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专栏

发布: 5:51pm 27/02/2024

板面

它的诞生

板面

它的诞生

它的誕生 | 鄭榮俊堅持人手捏麵糰 爽滑彈牙板面 誕生

报道:陈咏琪
摄影:丁祖兴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色澤奶黃的板面,是制面人的心血結晶。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把薄面移至絞面機器後,一條條白嫩的板面就出來啦!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一碗冒著熱氣的麻辣板面,鮮紅色香辣湯底叫人垂涎欲試。

,早期被稱為“刀麻切”,為傳統的客家麵食之一,亦是許多食客喜愛的平價美食。一碗湯鮮味美的板面,總是能夠溫暖人們的胃,富有嚼勁和爽滑的麵條一口吸溜,再喝下一口溫熱的濃湯,那份暖,叫人再三回味。

ADVERTISEMENT

其實,板面又是經過怎樣的工序才能製作出來的呢?本期《它的誕生》,將為讀者剖析爽滑彈牙的板面誕生,揭開其製作過程。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製作板面所需用到的材料,包括麵粉、雞蛋、食油、水及鹽。

制面添加雞蛋食油口感更好

板面最大的特色在於,麵條都是現點現做,一般上小販都會事先把麵糰搓好,待顧客點餐後,才將麵糰放入制面機裡壓扁壓薄,再切成條狀或捏成大小不一的扁塊狀;有些地區亦稱扁塊狀的板面為“麵粉粿”。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儘管有揉麵的機器,但鄭榮俊依然堅持以人手捏麵糰,保持麵條的品質。

在怡保崑崙喇叭華仔點心茶樓內,鄭榮俊(65歲)每天晚上皆躲在後方的小廚房裡,在悶熱的環境下,從不言苦地默默製作板面,直至深夜。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在麵糰中添加食油,讓製作出的麵條口感滑嫩、享用起來更爽口。

與普遍印象中的板面不同,他所製作的板面,不僅使用大眾所熟知的基本材料如麵粉、水與鹽而已,更添加了雞蛋與大量食用油,讓麵條的味道別具風味。

鄭榮俊接受《大霹靂》社區報訪問時指出,添加食油是為了讓麵條更滑溜軟糯、吃起來感覺更爽口。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放鹽可幫助提鮮且去除雞蛋中的腥味。

他說,在麵糰內加入鹽則是為了幫助提鮮,並非為了調味;雞蛋本身沒有味道、且帶有腥味,放鹽可幫助去腥增香,更能凸顯板面在湯中的鮮味。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鄭榮俊指出,製作板面無需使用扞麵杖,只需用手把麵粉擠壓成團即可。

每晚制10公斤麵糰

鄭榮俊每晚會製作10公斤的麵粉團,鑑於數量龐大,必須分開兩次揉搓,每次5公斤,整個麵糰製作過程需時逾一個半小時。

“一粒雞蛋搭配1公斤的麵粉,先把5公斤的麵粉摻和其他材料揉成大面團,再分割成小麵糰,繼續揉至表面光滑,每個小麵糰費時約15分鐘,當面團按壓時,會自行彈起恢復原狀,就可擱置在一旁醒面。”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表面光滑的小麵糰在按壓時會自行彈起恢復原狀,即代表麵糰已製作完畢。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揉搓麵粉需要制面者使出極大的力氣,方能糅合形成麵糰。

真實職業為泥水匠的鄭榮俊,手臂和手指皆非常有力,捏出來的麵糰勁道結實,儘管廚房裡有揉麵的機器,但他依然堅持選擇以人手捏麵糰。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身為泥水匠的鄭榮俊,手臂與手指力氣十足,捏出來的麵糰彈韌緊實。

機器制面團口感較硬實

他披露,機器製成的麵糰口感較硬實,惟手捏的麵糰則可搓出質感與韌性、才會硬中帶軟,這是機器與人手無法相比的地方。

“有些板面吃下去會黏牙,不宜咀嚼,那是因為麵條裡缺少了韌性。”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制好的麵糰放入紙袋裡,再拿進冰箱冷藏幾個小時,讓麵糰自行發酵。

制好的麵糰需放入紙袋中,再拿到冰箱裡冷藏數個小時,讓麵糰裡的水分慢慢稀釋、滲透進麵糰裡自行發酵,如此做出來的板面才會軟滑、口感更佳。

鄭榮俊補充,待開檔營業時,把麵糰再切分成僅有150克的小麵糰,放入扞面機器壓扁成薄面後;就可依據顧客的選擇,將薄面置入絞面機器內切成條狀,抑或用手撕成塊狀,汆熟後的麵條,就是家喻戶曉的板面了。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把小麵糰放入扞面機器內,反覆碾壓成薄面。

到處吃板面“偷師”

鄭榮俊披露,本身很愛吃板面,只要聽到別人說那裡有好吃的板面,他都會去嚐鮮;倘若找到對味的,就會嘗試模仿別人的製作手法,自己在家學習調製。

他說,沒人教會他板面製作秘方,但少年時期曾在製作雲吞麵的工廠工作,興許本身也有了一些制面的知識。

他表示,製作過程中也遭遇過失敗,如麵條的韌性不夠、過軟等,慢慢累積經驗,一邊改良配方一邊製作,從而摸索出自身一套揉搓板面的功夫。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戴碧霞先把板面用清水汆燙一輪,避免直接在湯裡煮熟導致出現麵糊味。

板面檔由姨姐及外甥女經營

鄭榮俊說,茶樓裡的板面檔口並非由他售賣,而是茶樓老闆娘兼其姨姐鄭瑞玲及外甥女戴碧霞從去年開始經營,作為妹夫和姨丈的他僅負責制面。

他補充,基於戴碧霞的手勁不足,他便為外甥女代勞,扛下製作麵糰的責任,每晚下班後到茶樓裡新鮮製作,讓母女倆可在第二天開檔售賣,為食客捏出一碗口感嫩滑且勁道柔韌的板面。

另一方面,戴碧霞在煮麵過程頗為講究,先準備一鍋開水用於汆熟板面,才淋上充滿佐料的高湯,避免直接把板面丟進湯裡煮熟,這樣會使湯底帶有面糊味,影響麵食和整體的口感。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鄭榮俊使用已煮過的開水,依次倒入麵粉中。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已稱好的小麵糰可放入扞面機器裡壓扁成薄面。
它的诞生/ 可搓出质感韧性 郑荣俊坚持以人手捏板面
每個小麵糰定在150克重量。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6:44pm 17/12/2024
它的诞生 | 种水草造骨架 展现生气勃勃 鱼缸造景疗愈
它的诞生/霹:18日见报/封底主文/鱼缸内种水草造骨架 水中生态美景纾压
鱼缸造景可说是工程、园艺、艺术和养殖的结晶,在世界掀起一股潮流。

鱼缸造景可说是工程、园艺、艺术和养殖的结合,一个健康的鱼缸造景生态系统,是由鱼、水草及微生物构成的生态,展现生气勃勃的气息。

通过玻璃,水中的映像色彩显得更加丰富,水草在摇曳起舞、鱼儿自在悠游,看着看着……让人瞬间解压。

它的诞生/霹:18日见报/封底主文/鱼缸内种水草造骨架 水中生态美景纾压
柯茹馨一丝不苟地为鱼缸,打造一个健康美丽的水草生态环境。

柯茹馨形容为“水草缸”

艺木可求森林创意(eQuaWorld Forest Creations)负责人柯茹馨从事鱼缸造景行业已有20年,而她喜欢将之形容为“水草缸”。

她接受《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表示,她平时也教导有兴趣者设计水草缸,把“大自然”带到家里去。

它的诞生/霹:18日见报/封底主文/鱼缸内种水草造骨架 水中生态美景纾压
制作鱼缸造景的材料有鱼缸、水草、木头、石头、彩石、莫斯和小榕等。

她表示,要开始打造水草缸时,基本上需要一个鱼缸、一个适合水草的灯具和过滤系统。

接下来就是用来做骨架的木头或石头,也可以两个结合在一起,视需求而定。其他材料则是水草泥、水草、莫斯(moss)、小石、益菌、益菌食物和震动底床的成分,工具方面则有用来固定骨架的胶水。

它的诞生/霹:18日见报/封底主文/鱼缸内种水草造骨架 水中生态美景纾压
在石头和木头之间的面纸涂上胶水粘合起来,形成骨架。
它的诞生/霹:18日见报/封底主文/鱼缸内种水草造骨架 水中生态美景纾压
将做好的骨架放入鱼缸中。

首先石头和木头用一个面纸黏在在一起,设计成简单的骨架,并在面纸上洒上泥粉,以进行掩饰,过后再挤点胶水,将做好的骨架放在鱼缸内。

它的诞生/霹:18日见报/封底主文/鱼缸内种水草造骨架 水中生态美景纾压
在水草泥之前,先加入益菌。

她说,做一个健康的水草造景,其底床非常重要,在还没放泥土之前,要先加益菌和益菌食物,当水草的根部腐烂,会解决解决问题。

她将益菌和食物放在骨架后面,最后就是一种可以震动底床的成分,过后倒一些石子进去。

它的诞生/霹:18日见报/封底主文/鱼缸内种水草造骨架 水中生态美景纾压
在鱼缸后方倒入水草泥,厚度大约三寸高。

“接下来就是放ADA日本水草泥,将泥倒入至鱼缸内,高度约为三寸,以便水草根部比较容易插进泥中。”

过后再拿扫子轻轻将骨架扫干净。

它的诞生/霹:18日见报/封底主文/鱼缸内种水草造骨架 水中生态美景纾压
在鱼缸前面倒入白色的彩沙,和鱼缸后部的景色制造反差效果。
制造“反差”效果有步骤

为了在造景制造“反差”(contrast)效果,即前方亮一点,柯茹馨会加一些彩沙,例如白色的沙,整顿后,喷洒一点水,让沙变得潮湿,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展开种水草的步骤。

她指出,在选草的次序方面,大概分成粗叶和幼叶,而粗叶通常是放在前面,比较靠近眼前的东西,通常是看到比较大的;幼叶则是放在后面,因为远方的东西,看到比较幼。

过后她用钳子将水草一株一株插进泥土里,因为水草本身有其根须,过后会生根和成长,过后就开始在鱼缸中置入水。

它的诞生/霹:18日见报/封底主文/鱼缸内种水草造骨架 水中生态美景纾压
用夹子将一株株的水草插入泥里面。
饲养米虾增添点缀

柯茹馨说,这个时候,简单的背景布置已做好,但是在鱼缸前方显得有点空洞,可以增添可以点缀的元素,例如莫斯。除了点缀,若有饲养米虾,米虾可以从莫斯中摄取食物。

它的诞生/霹:18日见报/封底主文/鱼缸内种水草造骨架 水中生态美景纾压
鱼缸造景差不多完成,即可以用水管注入水。

“而要塑造莫斯石,则要动用缝衣线,首先将薄薄一层的莫斯附在石头上,再用线绕卷数圈和打结,再剪掉多余的慕斯,确保莫斯生长出来后,长度一致。”

她说,过后在前方放一个迷你小榕,小榕适合于光线不足的地方。

它的诞生/霹:18日见报/封底主文/鱼缸内种水草造骨架 水中生态美景纾压
健康的鱼缸造景生态系统,展现生气勃勃的气息,令观者瞬间解压。
用手机控制色调光普

鱼缸造景打造好,接下来就是添加光照系统和过滤系统。

柯茹馨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只要一台智能手机在手,就可以控制色调和光普。该操作系统是自动化,除了可自动调色,还可以自动开关灯源。

它的诞生/霹:18日见报/封底主文/鱼缸内种水草造骨架 水中生态美景纾压
如今使用智能手机,即可操控鱼缸的光谱和色调。

“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怎样去维修和修剪已长好的水草。”

她说,水草缸成熟后,就可以加生物如鱼进去。而水草缸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才趋向稳定。

她说,水草是来自淡水的植物,种植2周后,就可以看到水草的成长了。

它的诞生/霹:18日见报/封底主文/鱼缸内种水草造骨架 水中生态美景纾压
柯茹馨完成鱼缸造景,不过鱼缸生态需3个月才趋向稳定和可以放入生物如鱼。
欣赏冒泡青绿水草疗愈舒心

鱼缸造景在全世界包括韩国都很夯,在怡保的玩家涵盖华裔和友族,只是玩的人不多。

柯茹馨指出,基本上如果要打造一个鱼缸造景,包括灯光、益菌等需500至600令吉。

她说,现代人精神紧张、忧郁和面对压力,很多顾客马不停蹄地工作,但一看到水草缸,可以1小时坐下来欣赏。

“看着青绿的水草因为呼吸而在水中冒出氧气泡泡,眼睛瞬间感到舒服,疗愈舒心。”

在保养方面,她分享说,每个星期换一次水,草长了,就要修剪。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