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即时国内

发布: 4:26pm 11/03/2024

霹雳区学记队40周年庆

霹雳区学记队40周年庆

倪可敏:學記隊傳承華文華語 “我當學記終身愛華文”

倪可敏:学记队传承华文华语  “我当学记终身爱华文”
霹靂區第5及第6屆學記的倪可敏(右六)以學長身份回饋學記隊,自掏腰包贊助2萬令吉給霹靂區學記隊40週年慶,由曾翎龍(左五起)、麥肖劍和黃傳易接領模擬支票。左一起是王國剛、黃一豪、鍾欣原、李錦禧,右一起是曾秀珍、謝國權、陳素鶯、馮溍敏、關和貴。(劉劍英攝)
倪可敏:学记队传承华文华语  “我当学记终身爱华文”
許多學弟妹看到倪可敏(中紅衣者)都非常興奮,圖為第31屆學記和學長拍下這張熱情滿滿的合照。(劉劍英攝)

(怡保11日訊)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倪可敏說,語言是民族的根,華文華語是華人的根,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星洲日報學記隊在這方面扮演著傳承的角色,而成為學記也使他對華文產生了終身的摯愛。

ADVERTISEMENT

他說,他當年成為星洲日報學記時,曾經不斷投稿,除了獲取稿費賺到零用錢外,他在從政後更親自寫稿,向星洲日報發了至少2000份文告。

倪可敏是星洲日報霹靂區第5和第6屆學記,他昨晚在怡保出席霹靂區學記隊40週年慶晚宴上致辭時表示,成為學記那兩年所得到的訓練和磨練,讓他學到很多,更從學記投稿方面賺了不少錢。

“爸爸給我的零用錢是一天1令吉,通過學記投稿,我每個月至少賺100令吉。當年我不斷的投稿,也成為十大學記之一,更令人感恩的是,因為投稿的關係,使我對華文產生了終身的摯愛。”

“因此,除了大馬教育文憑(SPM),我到了中六還堅持報考大馬高級學校文憑(STPM)的華文科,STPM號稱是世界上最難考的考試,而華文科更是最難考的科目。當年我中六放學後到私人學校上華文課,堅持的那兩年是一生中最寶貴的體驗之一。”

倪可敏:学记队传承华文华语  “我当学记终身爱华文”
霹靂區學記隊送給倪可敏的紀念品是特別製作的相簿,裡面集合了倪可敏從2013年仍是國州議員之時到如今出任部長,與霹靂區學記隊的情緣,包括曾經贊助霹靂區學記隊培訓營經費、參觀國會的交通費用等等,還有一張倪可敏當初當學記時的青澀照,他表示這本相簿非常有紀念價值。右一是馮溍敏,左一起是曾翎龍、麥肖劍、黃傳易。(劉劍英攝)

他憶述,由於那幾年的華文苦練,在從政後最少發了2000份文告給星洲日報,全是自己寫的。他的工作是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寫文告給星洲日報,所以2000篇文告,這紀錄是空前的,但希望不是絕後。

他指出,他於1989年加入學記隊,當年要申請成為學記非常不容易,是要在學校裡面最優秀的學生之一,還要通過華文學會老師們的推薦,更要面試才可以成為學記。

“學記隊能夠走過40年,非常不容易,也非常值得去珍惜。真的是如學記的13179‘一生一起走’,在場每位可說一日學記人,終生學記人。我剛才聽了“學海之歌”,感觸良多,那是當年年少充滿少年情懷的情歌。”

“許多老學記當了父母,有的甚至可能晉升公公婆婆級,也有學記的孩子成了第二代的學記。我的侄女,就是星洲日報第38屆的學記,已傳承了第二代,值得我們格外的珍惜。”

“我希望,學記隊40週年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始,讓我們約好50週年時,再一次回家歡慶這個半世紀的聚會。”

倪可敏:学记队传承华文华语  “我当学记终身爱华文”
倪可敏:一日學記人,終生學記人,聽到《學海之歌》再度響起,感觸良多。(劉劍英攝)

倪可敏表示,今年適逢星洲日報95週年報慶,華文報一路辦來非常不容易,華文報、華校、華基政黨和華團都是華社四大中流砥柱。

他說,支持華文報傳承文化和語言責無旁貸,他個人這次捐助了2萬令吉給霹靂區學記隊。另外,房地部決定支持星洲日報的廣告,用最實際的行動來支持星洲日報,以便繼續珍惜文化語言,讓她一代代傳承下去。

曾翎龍:學海季刊4月出版

星洲日報文教部主任曾翎龍致辭時說,全新的《學海》季刊創刊號將在4月正式出版,這季刊每三個月出版一期,一年出版四期,主打青少年需要知道的、喜歡的、文化、教育和娛樂兼具的內容。

“告別週刊的出版形式後,搖身一變成季刊的《學海》頁數增加了,有更多的空間規劃更有深度的內容。學校開學了,創刊號的專題正是“開學季”,聚焦討論中學生開學的日常、小學升上中學的心情、課室裡的座位選擇等等。”

“我們還有給予青少年正確觀念的性教育和心理輔導專欄;培養思辨能力、學習從不同角度看待課題的辯論版,以及特別邀請馬華著名作家牛小流撰寫推理小說。在網路和手機閱讀影像化和碎片化的今天,《學海》季刊通過篩選的文字和篇章,培養中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讓中學生重新感受閱讀的美好。”

他說,霹靂區學記隊是星洲日報第一支學記隊,而《學海》週刊於1993年創刊,在迎接30週年的同時,也迎來新的轉型。無論是學記隊或《學海》,都在這三四十年間培育了無數中學生。無論時代如何轉變,《學海》和學記隊初心不變,那就是和中學生做朋友,陪伴一代又一代的中學生成長。

“今天出席的舊學記有些已為人父母,幸運的甚至當公公婆婆了。如果你的孩子、你的弟弟妹妹正在讀中學,希望你推薦他們閱讀《學海》季刊,把文化和教育的種子傳承下去。”

他表示,今年星洲日報迎接95週年報慶,主題為“情義95,我們一起守護”,意指守護文化和教育的理念,守護辦報和辦學生刊物的精神。而創辦《學海》季刊以及這麼多年來持續支持學記隊,正是星洲日報在文化和教育傳承上的努力。

“星洲日報和《學海》永遠都是學記的家,無論你是第幾屆學記,我們永遠歡迎你回家。讓我們延續《學海》和學記的精神,13179,我們一生一起走!”

出席者包括霹靂中華大會堂會長拿督關和貴、星洲日報霹靂州高級採訪主任黃傳易、霹靂區經理馮溍敏、霹靂州副採訪主任林嘉麗、霹靂州業務開發主任鄭霹麟、文教部主編(大專)王國剛、霹靂區學記負責人麥肖劍及沈婷婷、前負責人李錦禧、鍾欣原。

倪可敏:学记队传承华文华语  “我当学记终身爱华文”
學海logo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