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有一句老話:“臘味風一吹,收工過年快快脆!”沒錯,嗅到臘味飄香,就知道農曆新年近了,作為華人過年不可缺的傳統食品,臘味是必備年貨,送禮自用兩相宜。
ADVERTISEMENT
臘味歷史悠久,“臘”是一種肉類食物的處理方式,它是指把肉類以鹽或醬醃漬,再處於通風處風乾,這樣可以延長肉類的保質期,符合古代人們保存糧食的生活習性。
農曆十二月也被稱為“臘月”,這個季節吹西北季候風,天氣寒冷乾燥且蚊蟲不多,最適合風乾製作臘味,春節來臨之際臘味也上市了,順勢成了應節食品。
陳奕瑋:堅持傳統好味道
陳章記臘味是營業了超過一甲子的本地老字號,如今由第三代傳人陳奕瑋(39歲)擔任掌託人,新人事新作風,年紀輕輕的他十分有自己的想法,不斷在各方面進行改良,希望與時並進精益求精,唯一不變的是堅持做出傳統好味道。
記者在陳奕瑋的帶領下參觀臘腸的製作工程,首先工人使用機器把豬肉打成碎,然後將肉碎放入攪拌機器,以糖、鹽、醬油、玫瑰露酒等調味,通過攪拌讓兩者充分混合均勻。
陳奕瑋說,下一步是“入腸衣”的步驟,透過機器直接把完成調味的肉碎泵入可食用膠原蛋白腸衣內,每一卷腸衣的長度為15公尺,灌完一卷後機器將自動停止運行,工人則負責監督和進行續補的工作。
他說,市場上有許多種可食用膠原蛋白腸衣,陳章記選用的是質地較薄,咬破脆彈的腸衣,惟缺點是容易弄破,需謹慎處理。
腸衣灌至飽滿後變成一節節,工人需要在中間位置繫上麻繩,把它綁成我們常見的一串串臘腸形狀。成型後的臘腸依序掛滿在支架上,泡水清洗後吊在小推車上瀝水,並一字排開來,避免待會放入火爐裡烤時受熱不均勻。
“入腸衣”完成 放火爐裡烤3天
臘腸送進介於攝氏49至52度的火爐裡烤3天,出爐後還得把麻繩剪斷,才可以進行包裝;一個火爐可容納9輛小推車,相等於同時烤接近1800公斤的生肉。
做臘味是望天打卦行業
曬臘腸遇下雨 肉變壞
陳奕瑋指出,以前做臘味是望天打卦的行業,進度好壞取決於老天爺臉色,如果曬臘味途中下起大雨,更需動用大量人力以最快速度把高掛在架子上的臘味收進室內,狼狽不堪,而溫度經常變化也會提高肉類變壞的幾率。
“原始的曬臘腸方式是以麻繩掛起臘腸後,把它們綁在架子上,再放到戶外暴曬風乾,如果遇上好天氣,5天就能大功告成,不過為了保持食品衛生,我國衛生部從1980年代起禁止這種在戶外曬食品的做法,過後便改成以火爐代替日曬風乾。”
不聘用外勞 機器化簡化工序
他說,除了曬臘味方式有所轉變,工廠也於90年代初開始引進機械化設備,大大簡化了製作工序,也節省人力成本,暫緩請不到工人的煩惱。
“我們一直以來堅持不聘用外勞,所以請人方面是很大的困擾,唯有藉助機器,減輕對工人的依賴。以前全靠人手製作,15名工人入腸衣就要花掉半天時間,現在機器化1個小時就能做好,而且只需要5至6名工人完成餘下的工作。”
固定供應商取貨保證品質
注重食安 用料處理謹慎
陳章記這麼多年屹立不倒,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選用安全及上等的豬肉為原料,多年以來他們只固定向一或兩家供應商取貨,確保貨源品質有保障,同時在其他材料方面的應用也十分謹慎。
“食品是非常複雜的東西,有些東西單獨食用是沒有問題的,一旦與其他材料混合就有可能產生化學效果,所以必須非常小心處理,這方面我要感謝兩位修讀食品科學系的妹妹,她們提供了許多專業意見,讓我們可以不斷改進。”
從小隨父學習 入行從低做起
陳奕瑋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正式加入工廠後便從低做起,先從洗碗洗盆開始,至後來開始學習研究豬的各部位及如何篩選出好的豬肉。一晃快20年過去了,一步一腳印走來的他經驗日益豐富,如今也有了獨擔大旗的能力。
他說,林林總總的臘味好似文化的傳承,代代相傳的好味道。臘肉、發財肉、關刀肉在老一輩的眼中是寶;年輕人卻大愛臘腸、桂花肉、潤腸,而散發濃濃“年”味的肉乾與肉絲則是一家老小的至愛。
雖然機器盛行,大部分臘味都以機器代勞製作,可是唯獨肉乾仍是以純手工一片片炭烤出來的。他解釋,要烤出香噴噴、徘徊在要焦與不焦邊緣的肉乾可不是這麼容易,更不是人人可以做到,所以每逢新年,他都會聘請老手班底把關,希望保留最傳統的年味。
在陳奕瑋的成長過程中,少不了他和父母及弟妹一起在工廠熬夜趕製臘味的回憶,臘味對於他而言,不僅僅是一種食品,更是與家人團聚的味道。他希望無論時代如何改變,這些傳統老味道都不會消失,就如家的溫暖般,永遠都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