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太平国州议员办公室呈献~《百五丰光辉,安居乐业乡》专栏(十九)
报道:陈月菁
ADVERTISEMENT
太平拥有三座历经百年历史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堂,这些教堂在当地社区中扮演著至关重要的角色,除了传教之外,也积极参与社区发展及教育等工作。
历史悠久的教堂深具独特的建筑色彩,提供了一个优雅的宗教场所,为教友们谱写生命乐章的真善美,展示著圣洁宗教光辉百年璀璨的历史。
风华万千的瑰宝遗迹
分别采用哥特式及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圣公会诸圣教堂、圣母圣心堂和圣雷士教堂,风华万千的屹立于太平,不但展示了过去的光辉历史,也被视为瑰宝遗迹。
第一英国教堂
首先,我们来谈谈马来西亚第一座英国教堂, 建于1887年采用了上等木料建成的哥特式建筑的太平圣公会诸圣教堂,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教堂建筑内外结构都非常独特和美观,在太平33项全国第一古迹遗产中占一席之位。
古老管式风琴
太平圣公会诸圣教堂不仅是古典风格的教堂,还拥有一台独一无二的古老管式风琴,至今仍然完好无损地保存着。

罗马建筑风格教堂
另外,两座具有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太平圣母圣心堂和圣雷士教堂,百余年来为教友提供一个灵修场所,传播福音的功能百年如一日。
1857年神父阿拉德受委派到吉辇包时,在山顶上建了一座马来联邦首座罗马式形的木盖圣母圣心教堂,后来教徒增加,1884年第2任神父查尔斯马泽里,在山脚下建造了坚固的砖盖现有教堂。
耶苏雕像纪念碑
20世纪初,圣母圣心堂教友为表感恩情怀,在教堂外竖立了一座铸铁耶苏雕像纪念碑,纪念神父阿拉德、神父马泽里和神父格尼尔。
3个铜钟呼唤教徒祈祷
1897年,神父马里耶特为教堂安装了3个大小不一铜钟,钟声呼唤著住在教堂附近的天主教徒,进行早、午及晚弥撒祈祷,而三个钟声齐响,即代表教会将举办庆典。
大、中及小钟有著个别的名称,最大的名为《玛丽亚玛瑟丽娜》(DO),中型的钟,名为《约瑟伯莎》(RE)及最小最小的名为《安吉拉苏珊娜》,目前只有《约瑟伯莎》(RE)保留在圣母圣心教会,其余两个移到圣雷士教堂。

推动教育本色
百多年前天主堂的修女及修士扮演推动本邦教育的重要角色,例如本区的修道院女校由修女创办,太平圣乔治中学由修士所创办。
太平圣母圣心天主堂前有一所修道院小学,乃当年教堂修女创办,以牛车或马车到园坵或偏僻地区载学生到来上课,接受教育。
圣雷士教堂百年历程
1898年,神父迪韦勒获得殖民地政府拨出位于古打区,修道院路旁的一块土地,并通过教友的捐献,以及本身来自法国富裕家庭而作出慷慨的捐献,于1899年圣雷士教堂建竣。
持续发展的支持
太平国会议员黄家和表示,大平太平的这三座教堂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它们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丰富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也为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传承着信仰与文化的精神,为更美好的未来努力奋斗。
他指出,2018年圣雷士教会筹建500万多元用途礼堂,时任副议长的倪可敏律师拨款10万令吉,去年该会125周年庆典,也拨予2万令吉,以期该教会可以持续稳健发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