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是一種集文字、筆墨、雕刻於一體的中華傳統藝術,殷商時代,古人就用利具在龜甲上刻字,在戰國至秦朝以前印被稱為“璽”,爾後秦始皇規定“璽”為天子所用,臣民所用的都統稱為“印”。
ADVERTISEMENT
戰國、秦漢、魏晉六朝時期,篆刻的材料主要為銅、金、銀、合金、玉石、牙和角等,手法更多為鑄、鑿及琢,直到元末時期畫家王冕發現花乳石可刻印,才奠定了往後軟石作為篆刻主要材料的基礎。
明清時期篆刻進入了復興時代,各種流派百花齊放,如徽派、浙派和浣派,各派呈現的藝術手法各有韻趣。
葉兆熊:篆法章法刀法是3要素
葉兆熊1971年師從鄭少如學水墨書,1986年向鄭一峰拜師學習篆刻,他尤其醉心於碑體書法,傳得鄭一峰老師澀筆而鈍挫的篆書風格。
葉兆熊表示,古代碑上的文字更多是鑿上去,因而字體線條不流暢,多有鈍挫的粗曠感,放在現代的篆刻藝術上,也可利用“切刀”的刀法,模仿和營造古代碑文古拙不流利的古樸感。
篆法、章法、刀法是篆刻的三大要素,篆刻是先篆後刻,也就是要先會寫才到刻;章法是指文字排列的方式,最後才到雕刻,做篆刻必須要有一定的書法根基和對書藝的掌握與修為,才能將特有的藝術思想轉化在石印上。
用雜質石材雕刻 有爆裂缺陷
篆刻的石材種類豐富,計有壽山石、青田石、雞血石、老撾石等,以色澤、晶瑩度、紋理、圖案雕刻區分品質,高山處的石材在流水長年的沖洗下會更為滑潤透亮,反之有雜質的石材,會造成雕刻不順暢,過程產生爆裂的缺陷。
開始篆刻時先用砂紙磨石,均勻的往不同方向磨,再順時和逆時打磨,先大力磨再細磨,磨好石後即用手指點墨塗黑印面,待墨風乾後,用鉛筆在印石上起稿,然後持刀雕刻。
除了反寫上石的印稿法,還可以採用水印上石法,也就是先在薄紙上寫反字,然後再用水將字反印在石上,篆刻手法十分熟練的可以不起稿就直接雕刻,這叫“急就章”。
篆刻有分為“陰印”和“陽印”,前者是紅底白字;後者是白底紅字。
視雕刻者手感選擇刻刀
刻刀種類繁多,有厚刀、薄刀、不同寬度、角度、大小、重量等,視雕刻者的手感而選擇合適的刻刀,葉兆熊也會在刀柄纏上繩子,防止滑刀。
刀法主要分為衝刀和切刀,衝刀是向一個方向直推,形成順暢的一個線條,也有分橫衝、豎衝、逆衝;切刀則是斷續地將刀切進石內,刀痕鏈接成線條,不整齊流暢,也可以衝刀和切刀混合使用,豐富刀法的表現力。
再來是看章法的表現,章法也就是字體和空間結構的佈局,排列的變化法有疏密、輕重、增損、屈伸、挪讓、盤錯等,局布得好,整體看起來和諧和相得益彰。
“破邊”達輕重疏密挪讓佈局
葉兆熊慣用“破邊”手法達到輕重、疏密、挪讓的佈局,同時也模擬古代金屬印章經過風化後的自然磨損和斑駁形態。
石印刻好後,可用刀柄符合邏輯的敲損邊角、邊緣或以切刀法制造鈍痕,若某個邊緣的線條較粗,顯得格格不入,就可用“破邊”法稍微敲損,讓線條變細,整體看起來協調又平衡,這種做法也起到遷就疏密度和整體輕重感的效果。
完成後又可在石印的側邊刻上邊款,如刻上年月日、姓名或刻上詩詞、短文,表現刻制者的文學造詣。
說到邊款,葉兆熊指由於邊款字體細小,有點像“毫芒雕刻”又稱“微雕”藝術,這門絕技是在細小的材質上比如米粒上,雕刻出微小至肉眼無法清楚看見的文字或圖案,而以此絕技聞名的是生前定居怡保的黃老奮。
“篆刻藝術表現看個人修為”
印章刻好後,以牙刷清掉石屑,印石在印泥上輕輕敲擊,不得大力按壓沾取印泥,然後印泥成塊沾在一起,印出來的字體模糊。
印紙選擇細緻和紙面平滑的,印面平整向四面輕輕傾壓,也可在印面壓在紙上時,向四面挪動紙張,出來的印跡均勻。
葉兆熊說,篆刻說起來其實也很簡單,但是要做到熟練就必須做很多練習,理解使用不同的材質和工具對成品都有影響。
“篆刻的藝術表現,很看個人的藝術修為,我很喜歡觀察周圍的事物,比如注意到椰樹被風吹動的形態,我們可以把它的形態轉變成篆刻的文字,所以藝術人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去觀察,去充實自己的藝術涵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