因是头部及胸部内出血,将于周五上午10时举殡,随后移至富宝山庄火化,将与父亲合葬。

“母亲在出事前一晚,即周一晚上致电我,告知来临的学校假期计划前往柔佛及菲律宾游玩和探亲,不料次日早上发生车祸。”
询及有关母亲生前与二哥的一对儿女同住曾吉京丁新村的住家,之后孙子和孙女的去向时,他说二嫂将会回来照顾一对子女,二哥则将持续留在菲律宾工作;作为叔叔的他亦会搬回来居住,帮忙照顾侄子侄女。
他说,有关村口并非第一次发生车祸,本身也曾亲眼看过车祸发生经过,但都仅是轻微的碰撞,本次母亲的车祸事故相信是最严重的一次。
他说,截至目前未有看到任何单位前来协助修理交通灯,而居民们也曾多次向曾吉京丁村长作出投诉。

村长黄景祥:村民需以正确管道投诉
有指当地村民就交通灯无法正常操作一事多次作出投诉,曾吉京丁村长黄景祥强调本身未曾接获任何居民投诉,并促请村民若想向有关部门提出投诉,需提呈书信以正确管道作出申诉。
他说,村口前的交通灯已安装了约2年,但因发展商缴付电费已有一段时间,加上电力不够,两大主因导致交通灯无法启用。
“位于最靠近的拱桥电力分站拉电线来到这里(曾吉京丁),再衔接珠宝的街灯、佳邦园,其中一条负责珠宝街灯的电缆,另有一条电缆再衔接至丹那依淡,造成电源不足。”

他说,警方已把昨日的事故报告呈交予工程局,而因为发展商位于路旁的设施暂时尚未完成,所以工程局及交通局无法批准启用交通灯,必须由三方去开会协商,才能启用红绿灯,但目前暂未收到进一步的消息。
“之前当局曾举办简报会,讲述有关工程进行的阶段。在昨天出事后,我在拿到报告后已向有关单位进行投诉,要求三方尽快针对此事展开后续行动。”
他指出,交通灯无法操作不是他所管辖的范围,国能也曾针对此事进行投诉至总部,或将要求乌鲁近打区州议员阿拉法亲自到来村里,向居民解释事件来龙去脉。

这宗车祸是于昨天早上7时许发生在曾吉京丁新村前,死者黄玉莲家人怀疑车祸肇因可能与位于村口的交通灯没有操作有关,希望有关单位尽快把交通灯维修重新操作,避免再次发生车祸事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怡保25日讯)民风纯朴的红毛丹曾吉京丁新村(红屋仔),至今仍保留互赠年菜的农村风俗,农民在赶年关忙收成的农活过后,于除夕前主动将新鲜收割的生菜、芫荽、青葱和芥菜递上,送给左邻右舍,使浓郁人情味一代代流传下去,意义深远。

村长黄景祥向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表示,从新村成立,甚至更早以前就存有交换年菜的传统了,早年还有养猪养鱼,村民之间以本身种植的年菜,换取猪肉和鲩鱼,不必挤巴刹采购,也节省了一笔,既充满关怀,也形成了众乐乐的年味年景。
他指出,在能力有限,资源匮乏的农业社会年代,乡情和邻里之情格外受到重视,在价钱最好的年节,菜农特地留下一批,恐怕还是长得最鲜美的年菜作为人情,自己所拥有的,不吝于跟他人分享,是送是收一样福气满满,促进彼此和睦关系,这是温暖人心的富足体现。
他说,随着人口外流和不断老化,以及附近一带不断发展,如今已没有了猪寮踪影,鱼塘亦消失了,耕地已越来越少,以往回赠的猪肉和鲩鱼,已被村民亲手制作的腊肠与年饼或年柑取代。
黄景祥提到,村内潮州籍贯的村民占了八成,可谓是一座潮州村,年长一辈都是以乡音交谈,故村民承先启后,坚持种植一年一收的潮州人年食─姜薯和大薯,虽然市场不大,也只有潮州人购买,但曾吉京丁延续这项传统,才没有被时代洪流淘汰,送出姜薯和大薯,潮州人尤其珍惜。
“通过村民投入心血栽植出来的农作物,无论换取到甚幺应节食品,都是物轻情意重,所舍与所得的深厚情谊,非价值所能衡量;非常可惜的是,年轻人已逐渐淡忘或根本不晓得互送年菜年食的风俗,但还是有一批村民把关,默默守护着传统。”

黄金凤(53岁)说,一直以来都没有购买年菜的习惯,而是以本身制作的蟹柳、炸芽菇片、薯粉饼、炸虾饼和花生饼跟邻居交换所得,生菜连同鱼丸和猪肉丸煮汤,芫荽与青葱搭配白斩鸡,芥菜做成菜脚。
“新村对面曾是一片菜园,家公开辟莲藕塘,在过年时,以莲藕用作交换,直到七八年前,这些地段已发展成为住宅区。”

黄林添(75岁)小时候从父亲口中得知,他出世第三天,便从耕地搬到新村,可想而知,那时候就开始了互换年菜风俗。
他于六七岁开始采木薯叶、番薯藤和香蕉树身用来养鱼喂猪务农,村民早期在新村一隅开设猪寮,每户至少养上四五只,数量到二三十只都有,所以那个年代的新春佳节,猪肉和鲩鱼也是交换送礼。
黄林添栽种各类青菜、姜薯和芋头,其太太刘日妹(75岁)按照潮州人习俗,于年初一烹煮汤圆拜祭,然后一家人食用;他把姜薯和大薯送给邻居和亲友,可谓是潮州人大方得体的手礼,并接获腊肠、花生、年糕和年柑回礼。

廖秀月(57岁)在屋前种下生菜、芥菜和菜心花,发现今年的芥菜长得特别肥美,数量足够4个家庭食用,她打算分给姑姑和弟妹。
“香脆的菜心花是火锅料理的一道青菜,芥菜会在年初二或三收割,结合各种菜肴做成味道酸辣的菜脚。”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