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太平國州議員辦公室呈獻~《百五豐光輝,安居樂業鄉》專欄(十八)
我國第一條鐵路始於太平,太平承載著豐富而深厚的鐵路歷史,這第一條鐵路不僅是一條交通線路,更是見證了這個城市,從繁榮到衰落再到復興的歷程。讓我們一起走進太平鐵路的故事,感受百年歲月的沉澱和變遷。
ADVERTISEMENT
大馬第一條鐵路誕生
太平的鐵路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40年代左右,當時太平發現了富含錫礦的資源,吸引了大量華人勞工從檳城湧向此地,隨著兩大華人會黨──海山會和義興會的出現,以及拉律戰爭的爆發,英國殖民地政府介入,各方於1874年簽署了邦咯協約,重新規劃了太平的行政和基礎設施。
太平鐵路的開通,標誌著一個時代重要的歷史轉折點,馬來半島上首條鐵路線是從太平延伸至砵威(今天的十八丁),全長8英里,於1885年6月1日正式通車,這一里程碑式的時刻,將太平的錫業與港口連接起來,促進了當時經濟的發展。

繁榮與衰退的轉折
第一條鐵路的鼎盛時期大約持續了70年,見證了太平的繁榮與隨後錫業的衰落,導致該鐵路在20世紀50年代停止服務,經過數十年的廢棄,該鐵路於1987年被拆除,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100週年的火車博物館關閉
1985年鐵道局在太平火車站舉辦慶祝我國第一條鐵路誕生100週年紀念,更在火車站附近建立了馬來西亞首個鐵路博物館。然而,由於各種挑戰,包括遊客數量較少和維護問題,該博物館於1987年關閉。
歷史與現化的蛻變
全馬第一座火車站於1885年,建在現在愛德華七世小學的校址,過後介於1890至1900年之間,第二座火車站建於火車站路,如今已超過百年,搖身轉變成美食站和展覽室。
新車站建築建在舊車站隔鄰,並在2014年2月27日投入運作,隨即電動列車服務在2015年7月11日正式開始,為該站提供快速的鐵路服務,火車站新近時期的變革,也標誌著馬來西亞鐵路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從廢棄到重生
太平國會議員黃家和指出,太平的鐵路發展跨越百年歲月,一些古老的車站已經廢棄不用,但也有一些有了革新轉變,以嶄新的面貌重新與旅客見面。
他說,隨著新的火車站建成啟用,太平歷史悠久的老車站,被作為美食中心和展覽室,為當地居民和遊客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美食和文化體驗,除此太平的舊火車站,也可成為一個訴說太平火車歷史故事驛站。

打造旅遊新寵
後廊州議員鄭國霖說,太平鐵路雖已不復存,但至今在十八丁保存的第一鐵道的遺蹟,皆可以打造成為旅遊景點,吸引更多遊客來此感受歷史的魅力。
太平火車道作為馬來西亞鐵路發展史上的重要一環,將繼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連接城市、促進經濟、推動旅遊和文化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太平地區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珍藏及承傳鐵路故事記憶
保閣亞三州議員王星元希望,通過保護和傳承太平鐵路的歷史,激發人們對文化遺產的尊重和熱愛,促進城市旅遊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及認識鐵道發展軌跡。
太平鐵路,不僅是一條交通線路,更是一部承載著城市歷史與文化記憶的長卷,讓我們珍惜這段歷史,傳承這份記憶,共同見證太平鐵路的復興與發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