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是一种集文字、笔墨、雕刻于一体的中华传统艺术,殷商时代,古人就用利具在龟甲上刻字,在战国至秦朝以前印被称为“玺”,尔后秦始皇规定“玺”为天子所用,臣民所用的都统称为“印”。
ADVERTISEMENT
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篆刻的材料主要为铜、金、银、合金、玉石、牙和角等,手法更多为铸、凿及琢,直到元末时期画家王冕发现花乳石可刻印,才奠定了往后软石作为篆刻主要材料的基础。
明清时期篆刻进入了复兴时代,各种流派百花齐放,如徽派、浙派和浣派,各派呈现的艺术手法各有韵趣。
叶兆熊:篆法章法刀法是3要素
叶兆熊1971年师从郑少如学水墨书,1986年向郑一峰拜师学习篆刻,他尤其醉心于碑体书法,传得郑一峰老师涩笔而钝挫的篆书风格。
叶兆熊表示,古代碑上的文字更多是凿上去,因而字体线条不流畅,多有钝挫的粗旷感,放在现代的篆刻艺术上,也可利用“切刀”的刀法,模仿和营造古代碑文古拙不流利的古朴感。
篆法、章法、刀法是篆刻的三大要素,篆刻是先篆后刻,也就是要先会写才到刻;章法是指文字排列的方式,最后才到雕刻,做篆刻必须要有一定的书法根基和对书艺的掌握与修为,才能将特有的艺术思想转化在石印上。
用杂质石材雕刻 有爆裂缺陷
篆刻的石材种类丰富,计有寿山石、青田石、鸡血石、老挝石等,以色泽、晶莹度、纹理、图案雕刻区分品质,高山处的石材在流水长年的冲洗下会更为滑润透亮,反之有杂质的石材,会造成雕刻不顺畅,过程产生爆裂的缺陷。
开始篆刻时先用砂纸磨石,均匀的往不同方向磨,再顺时和逆时打磨,先大力磨再细磨,磨好石后即用手指点墨涂黑印面,待墨风干后,用铅笔在印石上起稿,然后持刀雕刻。
除了反写上石的印稿法,还可以采用水印上石法,也就是先在薄纸上写反字,然后再用水将字反印在石上,篆刻手法十分熟练的可以不起稿就直接雕刻,这叫“急就章”。
篆刻有分为“阴印”和“阳印”,前者是红底白字;后者是白底红字。
视雕刻者手感选择刻刀
刻刀种类繁多,有厚刀、薄刀、不同宽度、角度、大小、重量等,视雕刻者的手感而选择合适的刻刀,叶兆熊也会在刀柄缠上绳子,防止滑刀。
刀法主要分为冲刀和切刀,冲刀是向一个方向直推,形成顺畅的一个线条,也有分横冲、竖冲、逆冲;切刀则是断续地将刀切进石内,刀痕链接成线条,不整齐流畅,也可以冲刀和切刀混合使用,丰富刀法的表现力。
再来是看章法的表现,章法也就是字体和空间结构的布局,排列的变化法有疏密、轻重、增损、屈伸、挪让、盘错等,局布得好,整体看起来和谐和相得益彰。
“破边”达轻重疏密挪让布局
叶兆熊惯用“破边”手法达到轻重、疏密、挪让的布局,同时也模拟古代金属印章经过风化后的自然磨损和斑驳形态。
石印刻好后,可用刀柄符合逻辑的敲损边角、边缘或以切刀法制造钝痕,若某个边缘的线条较粗,显得格格不入,就可用“破边”法稍微敲损,让线条变细,整体看起来协调又平衡,这种做法也起到迁就疏密度和整体轻重感的效果。
完成后又可在石印的侧边刻上边款,如刻上年月日、姓名或刻上诗词、短文,表现刻制者的文学造诣。
说到边款,叶兆熊指由于边款字体细小,有点像“毫芒雕刻”又称“微雕”艺术,这门绝技是在细小的材质上比如米粒上,雕刻出微小至肉眼无法清楚看见的文字或图案,而以此绝技闻名的是生前定居怡保的黄老奋。
“篆刻艺术表现看个人修为”
印章刻好后,以牙刷清掉石屑,印石在印泥上轻轻敲击,不得大力按压沾取印泥,然后印泥成块沾在一起,印出来的字体模糊。
印纸选择细致和纸面平滑的,印面平整向四面轻轻倾压,也可在印面压在纸上时,向四面挪动纸张,出来的印迹均匀。
叶兆熊说,篆刻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但是要做到熟练就必须做很多练习,理解使用不同的材质和工具对成品都有影响。
“篆刻的艺术表现,很看个人的艺术修为,我很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比如注意到椰树被风吹动的形态,我们可以把它的形态转变成篆刻的文字,所以艺术人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去观察,去充实自己的艺术涵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