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面,早期被稱為“刀麻切”,為傳統的客家麵食之一,亦是許多食客喜愛的平價美食。一碗湯鮮味美的板面,總是能夠溫暖人們的胃,富有嚼勁和爽滑的麵條一口吸溜,再喝下一口溫熱的濃湯,那份暖,叫人再三回味。
ADVERTISEMENT
其實,板面又是經過怎樣的工序才能製作出來的呢?本期《它的誕生》,將為讀者剖析爽滑彈牙的板面誕生,揭開其製作過程。
制面添加雞蛋食油口感更好
板面最大的特色在於,麵條都是現點現做,一般上小販都會事先把麵糰搓好,待顧客點餐後,才將麵糰放入制面機裡壓扁壓薄,再切成條狀或捏成大小不一的扁塊狀;有些地區亦稱扁塊狀的板面為“麵粉粿”。
在怡保崑崙喇叭華仔點心茶樓內,鄭榮俊(65歲)每天晚上皆躲在後方的小廚房裡,在悶熱的環境下,從不言苦地默默製作板面,直至深夜。
與普遍印象中的板面不同,他所製作的板面,不僅使用大眾所熟知的基本材料如麵粉、水與鹽而已,更添加了雞蛋與大量食用油,讓麵條的味道別具風味。
鄭榮俊接受《大霹靂》社區報訪問時指出,添加食油是為了讓麵條更滑溜軟糯、吃起來感覺更爽口。
他說,在麵糰內加入鹽則是為了幫助提鮮,並非為了調味;雞蛋本身沒有味道、且帶有腥味,放鹽可幫助去腥增香,更能凸顯板面在湯中的鮮味。
每晚制10公斤麵糰
鄭榮俊每晚會製作10公斤的麵粉團,鑑於數量龐大,必須分開兩次揉搓,每次5公斤,整個麵糰製作過程需時逾一個半小時。
“一粒雞蛋搭配1公斤的麵粉,先把5公斤的麵粉摻和其他材料揉成大面團,再分割成小麵糰,繼續揉至表面光滑,每個小麵糰費時約15分鐘,當面團按壓時,會自行彈起恢復原狀,就可擱置在一旁醒面。”
真實職業為泥水匠的鄭榮俊,手臂和手指皆非常有力,捏出來的麵糰勁道結實,儘管廚房裡有揉麵的機器,但他依然堅持選擇以人手捏麵糰。
機器制面團口感較硬實
他披露,機器製成的麵糰口感較硬實,惟手捏的麵糰則可搓出質感與韌性、才會硬中帶軟,這是機器與人手無法相比的地方。
“有些板面吃下去會黏牙,不宜咀嚼,那是因為麵條裡缺少了韌性。”
制好的麵糰需放入紙袋中,再拿到冰箱裡冷藏數個小時,讓麵糰裡的水分慢慢稀釋、滲透進麵糰裡自行發酵,如此做出來的板面才會軟滑、口感更佳。
鄭榮俊補充,待開檔營業時,把麵糰再切分成僅有150克的小麵糰,放入扞面機器壓扁成薄面後;就可依據顧客的選擇,將薄面置入絞面機器內切成條狀,抑或用手撕成塊狀,汆熟後的麵條,就是家喻戶曉的板面了。
到處吃板面“偷師”
鄭榮俊披露,本身很愛吃板面,只要聽到別人說那裡有好吃的板面,他都會去嚐鮮;倘若找到對味的,就會嘗試模仿別人的製作手法,自己在家學習調製。
他說,沒人教會他板面製作秘方,但少年時期曾在製作雲吞麵的工廠工作,興許本身也有了一些制面的知識。
他表示,製作過程中也遭遇過失敗,如麵條的韌性不夠、過軟等,慢慢累積經驗,一邊改良配方一邊製作,從而摸索出自身一套揉搓板面的功夫。
板面檔由姨姐及外甥女經營
鄭榮俊說,茶樓裡的板面檔口並非由他售賣,而是茶樓老闆娘兼其姨姐鄭瑞玲及外甥女戴碧霞從去年開始經營,作為妹夫和姨丈的他僅負責制面。
他補充,基於戴碧霞的手勁不足,他便為外甥女代勞,扛下製作麵糰的責任,每晚下班後到茶樓裡新鮮製作,讓母女倆可在第二天開檔售賣,為食客捏出一碗口感嫩滑且勁道柔韌的板面。
另一方面,戴碧霞在煮麵過程頗為講究,先準備一鍋開水用於汆熟板面,才淋上充滿佐料的高湯,避免直接把板面丟進湯裡煮熟,這樣會使湯底帶有面糊味,影響麵食和整體的口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