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坎的本律小鎮,當地華裔都習慣將它稱為萬裕成,萬裕成得名來自當地的一家板廠即“萬裕成板廠”,很久以前當地的居民大部分都是板廠裡工作,大家每天的交談中很多時候都會提到萬裕成,因此更多人說這裡是萬裕成多過本律,直到如今。
第一代掌門人邢福花
ADVERTISEMENT
萬裕成來往實兆遠和紅土坎的大路,十九世紀末至廿世紀末,這段大路是唯一貫通紅土坎鎮和實兆遠的道路,來自紅土坎對岸的邦咯島民和島上的漁產都必須經過這道路,才能前往或被運到外面的市場,萬裕成也扮演了往返兩地重要停驛站的角色。
廿世紀八十年代,紅土坎海軍基地正式投入建造,大量到這裡工作的外坡人湧入,帶動地方上的經濟發展,包括萬裕成亦從中受惠,“阿花茶餐室”就是在那個年代前後,由第一代掌門人邢福花創辦,至今已經歷約50年的歷史。
板廠員工漁民是常客
阿花茶餐室有名的熟食有漁村咖哩面、滷麵、叻沙、清湯和幹撈麵,還有滷叻沙汁、滷咖啡汁等。當時主要顧客都是當地居民,尤其是在萬裕成板廠工作的員工,這裡也是漁民用餐和歇息的地方,因此早上時段和吃午飯的時段,茶餐室裡每每都是坐滿顧客。
除了用餐外,“阿花茶餐室”也是當時當地居民聚會和閒話家常的地方,小鎮上可以讓居民們聚會的地方不多,這裡就是最適合的地點,所以“阿花茶餐室”為萬裕成居民留下了許多回憶。
之後,大批海軍人員逐漸湧入海軍基地服役,當中包括許多華裔、印裔和東馬兩州土著裔的軍人,“阿花茶餐室”的麵食咖啡茶水,當時也成了他們在當地首選的美食。
兒子接手 保留內外主體結構
茶餐室目前已由邢福花的其中一名兒子徐美德接手,但從當初開始營業至今,“阿花茶餐室”外貎和內部主體結構並沒有顯著的改變,幾乎100%是華人居住的傳統木板屋,屋外有幾棵芒果樹和大葉樹,樹下有涼蓬和小亭,餐桌椅就擺在樹下或涼亭和涼蓬下。
時光冉冉,五、六十年的光景,說長不長,說短也著實如白馬過隙般,萬裕成經過歷史的洗禮,人口已經大量向外遷移,其中大部分家庭都搬遷至數公里外的斯里曼絨或到外坡去謀生,繼續留在當地的,多是一些年長者或是留守住在當地自身園地的居民,萬裕成已褪去了昔日的光輝,除了“阿花茶餐室”在平日的早餐至中午時分,仍可以見到人群。
雖然大部分居民已外遷,但仍有許多經常不約而同的回到萬裕成來,而“阿花茶餐室”就是老鄉們聚會的唯一和最佳的地方,大家除了為尋回家鄉的古早美味早餐,其實也是找機會與老同鄉相聚敍舊。
海軍人員喜歡享用熟食茶水
此外,數十年來在海軍基地服役的海軍人員人數累計也不少,他們之中有許多都選擇在紅土坎一帶退休定居,還有一些仍在服役者,那們大都喜歡到“阿花茶餐室”用餐,是因為這裡的熟食茶水的美味,也因為有著萬裕成濃濃的人情味。
“阿花茶餐室”除了木板店屋夠老舊外,其他用具器材都不算老舊但各有物色,但老顧客的鄉情最陳久醇香,居民懷舊重鄉情,而這一間茶餐室將繼續扮演圓滿家鄉人聯絡鄉情,抒發對故鄉故人思念情懷的地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