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務農較為少見,來自美羅的32歲何文煥是其中一個年輕農人,鍾愛大自然環境的他3年前從攝影師工作轉行全職務農,專門管理榴槤芭。
報道:林綵潔
ADVERTISEMENT
攝影:劉劍英
年輕人務農較為少見,來自美羅的32歲何文煥是其中一個年輕農人,鍾愛大自然環境的他3年前從攝影師工作轉行全職務農,專門管理榴槤芭。
他與農業頗有淵源,父母種植油棕,他自幼經常跟著父母一起進出油棕芭,耳濡目染下對種植培養起濃厚的興趣。
中五還沒畢業,他就先到美羅的照相館兼職,邊做邊學,畢業後和夥伴一起開設了相館,攝影工作一做就是8年。
年輕人搶手
攝影工作繁忙喧譁,他覺得自己還是比較適合也比較喜歡在大自然環境下工作,因此,從事攝影工作的期間,他租下了一片榴槤芭,務農之路從此開始。
“原本我打算推掉榴槤樹轉種菜,剛好那時是榴槤掉的時候,我就想拾完那些榴槤才推掉。當時榴槤很有市場,我過後發現其實種榴槤也不錯,而且那邊的都是老樹,推掉很可惜。”
現在務農的人多數已年邁或是外地園主,他們很需要人手替他們管理芭場,很多年輕人都往外地發展,普遍上也覺得“耕芭佬”很辛苦,沒人要做,所以像他懂得管理又願意做的年輕人特別搶手。
管理工人最難
他兼顧攝影工作的期間也承接管理別人的榴槤芭場,在美羅土生土長的他有能力找到原住民工人負責除草、施肥等工作。
目前他管理著9個榴槤芭場,分佈在美羅、宋溪、打巴和丹絨督亞冷,每當榴槤季節,他就十分忙碌,幾個芭場來回跑。
說到管理芭場最挑戰的事,他不加思索的說管理工人最難。“原住民不可以月尾一筆過出糧給他們,糧出完了他們就不來做工了,所以我會在月初3日4日的時候才出糧。不過,也要經過過濾,換了一批又一批的工人才找到比較穩定的。”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有機榴槤風味較好
疫情爆發期間,攝影行業全面停頓,何文煥把重心都放在農業上,慢慢的轉行全職務農。
他管理的芭場主要是傳統種植的榴槤,宋溪則剛開始種植有機榴槤和蔬菜,有機榴槤的種植較傳統的更具挑戰。
“有機榴槤用的有機肥和有機農藥比較溫和,效果和吸收慢,果樹生長慢,而且收成不穩定,產量比傳統的少,不過有機榴槤風味好一些,有它的追崇群,價格比傳統榴槤貴上一倍。”
他比較熟悉傳統榴槤種植技術,起初接管有機榴槤種植時一竅不通,唯有自己掏錢包上課學習、向前輩討教,後來公司也有給予他培訓。
學會辨別榴槤品種
打巴榴槤芭場的老樹至少60年到70年,品種除了甘榜榴槤,還有D24、101、紅蝦、88和貓山王等。
他主要的工作就是收榴槤、分榴槤和運輸銷售,剛開始他對分榴槤一竅不通,每一個榴槤在他眼裡都一樣,他交貨給人時觀察對方分榴槤,從中偷師。
“D24的尾那邊有一個大概5分錢大的圓圈,101的刺長、尾尖、果圓,貓山王尾有星形。”
最怕果實被小動物吃掉
種榴槤也最怕果實被松鼠、猴子和山豬吃掉,他的原住民工人會用彈弓或吹筒趕松鼠和猴子,山豬則要不時巡邏驅趕他們。
“最怕就是榴槤差不多要熟的時候,猴子跑去採來玩,它們不怎麼吃,就是喜歡採下來玩,不然就是打花的時候,有花香,它們就來採到滿地都是,遇上山豬群反而不太怕,遇上‘獨頭山豬’可能會有攻擊性。”
種榴槤其實也不容易,因為榴槤比較“小氣”,尤其貓山王容易感染疾病,尤其是因潮溼氣候、營養缺乏和蟲害造成的“黑頭病”,樹身顯現一大片因腐蝕而產生的黑斑,必須為它們上藥才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